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来我中心体验的婴幼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进行儿童保健分为对照组(n=42例)和观察组(n=52例),对照组未进行儿童保健,观察组参与严格的儿童保健,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18个月后的智力发育状况及健康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贫血、感冒、湿疹、腹泻、消化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92%、3.85%、1.92%、1.92%、1.92%,均低于对照组的14.58%、12.50%、8.33%、10.4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儿童保健,可促进婴幼儿早期发育,可加快儿童体格发育,有利于儿童智力和心理发育。

  • 标签: 婴幼儿 儿童保健 早期发育
  • 简介:摘要:随着政策的调整,人们对二孩甚至三孩的民意调查的进行,可以看出婴幼儿的成长越来越重要,未来如何培养新生命,是各领域专家学者探讨的方向。由于婴幼儿阶段本身抵抗力弱,前期的保健对后期身体健康的情况有直接影响,因此近年来医学界对儿童保健报以极大的关注,本文正基于儿童保健的重要性,综述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深度剖析,以期对儿童保健作出有效保障。

  • 标签: 儿童保健 婴幼儿 早期发育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症状的早期识别和有效干预措施。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集了130例婴幼儿腹泻症状的临床资料。采用对比法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识别婴幼儿腹泻症状的关键是密切观察其排便频率和质量,以及注意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发热等。有效干预措施包括纠正饮食习惯、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结论:通过早期识别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婴幼儿尽早缓解腹泻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婴幼儿护理过程中,家庭和医护人员应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婴幼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腹泻症状。

  • 标签: 婴幼儿 腹泻症状 早期识别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症状的早期识别和有效干预措施。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集了130例婴幼儿腹泻症状的临床资料。采用对比法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识别婴幼儿腹泻症状的关键是密切观察其排便频率和质量,以及注意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发热等。有效干预措施包括纠正饮食习惯、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结论:通过早期识别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婴幼儿尽早缓解腹泻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婴幼儿护理过程中,家庭和医护人员应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婴幼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腹泻症状。

  • 标签: 婴幼儿 腹泻症状 早期识别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早期发育中正确的儿童保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婴幼儿为对象,随机对其分组,对照组(36例,基本教育)、研究组(36例,基本教育+正确的儿童保健),比较婴幼儿早期发育指标及婴幼儿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婴幼儿的身长、体重、智力发育指数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婴幼儿家属满意度为94.44%高于对照组77.78%,有差异性(X2=4.181,P<0.05)。结论婴幼儿早期发育中采取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其身心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婴幼儿家属满意度高,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儿童保健 婴幼儿 早期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价值。方法以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站诊治的90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予以对照组婴幼儿一般的儿童保健,予以观察组婴幼儿严格、正确的儿童保健,观察和对比两组婴幼儿的出生18个月期间的智力发育情况和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婴幼儿的出生18个月期间的智力发育情况和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婴幼儿在此期间疾病发生的次数也少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儿童保健有助于确保婴幼儿的智力和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于其早期发育有着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儿童保健 婴幼儿 早期发育 智力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儿急疹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临床确诊为幼儿急疹的小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中45例为1岁以内的小儿,占83.33%。为全年散发。所有病例均有发热,突起高热者49例;悬雍垂根部两侧对称性疱疹、红色斑丘疹或溃疡45例;腹泻35例;枕部、耳后和/或颈部淋巴结肿大28例;前囟隆起19例。其中29例应用抗生素;30例输液治疗。抗生素及非抗生素治疗,输液及非输液治疗平均热程及皮疹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幼儿急疹好发于1岁以内的小儿。全年散发。以突起高热,热退疹出为主要临床特征。早期可有悬雍垂根部两侧对称性疱疹、斑丘疹或溃疡;腹泻;枕部、耳后和/或颈部淋巴结肿大;前囟饱满等。抗生素及输液治疗不能缩短病程。

