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及传统宫颈涂片在早期子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接受宫颈癌筛查人群(共4002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0年3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9月)。2020年进行传统宫颈涂片筛查(2000例),2021年进行TCT检查(2002例)。以病理组织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1)2020年筛查人群中用传统宫颈涂片检查显示:50例阳性,占2.50%(50/2000),再进行病理学组织检查显示14例阳性;传统宫颈涂片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1.43%、97.63%、97.10%、6.00%、99.44%;(2)2021年TCT检查显示:接受宫颈癌筛查人群中有30例阳性,占1.50%(30/2002),再进行病理学组织检查显示10例阳性;TCT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98.95%、98.90%、30.00%、99.95%,TCT检查敏感度、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传统宫颈涂片检查,P<0.05;TCT检查和传统宫颈涂片检查在特异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等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TCT在早期子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高于传统宫颈涂片

  • 标签: 液基细胞薄层涂片 传统宫颈涂片 子宫颈癌 早期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及传统宫颈涂片在早期子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接受宫颈癌筛查人群(共4002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0年3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9月)。2020年进行传统宫颈涂片筛查(2000例),2021年进行TCT检查(2002例)。以病理组织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1)2020年筛查人群中用传统宫颈涂片检查显示:50例阳性,占2.50%(50/2000),再进行病理学组织检查显示14例阳性;传统宫颈涂片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1.43%、97.63%、97.10%、6.00%、99.44%;(2)2021年TCT检查显示:接受宫颈癌筛查人群中有30例阳性,占1.50%(30/2002),再进行病理学组织检查显示10例阳性;TCT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98.95%、98.90%、30.00%、99.95%,TCT检查敏感度、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传统宫颈涂片检查,P<0.05;TCT检查和传统宫颈涂片检查在特异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等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TCT在早期子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高于传统宫颈涂片

  • 标签: 液基细胞薄层涂片 传统宫颈涂片 子宫颈癌 早期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2~2019.12间检验科室收治的112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标本进行涂片染色涂片染色细菌培养,分析其微生物检出率及不同类型的合格标本涂片培养出的阳性符合率。结果:112例标本中微生物细菌培养率为104(92.86%),其中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最高,其结果为66(63.46%),且不同类型的标本涂片与细菌培养阳性符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微生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涂片镜检,有效提升其送检标本阳性准确率,减少培养结果误差,促进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涂片检查 微生物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血常规检验者1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22年1月-2022年12月。均实施血涂片镜检、血液分析仪诊断,分析相符率,记录异常表现与占比情况。结果在中性粒细胞升高、单核细胞计数与嗜酸性粒细胞变化、嗜碱性粒细胞与 单核细胞上升、血红蛋白下降且红细胞正常/降低时,血涂片镜检、血液分析仪诊断异常率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涂片镜检也可用于血常规检验,能够及时检出异常表现,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血涂片镜检 血常规检验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HE染色制片的质量控制实践,以期为临床染色制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测的668例石蜡病理切片作为研究样本,分析病理HE染色制片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所有石蜡病理切片的染色都得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有助于临床进行病理分析。结论:对于病理HE染色制片的质量控制实践,需要关注制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规范,从而有效保障染色效果,为临床检测提供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的临床诊断效果。

