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多发在40岁~60岁成人,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是由于耳石导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在治疗上,BPPV手法复位法和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在治疗BPPV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耳石 BPPV 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运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止晕、镇静等对症疗法,观察组患者运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78%。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不但操作简便,而且安全性高,费用低,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眩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提睾肌原有解剖位置后腹股沟疝复发和保留提睾肌的生理作用。方法笔者应用聚丙烯疝修补平片,对285例腹股沟疝进行无张力修补,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斜疝165例,直疝105例(其中双侧疝35例),复发疝15例(均为传统修补术后复发),其中二次复发者3例。结果全部腹股沟管原发疝和复发疝患者手术全部一期成功,经平均14.8个月随访无术后复发。结论保留提睾肌的原有解剖位置的腹股沟疝可以减少腹股沟疝复发保留提睾肌的生理作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提睾肌 无张力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81例胆性胰腺炎治疗体会分析讨论外科治疗方案、手术时机对急性胆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急性胆性胰腺炎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型胰腺炎53例,重型胰腺炎28例,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及手术时机对患者的治愈率和并发症的影响。结果33例在发病72h内手术,49例在发病2周-2月内手术。2周-2月内重型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72h内手术者(P<0.05)。结论急性胆性胰腺炎事实上是一组类型不同的胆道疾病加上继发性急性胰腺炎的总和,必需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应综合患者入院时胆道梗阻、胰腺炎症轻重、全身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并根据保守治疗效果做相应调整,决定手术治疗时间。

  • 标签: 胆源性胰腺炎 外科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性偏头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神经性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性偏头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缓解患者疼痛,使患者身体舒适度得到明显提高,减少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的次数,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源性偏头痛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性心脏病住院患者血钠异常对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431例肺心病患者的病例资料主要包括年龄及血钠情况,回顾性分析其学钠异常对肺心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研究431例肺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6.73%(29/431),其中正常血钠肺心病患者264人,死亡6人,病死率2.27%。并发低钠血症患者129人,死亡17人,病死率为2.99%。并发高钠血症患者38人,死亡6人,病死率15.8%.因此血钠异常肺心病患者包括低钠血症及高钠血症患者病死率均高于正常血钠肺心病患者,(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心病患者合并血钠异常可以使其住院病死率增加,因此可以说血钠异常可以加重肺心病患者的病情及临床预后,而肺心病合并高钠血症患者往往年龄偏高,因此临床应该格外重视。。

  • 标签: 肺心病 血钠异常 低钠血症 高钠血症 住院期间病死率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s,SDAVF)的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SDAVF并右下肢神经性皮肤溃疡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16岁,因双下肢麻木、乏力1年,加重伴右下肢皮肤溃疡1个月入院,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脱髓鞘脊髓炎,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在我院经脊髓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SDAVF并右下肢神经性皮肤溃疡,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双下肢麻木、乏力症状得到控制。结论SDAVF起病隐匿,青少年少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脊髓MRI检查可提示诊断,脊髓DSA检查为确诊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动静脉瘘 皮肤溃疡 误诊 脊髓炎 横贯性
  • 简介:目的探讨低剂量双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高体质量指数(BMI)患者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BMI≥28kg/m2、心率65~90次/min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各30例,比较两组影像的图像质量、CT剂量加权指数(CTDI)和剂量长度积(DLP)。结果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患者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为(3.47±0.61)分,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患者为(3.18±0.94)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患者CTDI和DLP明显低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患者[(32.44±10.18)mGy比(45.86±15.34)mGy和(458.00±95.27)mGy/cm比(532.15-.I-154.43)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BMI患者,采用不同的双CT低剂量扫描程序,尤其是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可以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有效减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减少辐射损伤。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体质量指数 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