  • 标签: 幼儿急疹 临床特征 早期诊断 对症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效果,寻求有效的早教方法,以促进儿童智能发展。方法本市区3岁以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将来我院儿保门诊参加“育儿工程”项目的儿童列为早教组,仅作一般健康检查者为常规育儿组(对照组)。早教组实施综合干预方法,对照组无干预因素。两组儿童均在生后9个月—3岁内,应用国内标化的“儿-心量表”进行智力测评。结果早期教育组102人,常规育儿组73人,两组儿童性别人数和父母文化程度的比较(P>0.05);两组儿童平均发育商(DQ)分别为100.2和91.8,即早教组儿童的平均DQ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和干预,确能促进其智能发育、提高智力水平,此为培养高智商、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早期教育 婴幼儿 发育商 智力测验 多元智能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正确儿童保健法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作用。方法:在我院接收的婴幼儿中选择68名当作探究目标,通过数字抽签法划分成实验组与对比组,每组各有34名,对比组婴幼儿使用普通的保健法,实验组婴幼儿使用正确的保健方式,对比两组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疾病发作率。结果:实验组婴幼儿的体重、身高增长量均高于参照组,数据间的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正确的儿童保健 婴幼儿早期发育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纵向了解本地区婴幼儿患龋发病情况。调查研究婴幼儿口腔健康早期干预对婴幼儿患龋率的影响。方法自2014年起,对在我院儿保科接种疫苗的本地6个月左右的符合研究条件的婴幼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通过对干预组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健康宣教等早期干预,追踪2年并记录。口腔检查由口腔科医生按照WHO标准进行。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与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评价早期口腔健康干预对社区婴幼儿患龋率的影响。结果在研究初期对两组婴幼儿家长进行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为76.10(382/502),干预组为76.93%(387/503),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2.465,P=0.103>0.05);经过建档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婴幼儿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71.71%(361/502),干预组则上升为86.08%(433/50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81,P=0.021<0.05)。在研究初期两组婴幼儿的患龋率、龋均数均为0,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建档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婴幼儿的患龋率为43.03%(216/502),龋均为0.98,干预组婴幼儿的患龋率为30.02%(151/503),龋均为0.62,可以看出干预组婴幼儿的患龋率、龋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龋率x2=5.024,P=0.025<0.05;龋均x2=4.913,P=0.029<0.05)。结论干预组婴幼儿的患龋率以及龋均的显著下降,有力证明了对婴幼儿口腔健康进行早期干预护理对其口腔健康的重要意义。在此项目研究过程中还及时发现和终止了婴幼儿早期口腔不良行为习惯,有效避免或减轻相关颌面部发育畸形的程度。

  • 标签: 口腔健康 龋病 龋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婴幼儿呼吸频率的变化与其肺炎早期联系性,分析婴幼儿呼吸频率是否可以作为其肺炎早期诊断的指标。方法将0至5岁的婴幼儿53例划分为3个组,分别为肺炎组、非肺炎组与对照组。根据数学统计方法计算肺炎组与非肺炎组婴幼儿呼吸频率是否存在明显不同。结果肺炎组与非肺炎组的呼吸频率具有明显的不同,肺炎组与非肺炎组和对照组的呼吸频率也具有明显的不同。结论婴幼儿出现发热性肺炎后,其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可以讲呼吸频率作为发热性肺炎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

  • 标签: 发热性肺炎 婴幼儿 临床 呼吸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0—1岁早期发展指导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出生的200例足月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出生的200例足月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早期指导的方式对观察组进行发展指导。分别在一年后以及两年后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两组婴幼儿实施智能测试。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儿童的智力发育指数明显要高,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儿童在运动发育指数方面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0—1岁早期发展指导能够对婴幼儿的智能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而且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这种作用也变得越来越显著。

  • 标签: 早期发展指导 婴幼儿 智能发育
  • 作者: 任晓睿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新疆额敏县妇幼保健院     新疆塔城地区     834600)     【摘    要】    目的:探讨婴幼儿早期发育阶段实施正确儿童保健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进行儿童保健的婴幼儿11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2)。对照组婴幼儿未以前那个实施正确儿童保健,观察组严格对婴幼儿实施正确的儿童保健。在婴幼儿接受儿童保健一个月后,对婴幼儿的保健效果进行评估预测,比较婴幼儿的体格发育状况以及婴幼儿血红蛋白含量情况。结果:两组接受保健的婴幼儿保健前婴幼儿体格发育状况以及血红蛋白含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婴幼儿进行保健护理一个月后,观察组婴幼儿身高、体重以及血红蛋白含量与对照组婴幼儿比较明显增加(P<0.05)。结论:探讨婴幼儿早期发育阶段实施正确儿童保健的临床价值分析对于婴幼儿的早期发育有明显帮助,有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婴幼儿疾病预防,值得推广应用。  【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以100例参加本院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并选择100例未进行采取常规保健干预的儿童作为对照,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早期发育情况以及患病率。结果:MDI两组婴幼儿评分接近(P>0.05),体重、身高、PDI指数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 婴幼儿 发育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婴幼儿发育过程中监测发育里程碑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早期发现发展迟缓并进行干预的必要性。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综述,分析了早期发展迟缓的影响因素和常见特征,提出了相关的干预方法和策略。研究发现,及时监测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婴幼儿的发展结果,减少后续学习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婴幼儿 发育里程碑 发展迟缓 早期干预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