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中医药学是祖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其理论与经验,是历代医家在长期地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前贤为了把这一瑰宝传承给后人,造福于人类,其著作多以音韵形式写成,故背诵条文或歌赋便成了继承中医药学的主要方式。

  • 标签: 选读经典 理解经典 运用经典
  • 简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当发展至肾功能不全时患者往往出现消化功能障碍,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以晨起明显。不同患者由于病情轻重不同,恶心、呕吐的次数和程度也不相同。治疗上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辨证论治,选用薛生白《湿热病篇》黄连、苏叶,或加竹茹呷服,可收到好的效果。

  • 标签: 呕吐 《湿热病篇》 中医药疗法 医话 医案
  • 简介:案例:患者某,女,38岁,住湖北省随县某镇,家庭妇女。1953年春月某日就诊。1年前开始发生月经错后,每次月经来潮皆愆期,或愆期数天,或愆期10余天,经色乌黑,半年后月经停止来潮。现月经停止半年,小腹部不温,四肢厥冷,苔薄白,脉沉涩细缓。乃肝寒脉凝,血行不通,导致月经停止,而病“闭经”;治宜养血通脉,温经散寒;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 标签: 伤寒论 金匮要略 经典语言 指导作用
  • 简介:1中医经典临床思辨能力训练系统研读中医经典最核心的目的是学习和领悟经典中的中医思维方式。中医思维方法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与临床活动的内在核心,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演变以及中医临床诊疗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开放、有效的网络平台为训练载体,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实验中心自行研发创建了"中医经典临床思辨能力训练系统",

  • 标签: 中医经典 临床思辨能力 训练系统
  • 简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及粘膜颜色改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胃脘疼痛、痞塞胀满为主,故祖国医学多将其归于“胃痞”、“痞满”、“胃脘痛”等病范畴。近年来笔者试用《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中所载方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百余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本文据此谈谈笔者运用经典方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体会。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经典方剂
  • 简介:四大经典示范课程教学VCD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委员会指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主持,北京二十一世纪环球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实施,各地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合作参与共同完成。其中:《内经》77课时,《伤寒论》70课时,《温病学》72课时,《金匮要略》80课时,共299课时,299张光盘。

  • 标签: 课程教学 四大经典 VCD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药继续教育 《金匮要略》
  • 简介:文章从《内经选读》、《难经选读》课程运用PBL教学法的试用效果,探讨了PBL教学法的运用意义及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出中医四大经典课程运用PBL教学法的设想。PBL教学理念在中医经典课程中的体现会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中医知识的连贯性,能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PBL教学法 中医经典课程 运用 思考
  • 简介:高校是培养社会高层次人才的摇篮,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适应性、主动性为教育宗旨。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大学生社团向来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因子。以此为契机,创立中医经典学生社团,并以此社团为平台,策划并举办专题讲座、跟诊见习、经典晨读、社区义诊、演讲比赛、情景剧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性及专业素养等均得到很大的提高。

  • 标签: 中医经典 综合素质 教学改革 学生社团
  • 简介:中医药作为中国的传统医药,其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其经典文化,对医院建设廉政文化具有参考意义。文章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为引导,探寻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

  • 标签: 中医药文化 医院 廉政建设
  • 简介:1狂证治验1.1胆郁痰扰案某某,男,20岁,数年前曾发狂证多日,1966年11月其病复发,狂走妄行,善怒,甚至欲持刀行凶。同年12月5日就诊于余。见其哭笑无常,时发痴呆,伴头昏、耳鸣、失眠、多梦、心悸,两鬓有掣动感,两手震颤.

  • 标签: 《黄帝内经》 狂证 癫痫
  • 简介:本文对第十一期全国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的专家授课内容进行了整理.系统总结了研修班专家们所传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 标签: 仲景学说 伤寒论 经方班
  • 简介:1血气瘀滞之经行失常案某某,女,39岁,住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某大学教师。1992年10月19日就诊。患者末次月经为10月10日来潮。其发病已两年余,每次月经来潮前口渴、大便干,潮时经行不畅,小腹微痛,有坠胀感,月经量多,七天始净,经血色红,有血块,苔白薄,脉弦滑。

  • 标签: 《黄帝内经》 月经不调 经闭
  • 简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D.Krashen)就提出了语言输入理论(lan-guageinputhypothesis)。他认为,只有当人们得到了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才能习得语言。之后,语言学家Long(1983,citedinEllis,1994)更是进一步提出了“交互假设”(InteractionHypothesis)理论,指出在可理解语言输入的重要性的同时,特别强调意义协商(negotiationofmeaning)对语言习得的促进作用。Long认为如果说话者有条件接受和参与交互调整,就会扩大第二语言习得的机会。他还着重强调“双向交际”(two-waycommunication)将更能促进交互调整和意义协商,从而提高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现在,我们可发现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外语界对第二语言及学习过程的本质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交互作用语言教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则是这一飞跃的标志,将该理论应用于外语阅读教学对我们颇具启迪意义。一、交互作用语言教学理论与阅读阅读既是一种语言活动,又是一种思维活动,是把...

  • 标签: 交互作用 语言教学 阅读理解
  • 简介:阅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学生最终能否阅读、能否正确理解所读内容、能否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掌握信息,是衡量教学目的是否达到的重要标志。因此,中外各种层次的外语测试,都把阅读列为评估考生水平的必要手段。

  • 标签: 泛读 词汇阅读 句子阅读 通篇处理
  • 简介:本文在新近的元认知理论基础上,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元认知策略的使用现状。研究发现,学生不常使用这些策略。在四类元认知策略中,选择类策略使用频率略高,监控和评价类使用最少。在阅读教学中,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元认知策略培训。

  • 标签: 非英语专业学生 元认知策略 阅读
  • 简介:分析了高校不同年级、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经济基础的读者在图书馆电子阅读方面的行为与结果差异,指出图书馆可以通过主动提供阅读器免费租赁等电子资源配套服务,招募电子阅读能力欠佳者加入管理团队,建立微信读者服务平台等方法,缩小读者在电子阅读方面的'信息沟',提升整体阅读水平。

  • 标签: 高校 图书馆 读者行为 电子阅读 信息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