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利于高效液相色谱,比较不同月份采收的多穗叶中共有峰总峰面积差异,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方法 色谱柱:Kromasil (C18 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0-20min甲醇为18%→35%;20-60min甲醇为35%;60-72min甲醇为35%→40%;检测波长:285nm;流速:0.8mL•min-1;柱温:25℃;进样量20μL。结果 不同采收期的多穗叶的成分组成变化不显著,但其各指标成分含量差异明显。结论 在4、6、10三个月份中多穗叶指纹图谱的共有峰总峰面积出现峰值,这对最佳采收时间的确定有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多穗柯 采收期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诊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的护理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侵入性操作的消毒护理措施。结果本院急诊危重患者使用侵入性操作率较高,其中出现医院感染18例,感染率为15.0%,医院应提出加强消毒护理工作以及无菌操作。结论急诊危重患者实施侵入性操作中,加强消毒护理措施,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水平。

  • 标签: 急诊危重 侵入性操作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治疗策略。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美罗培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谷氨酰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在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5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美罗培南联合谷氨酰胺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感染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n=43),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n=43),对比两组患者DBP、SBP、HR及心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DBP、SBP、HR、SAS及SD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利于术后恢复,具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肿瘤手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探讨防护对策。方法于2015年1月~2015年6月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的职业危害事件,分析职业危害事件产生的原因,探讨防护职业危害的对策。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事件包含撞伤,下肢静脉曲张或水肿,膝关节或半月板损伤,胃肠道功能紊乱,感染,职业性咽喉炎等。结论工作压力、生理危害等为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主要来源,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妇分娩过程中易出现的危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为分娩时母子安全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将2013年至2014年在我科接生的2000例孕产妇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1000例和对照组1000例,观察孕产妇生产过程中的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总结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1000例孕产妇生产过中700例存在危险因素,其中200例与心理状况不佳有关,150例与年龄有关,50例与体型有关,150例与基础疾病有关,70例与胎儿过大有关,50例与未及时选择分娩方式有关,30例与孕妇对分娩知识缺乏有关。结论孕产妇分娩是关系到母子安全的问题,产前对分娩因素进行评估,提前做好防护准备对保证母子安全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 标签: 孕产妇分娩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