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微小 RNA-365和靶向 E74样受体 4在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收录的总计 103例进行宫颈活检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对患者治疗后的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瘤变组织、宫颈鳞癌组织以及宫颈癌细胞中的 miR-365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 ELF4的表达情况以及变化进行检测,分析 miR-365与 ELF4在宫颈癌细胞中的临床关系。结果 miR-365与 ELF4 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瘤变 I级、宫颈上皮瘤变 II级和 III级、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发现, miR 365与 ELF4 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组与宫颈上皮瘤变 I级中表达无相关性,而在宫颈上皮瘤变 II级、 III级与宫颈鳞癌中表达呈负相关,同时研究表明肿瘤大小、肿瘤分级等与 miR-365以及 ELF4 mRNA的表达水平有关。结论 通过激活 miR-365或者抑制 ELF4的方式,可作为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手段,可作为该病进一步治疗研发的临床基础。

  • 标签: 微小 RNA-365 靶向 E74样受体 宫颈癌细胞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开封市中心医院 2018 年6月至 2020年6月收治的80 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 80 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二维声像图结果、微钙化与彩色血流信号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诊断出甲状腺微小癌 76 例,其中误诊 2 例,漏诊 2 例,诊断准确率为 95.00%。研究组边界模糊、低回声高于对照组,但研究组边界清晰、高回声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微钙化出现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一型、二型低于对照组,三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可实施超声进行诊断,临床准确率较高,超声表现明显,能够准确鉴别诊断,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微小癌 病灶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21年2023年收诊的80例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综合疗法治疗价值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者采取综合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患者的视力水平明显改善,这种措施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综合疗法治疗 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不同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微小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本院63例微小肝癌和20例再生结节患者临床资料,为所有患者做超声、CT和MRI扫描,对比三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结果 超声和CT平扫+增强扫描检出率,以及MRI平扫+增强扫描检出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CT平扫+增强扫描和MRI平扫+增强扫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微小肝癌患者,应选择CT检查作为首选方案,同时以MRI扫描作为辅助手段,帮助临床进一步确诊。

