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鼻部整形术修复鼻外伤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比。方法将120例鼻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采用鼻部整形术,对照组的60例应用普通鼻外伤治疗方法。统计两组共计120例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将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入院时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良率100%)显著优于对照组(优良率80%)。结论鼻部整形术在鼻外伤临床治疗中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优于普通鼻外伤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可以在医院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鼻部整形术 鼻外伤 美容效果 生理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安全护理对颅脑外伤继发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继发精神障碍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4例进行安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6.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护理对颅脑外伤继发精神障碍患者具有良好效果,有效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安全护理 颅脑外伤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34例进行研究分析,将13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差异则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采取综合护理后,颅脑外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改善预后,对比两组患者有差异则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颅脑外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预后,因此综合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综合护理 颅脑外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共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共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功能、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等指标评估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依次为t=13.385,t=3.340,t=728,t=2.6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功能、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临床应用效果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ICU重型颅脑外伤 综合护理模式 心理疏导 并发症护理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治愈率,本文主要针对关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我院2010年到2018年间进行治疗的76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的研究对象。在进行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以不同治疗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影响进行统计,因此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我们均进行分组讨论,分为对照组与常规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进行治疗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都具有明显效果,其中相对比较明显的指标主要有患者的治疗结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使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疾病进行治疗之后,我们对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与常规骨瓣开颅术相比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信息指导应用于手外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018年50例患者,将本次选取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分组方式采用的是随机数字表法,本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信息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焦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经过统计学计算显示有差异存在,说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疼痛程度和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外伤患者采取康复信指导有明显的护理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信息指导 手外伤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脱水剂及手术治疗对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入住我院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脱水剂及外科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GCS评分情况及凝血功能情况。结果(1)治疗前轻度、中度及重度患者数分别为8、16及6例,治疗后分别为14、12及4例,本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PT、TT及APTT分别为(10.29±1.22)s、(19.02±3.86)s及(34.04±6.72)s,显著大于治疗后分别为(8.16±0.87)s、(13.87±2.25)s及(28.01±5.24)s(P<0.05)。结论脱水剂及手术治疗对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DEDH)具有积极的影响,凝血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普及。

  • 标签: 脱水剂 手术治疗 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鼓膜是分隔外耳道和中耳腔的椭圆形半透明状薄膜,由上皮层、纤维层和黏膜层组成,鼓膜能使传入的声波增强。鼓膜穿孔大多数由直接或间接外力损伤导致,如颞骨骨折、手术、挖耳、外耳道异物及爆破、掌击耳面部,高台跳水、潜水等压力伤都有可能损伤鼓膜,导致穿孔;此外,急性中耳炎也会导致鼓膜穿孔。鼓膜穿孔会使听力下降,增加中耳感染概率。临床可采用耳显微镜下颞肌筋膜修补鼓膜穿孔,或给予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修补鼓膜穿孔。

  • 标签: 外伤性鼓膜穿孔 治疗依从性 目标性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重型脑外伤患者92例,均为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法,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4天颅内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4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患者颅内压明显恢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临床疗效 重型脑外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瓣减压术不同时机治疗对颅脑外伤患者临床疗效、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接诊的90例颅脑外伤患者纳入此次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5例)入院24h后接受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45例)入院24h内接受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周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术前、术后1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OS评分、GCS评分表现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4周,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GO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入院24h内接受骨瓣减压术治疗临床疗效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功功能及神经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骨瓣减压术 颅脑外伤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