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手足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为EV71病毒感染和柯萨奇病毒感染。本传染病为现症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传播,其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呼吸道感染、肺水肿、脑炎、无菌性脑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 标签: 手足口病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1年广州市白云区报告的9658例手足病疫情进行分析,为制定手足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学分析方法对白云区2011年网络直报的手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白云区共报告手足病例9658例,年发病率为434.52/10万,发病高峰在5-7月份,发病主要年龄分布在0-3岁,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和幼托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721。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手足防控工作,特别是5-7月份,3岁以下婴幼儿的疫情监测工作。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藤县人民医院985例住院手足流行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学方法对手足临床诊断病例的人群、地区、年龄、性别、时间分布等流行学与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85例手足发病年龄最小为2个月,最大为14岁,主要集中在1~3岁(66.50%);性别分布为男性647例(65.69%),女性338例(34.31%);散居儿童居多820例(83.25%),幼托儿童151例(15.33%);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9月份(93.40%);临床上以皮疹、发热为主要特征。结论手足主要在春末、夏秋季流行,以1~3岁年龄组病例数最高,愈后良好。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临床 分析
  • 简介:摘要手足(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和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自2008年5月2日起,卫生部将手足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几年来,手足的报告发病数居高不下,幼托机构群体性手足发病也常有报告。本文对当前乡镇幼托机构手足流行因素作出简要分析,并就乡镇托幼机构手足病防治工作提出若干对策。

  • 标签: 托幼机构 手足口病 流行因素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该地区2010年1月-2010年12月小儿手足流行特点。方法对82例手足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该地区小儿手足发病高峰为第三季度,该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散居儿童发病明显高于托幼儿童及学生,且农村儿童发病多见,有明确接触史者少见,容易并发支气管肺炎和心肌损害,预后良好。结论要严格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防止手足病疫情的扩散。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流行学及临床特点,提高防治效果。方法收集我院119例手足病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流行趋势和临床特点。结果小儿手足在性别、地域分布等方面无明显差异,3~7月份为主要发病时间,发病于5岁以下者为73.11%,重症患儿主要出现在3岁以下儿童,肠道病毒EV71为主要致病病毒。结论小儿手足主要发病于3~7月份,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早期诊治预后良好。

  • 标签: 小儿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宾阳县手足流行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学方法对宾阳县2010年手足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宾阳县共报告手足5033例,其中重症75例,死亡10例,年发病率532.33/10万,死亡率0.85/10万;3-7月病例数占全年总病例数的85.06%;<5岁儿童占90.11%;疫情波及范围广,重症和死亡病例多;重症病例病原检出率和EV71感染率都较高,死亡病例均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结论手足的防控应加强疫情监测,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培训,提高其对重病例的早期识别能力,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EV71 重症病例 死亡病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基层医院手足临时病区255例手足病患儿的护理经验。认为做好临时病区隔离消毒,给予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口腔、皮肤护理,良好的心理护理,通过有效的医患沟通,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早期严密细致地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可降低HFMD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对HFMD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时病区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分析蛟河市手足流行现状,探索流行规律及特征,为今后制定本市手足病防治工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市2008-2011年的手足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学分析。结果2008-2011年本市共报告手足120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2.81/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0~5岁年龄组,占89.47%;发病城乡比例为1∶4.51;7-10月为高发月份;病原学监测:EV71阳性率为46.43%;CoxA16阳性率为25.0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28.57%。结论本市手足发病以小年龄组儿童居多,EV71感染比率较大,儿童不良卫生状况是感染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与掌握手足流行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9年全年报告的365例手足病例按照《手足诊疗指南(2009年版)》规定的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手足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发病时间集中在4.5.6三个月中,发病者大多为轻症病例,极少为重症,有并发症者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结论预防手足的发生与流行。应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综合性措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分布 防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2008-2011年南昌县手足发病特征,为手足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学方法,对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手足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昌县2008-2011年共报告手足病例2457例,男性1611例,女性846例,男女比1.90∶1。手足发病高峰主要在每年的4-5月,0~5岁儿童是发病重点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发病为主,发病数占97%。41份病例咽试子标本中,EV71阳性22例,CoxA16阳性7例,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2例。结论南昌县2008-2011年手足流行主要由EV71病毒和CoxA16病毒,同时还有其他肠道病毒引起。手足病防治的重点应放在每年的3-7月、0~5岁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手足防控工作,并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手足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例重症手足患者,观察护理后效果。结果12例均好转出院。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愈率非常必要。

  • 标签: 重症 手足口 护理
  • 简介:摘要为手足的进一步防治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本文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手足258例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率5岁以下229例(占88.76%),其中3岁以下189例(占73.26%),5岁以上占29例(占11.24%)。258例均见手足皮疹(占100%),141例伴发热(占54.65%),并发症以肺炎的患儿最多,有29例(占11.24%);并发心肌损害的12例(占4.65%)。重症患儿7例(占2.71%),危重病例无,手足可防可治。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并发症 小儿 统计分析 住院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荥阳市手足流行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和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资料对2010年1月1日到12月31日荥阳市20家医疗单位上报的手足病疫情资料进行了流行学分析。结果全县累计报告248例,重症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死亡年龄段主要在0-3岁之间,占100%,主要发病年龄段是0-7岁,占89.52%,对散居儿童应重点防控。

  • 标签: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清新县2008-2011年手足流行特征,为该县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学方法对网络直报系统导出手足的报告卡,用Excel2003进行资料整理。结果清新县2008-2011年共报告手足606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3.00/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重症病例32例,占发病总数的0.53%,死亡病例1例,病死率0.02%。各乡镇均有发病报告;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11月份,占发病总数的91.08%;5月、6月、7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54.58%;发病人数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2.29%;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占发病总数的90.55%;男性、女性发病之比为1.861(χ2=449.50,P<0.01)。病原学检测以EV71感染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重症及死亡病例主要感染EV71所致。结论清新县手足流行形势较为严峻,应关注4-11月份(特别是5-7月份)的疫情为主,重点加强社区和托幼机构、学校场所监测和管理,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以及托幼机构儿童是防控工作的重点对象。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监测和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