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的预防和护理,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发生率,减少对患者的危害。方法对发生下肢静脉的17例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包括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患肢护理,有效地配合临床治疗。结果17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剖宫产患者实施全面有效地护理,可有效地降低下肢静脉发生。

  • 标签: 剖宫产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6月 -2017年 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70例下肢静脉患者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体检的 65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的 70例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 67例,符合率为 95.71%,其中 9例为双下肢静脉病变,占 13.43%, 15例为右下肢静脉病变,占 22.39%, 43例为左下肢静脉病变,占 64.18%,其余 3例漏诊或误诊,均为双下肢静脉病变;观察组的血管不良特征高于对照组( P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下肢静脉患者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体检的65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的70例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67例,符合率为95.71%,其中9例为双下肢静脉病变,占13.43%,15例为右下肢静脉病变,占22.39%,43例为左下肢静脉病变,占64.18%,其余3例漏诊或误诊,均为双下肢静脉病变;观察组的血管不良特征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围手术期静脉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总结我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65例下肢骨折的患者,围手术期静脉形成的预防措施。结果65例通过术前高危评估及健康宣教,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物理预防、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预防措施,2例并发轻度静脉形成,经及时治疗均康复出院。结论骨科下肢骨折围手术期,做好科学的预防及护理,静脉形成的并发症会大大减少。

  • 标签: 下肢骨折 围手术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下肢静脉曲张术后运用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术后静脉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就诊的40例接受下肢静脉曲张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20例/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将两组接受下肢静脉曲张术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形成率(5.00%)低于对照组(35.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运动障碍Barthel指数(80.36±3.42)分和下肢FMA生活能力评分(79.53±3.55)分均高于对照组(62.53±3.88)分、(55.28±4.05)分,(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术 深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研究利伐沙班预防骨科术后下肢静脉(DVT)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术后患者80例进行本次研究,按照入院先后划分为研究组(利伐沙班治疗组)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各40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引流量和DVT发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在术后DVT发生率和术后48h引流量方面的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前术后未出现凝血指标异常变化。结论利伐沙班用于预防骨科术后DVT形成,可取得较低分子肝素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且无大出血发生,安全有效,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利伐沙班 骨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