  • 标签: 微小肝癌 超声检查 CT增强扫描 MRI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的应用效果以及价值。方法:以随机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实性单发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诊断、超声造影诊断,病理组织经病理学分析并记录结果,根据病理结果,将80例研究对象分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n=52)和甲状腺良性结节组(n=28),对比两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单一诊断以及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80例甲状腺实性单发结节患者经病理诊断结果显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明显长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组(P<0.05)。常规超声结果显示80个结节中良性结节33个、恶性结节47个;超声造影结果显示80个结节中良性结节34个、恶性结节46个。常规超声诊断敏感度76.92%、特异度75.00%、准确度76.25%;超声造影诊断敏感度80.77%、特异度85.71%、准确度82.50%;联合超声诊断敏感度92.31%、特异度96.43%、准确度93.75%,联合超声诊断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单一诊断(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的诊断效能更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联合诊断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效果及准确性。方法: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以我院接收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50例,均进行超声检查,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超声检查诊断较为理想(P>0.05)。结论: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通过超声来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具有很大的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探讨手术过程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甲状腺外科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研究开始时间为20 19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1月,患者数量共86例,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手术过程中进行冰冻检查,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方面的检查,通过术后病理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理诊断价值。结果 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与恶性肿瘤的数量分别为8例和78例;手术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结果显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数量分别为7例和79例;手术前应用细胞穿刺的结果显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数量分别为10例和76例。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与细胞穿刺细胞学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术中冰冻诊断的灵敏度与复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病理诊断价值更为明显,诊断灵敏度以及符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术中冰冻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病理诊断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探讨手术过程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甲状腺外科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研究开始时间为20 19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1月,患者数量共86例,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手术过程中进行冰冻检查,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方面的检查,通过术后病理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理诊断价值。结果 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与恶性肿瘤的数量分别为8例和78例;手术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结果显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数量分别为7例和79例;手术前应用细胞穿刺的结果显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数量分别为10例和76例。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与细胞穿刺细胞学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术中冰冻诊断的灵敏度与复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病理诊断价值更为明显,诊断灵敏度以及符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术中冰冻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病理诊断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双肺微小结节应用胸部DR摄片和CT平扫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诊疗方法的诊疗意义。方法:从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之间接收的病患中随机选取100位病患,对其展开相关分析,筛选出合适的病患后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纳入50位病患,分别对其采取不同的检查方式,一组应用常规联合超声造影检查方案,一组仅应用常规超声方案。分析检查指标、误诊概率、漏诊概率等,并就调查结果进行组间对照探析。结果:统计病患在接受检查时的达峰以及始增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数据整理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表现更为出色(P<0.05)。调查两组检查误诊率以及漏诊率,实验组测得数值水平远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的共同应用,能够展现出优越的检查优势,对相关病患的诊疗具有较大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系统在微小乳癌中的应用,以提高其在乳腺癌疾病中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共73例乳腺x线表现为异常,符合诊断条件并且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评估为4类以上的患者,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于术后分别与病理对照,对病灶的形态结构、密度及细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良性病变10例,恶性病变63例。结论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系统诊断微小乳腺癌准确率达86%,早期癌占25%。对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加深认识,发挥其优势,提高其在微小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 标签: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系统 微小 早期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隐匿性微小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隐匿性微小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X线及常规CT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法对隐匿性微小骨折的诊断率及不同三维重建技术对隐匿性微小骨折的检出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各类型隐匿性微小骨折的诊断率均高于常规CT及X线诊断率;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隐匿性微小骨折的检出率大于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技术的检出率(P<0.05),但与表面遮盖成像技术检出率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隐匿性微小骨折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继续检查,能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 标签: 隐匿性微小骨折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与X线检查在乳腺微小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析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对其预后的价值。方法 择取我院于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就诊的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接受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治疗后,患者获得部分缓解(VGPR)及以上疗效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灶(MRD),比较各组之间临床特征、疗效、生存时间。结果 20例MM患者,均接受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治疗,治疗后,3例患者获得严格完全缓解、8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9例患者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MRD阳性与阴性 MM 患者在白蛋白水平(≥35g/L)以及是否维持治疗方面对比,差异显著(P<0.05) ;在其他方面(如性别、血清LDH 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灶后,MRD阳性8例,MRD阴性12例,MRD阳性患者的LFS时间、OS时间均少于MRD阴性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可提高患者生存率,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无创、准确率高,值得积极推广。

  • 标签: 微小残留病 流式细胞术 多发性骨髓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对乳腺脓肿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率。方法:研究试验时间2019.1~2020.9我院收治的74例乳腺脓肿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对照组(37例),将传统切开引流手术应用在对照组的手术治疗中,研究组应用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观察和对比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3.78%)相对研究组患者的(93.70%)要低,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0%)与对照组(18.92%)相比要高,P

  • 标签: 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 乳腺脓肿 并发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CV  RNA病毒载量与HCV抗体、AFP、AST、ALT关系以及HCV  RNA病毒载量对丙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09-2023.01我院收治的丙肝患者15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HCV病毒载量分成了高、中、低三组,比较它们三组之间HCV抗体、AFP、AST、ALT有无差异以及与FIB-4指数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CV RNA载量低、中、高间比较,HCV抗体、AFP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T、ALT结果P<0.05,随着HCV RNA病毒载量升高而增加。HCV RNA病毒载量的高低与FIB-4指数代表的肝纤维化分级无相关性。结论:HCV RNA病毒载量结合转氨酶来判断患者肝脏损伤的情况,而其对肝脏纤维化判断无明显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HCV RNA病毒载量 HCV抗体 AFP AST ALT FIB-4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颈外入路甲状腺腔镜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微小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7-2021年期间本院收治的单侧微小型甲状腺癌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行胸乳或全乳晕入路甲状腺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手术(颈部入路),分别经不同入路行甲状腺患侧叶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情况,同时比较术后并发症状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小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几率17.8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几率42.86%,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外入路甲状腺腔镜手术治疗微小甲状腺癌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颈外入路 甲状腺腔镜手术 微小型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