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肺癌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取 70 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 70 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 1d 、 7d 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术后 7d 两组患者 PGE2 、皮质醇水平均较术后 1d 降低, ACTH 水平较术后 1d 提高,研究组指标变化明显较对照组更显著( P < 0.05 )。 结论: 对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肺癌 术后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保温护理干预方法在改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收治的86例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比组,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保温护理,对比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通过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保温护理模式的先进性。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情况,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等指标优于对比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麻醉患者采取保温护理模式具有可行性,本文研究结果证明该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麻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优化患者的相关应激反应指标,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保温护理 术后并发症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4例老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麻醉深度分为深麻醉组、浅麻醉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进行统计,记录患者的应激反应数据差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麻醉深度下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情况存在数据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肠癌手术患者采取深度麻醉具有可行性,可以改善患者的各项应激反应水平,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深度 老年肠癌手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n=43),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n=43),对比两组患者DBP、SBP、HR及心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DBP、SBP、HR、SAS及SD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利于术后恢复,具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肿瘤手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中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患者应激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2017.9~2019.2,从我院挑选8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结果术前术后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应激指标均有所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通过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中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有效缓解了应激反应,同时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路径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前心理护理对产科应激事件及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近两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和护理,研究组外加产前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孕妇产前对分娩痛苦、胎儿异常和胎儿性别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忧虑;对照组和研究组产科PPD的发生率分别15.56%和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研究组发生产科应激事件的孕妇中PPD的发生率分别15.71%和8.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产科应激事件次数变多,两组孕妇PPD的发生率均呈现增高趋势。结论产前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孕产妇产科应激事件及PPD的发生率,能积极防治PPD。

  • 标签: 应激 抑郁症 产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解热镇痛抗炎药不良反应调查分析,提出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2018.2-2019.2,对我院接诊的48名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用药不良反应患者开展调查研究,统计分析调查者的基本资料和器官/系统损伤类型,并提出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结果引发不良反应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主要包含扑热息痛、安痛定、安乃近、感冒通和去痛片等药物;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器官/系统损伤类型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男性生殖系统损害和胃肠系统损害,占比分别为37.50%、14.58%和10.42%;中、重度调查者29名,占比为60.42%。结论扑热息痛等多种解热镇痛抗炎药物会引发不良反应,会对患者造成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男性生殖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等器官/系统损害,因此用药过程中应做好注意患者的不良反应史、充分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成分和不良反应、加强对儿童的规范用药等预防措施。

  • 标签: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不良反应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对肿瘤病人不同部位肿瘤进行放射治疗时,可导致该部位周围正常组织放射性损伤继而引起不良反应。方法现代放疗新技术提升了针对性,使得副作用大减,结果皮肤反应仍然会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结论临床上放疗科护士如何更好地观察与护理照射野的皮肤,以减轻患者痛苦,使治疗得以顺利完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恙虫病患者外斐氏反应阴性现象。方法对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外斐氏反应阴性36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外斐氏反应作为诊断恙虫病的价值有限,阴性不能排除恙虫病,结合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诊断恙虫病。

  • 标签: 丛林斑疹伤寒 外斐氏反应 临床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C反应蛋白( CRP )水平对诊断 细菌性肠炎和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1 8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我院 100 例经临床检测确诊为腹泻的患儿 。随机分配为两组,观察 组 50 例,为 细菌性肠炎患儿,细菌组 50 例,为 病毒性肠炎患儿。检测两组患儿血清 中 CRP水平,并判断 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 对小儿肠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 患儿 CRP 水平为( 35.86 ± 16.39 ) mg /L,明显高于对照 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对照组 患儿血清 CRP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观察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CRP水平对 细菌性肠炎患儿更敏感 ,检出率更高,对 小儿肠炎的鉴别诊断及对症治疗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有效避免误诊 。

  • 标签: C反应蛋白 小儿 肠炎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