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蛋白外源性E.coli宿主残留DNA的检测方法用于生产过程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参考试剂盒相关说明书,样品加标回收了率无法达到2020版中国药典(Ch.P)第四部3407章节和美国药典(USP)1130章节的要求,通过对药物浓度、处理温度、糖原的蛋白酶K的使用量以及不同的加标量的优化,即将样品稀释10倍后,加30pg的E.coli标准品,20μl的蛋白酶K消化1h,选择15μl PCR反应体系。结果:回收率满足在50%~150%之间。结论:借助商品化的试剂盒,优化的外源性DNA提取条件满足法规要求、操作简便,非常适用于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蛋白生产过程以及最终产品的外源性残留DNA的检测。

  • 标签: 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蛋白 大肠杆菌 外源性D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子诊断技术结合传统分离方法在致泻性大肠杆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7月-2021年08月本院收集的600例患者的600份粪便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分离法联合荧光PCR法对致泻性大肠杆菌(DEC)进行检测,分析其检出率及季节分布特点。结果:联合检测结果显示,DEC的检出率为19.17%,其他各种病原菌的检出率最高的是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为8.17%,其次为EAEC,检出率为6.83%,EIEC检出率为2.50%,ETEC检出率为1.33%,无EHEC;6月份对DEC的检出率最高,7月次之;EP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检出率最高的月份均是6月。结论:DEC联合应用传统分离法与荧光PCR法检测的准确率较高,DEC主要的病原菌是EPEC与EAEC。

  • 标签: 分子诊断技术 传统分离方法 荧光PCR法 致泻性大肠杆菌
  • 简介: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方法选择临床分离出的331株大肠埃希菌和25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采用纸片协同法检测ESBLs,纸片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331株大肠埃希菌和25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33.8%(112/331)、37.9%(97,256),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孟多、头孢噻肟、哌拉西林耐药率在90.0%以上,其中两者均对头孢噻肟耐药最为严重,耐药率分别为97.3%(109/112)、96.9%(94/97);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耐药率在80.0%以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耐药率分别为0、5.2%(5/97)。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医院感染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较为严重,临床应合理用药,控制耐菌株的出现及传播。

  • 标签: Β-内酰胺酶类 克雷伯菌 肺炎 大肠埃希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阿司匹林在大肠腺瘤治疗中对复发率的影响展开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到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大肠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观察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对比两组大肠腺瘤复发率,分析阿司匹林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大肠腺瘤复发率更低,息肉直径越短,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大肠腺瘤治疗后,为患者提供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降低大肠腺瘤复发率,抑制息肉的增长,缩小息肉体积,阿司匹林在大肠腺瘤复发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观察 阿司匹林 大肠腺瘤 复发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肠镜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70例为大肠息肉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5)、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