  • 标签: 病理 HE染色 质量控制 制片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微生物检验中应用涂片检查时的意义。方法 2019年9月~2020年9月,纳入180例我院接受微生物检验的患者,以掷骰子法均分为A组和B组,B组以原始标本涂片检查,A组以经过细菌培养后进行涂片检查,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A组革兰阳性菌检出率为44.44%,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为40.00%,真菌检出率为15.56%,B组革兰阳性菌检出率为43.33%,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为37.78%,真菌检出率为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较两组不同标本涂片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始标本涂片和细菌培养涂片检查在应用于微生物检验中时,检出率无明显差异,都能较好地检出病菌类型,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原始标本涂片 细菌培养涂片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分析的价值。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1年8月于医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样本40例研究,均实施常规检验(对照组)、血涂片分析(观察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2组检验结果、异常细胞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检查异常率(80.00%)高于对照组,假阳性(2.50%)、假阴性(0.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分析可明确细胞形态,降低假阳性及假阴性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丰富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涂片分析 血常规 检验 细胞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涂片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检验科100份送检标本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08月-2021年08月,先予以涂片检查再行接种培养。比较两组标本阳性检出率、微生物检出情况。结果 涂片检查痰液标本、尿液标本、分泌物标本和其他标本阳性例数比为30:20:20:10,阳性检出率为90.00%;培养检查痰液标本、尿液标本、分泌物标本和其他标本阳性例数比为31:22:22:11,阳性检出率为96.00%,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涂片检查组革兰阳性菌、肺炎链球菌、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微生物检出的例数比为27:23:10:10:20,培养检查组革兰阳性菌、肺炎链球菌、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微生物检出的例数比为28:23:11:11:23,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养检查前进行涂片检查一方面可以提高标本质量,另一方面还提高了临床微生物检验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参考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涂片检查 微生物检验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肺结核患者60例,分别采用结核抗体检验和痰涂片检验,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并分析检验结果,总结这两种方法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检验结果。结果: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准确性明显高于疾涂片,且特异性更低,两种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结核抗体 痰涂片 肺结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细胞涂片镜检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110例异常血液标本为本次报告数据提供对象,分组时以数字随机表形式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以55例为组间人数,复检时分别以自动血液分析仪和血涂片镜检方法进行,分析检验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100.00%),与常规组(90.91%)对比更高,在误诊率和漏诊率上分别为(0.00%)、(0.00%),与常规组(3.64%)、(5.44%)对比更低,p<0.05。结论:血涂片镜检在临床血液分析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血细胞涂片镜检 血液分析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0例病理诊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HE 染色,对样本的合格率等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探究样本出现不合格的可能性原因。结果:通过将所有样本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发现本次样本中有475例合格,占比为95.00%,而本次不合格的样本数为25例,占比为5.00%。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在本次研究中造成样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染色不均匀,组织切片脱落,切片发生污染,染色较为困难以及染色模糊,发生上述原因的样本数分别为4例、占比为16.00%;5例、占比为25.00%;5例、占比为25.00%;3例、占比为15.00%;8例、占比为40.00%。结论:在对样本进行HE染色时,虽然其成功率较高,但仍需对细节性问题进行注意,对相关的不良因素等进行有效规避,尽量保障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4-2021.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对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无菌体液样本共40例,均为合格样本,合格率为100%。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检出阳性例数为4例,检出阴性例数31例,总符合例数为35例,符合率为87.50%(35/40);54例痰液样本中,合格样本例数为48例,合格率为88.89%(48/54),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检出阳性例数为31例,检出阴性例数10例,总符合例数为42例,符合率为85.42%(41/48)。6例粪便样本含有大量菌群,涂片镜检只能观察到菌群情况,对是否存在真菌感染进行判断,难以明确具体病原菌。结论: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均各有利弊,临床可结合两种方式进行维生素检验,提高检验准确性。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培养 涂片镜检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病理诊断HE染色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病理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临床手术标本取材的石蜡病理切片100张,经不同措施的HE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不同HE染色技术病理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相比改进前的HE染色技术,改进后染色的标准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E染色对于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意义重大,良好的HE染色技术的是切片质量不断提高的保证。

  • 标签: 病理诊断 HE染色 运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病理诊断中病理技术HE染色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我院404份病理组织石蜡切片,按照随机小球法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各202份。常规组应用HE染色,研究组基于常规组HE染色采取改进措施。比较两组病理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研究组病理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HE染色可以在病理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切片情况科学运用,以便最大限度保证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病理诊断 病理技术 HE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染色对于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020年期间接受治疗的56例患者展开分析,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8例。在治疗过程中,参照组实施常规的HE染色处理,而研究组实施免疫组化染色处理。对两组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记录分析结果。结果:两组的切片统计结果比较差异较大,且研究组的优良率以及确诊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提高确诊率,保证了切片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组化染色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院内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做血常规检查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以及联合检查,分析三种检查方法的异常检出率、异常检出情况。结果:联合检查的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两种单一检查(P<0.05);联合检查的异常检出情况高于其他两种单一检查(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检查,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