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感染呈逐渐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多重耐药及泛耐药,前者已成为了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影响了患者的恢复效果,临床处了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外,还需辅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基于此,本文就1例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了阐述,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病原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6月~2019年5月三台县人民医院ICU所有病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细菌356株,其中G+86株(24.1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40.63%,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G-270株(75.84%),前四位为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肺炎克雷伯和铜绿假单胞对大多数药物敏感。未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结论:ICU感染病原以G-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严重。

  • 标签: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ICU 多重耐药医院感染控制的综合干预效果。 方法 :我院 ICU 病房执行综合感染控制干预多年,于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随机抽取 120 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感染管理;于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随机抽取 120 例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感染干预,对比两组管理效果。 结果 :经本文研究,对照组 CRAB 32 株( 88.9% ),其他菌株 4 株( 11.1% ),合计 36 株。观察组 CRAB 11 株( 84.6% ),其他菌株 2 株( 15.4% ),合计 13 株。对照组病房卫生评分( 71.46±2.19 )分,手部卫生评分( 68.27±1.36 )分,住院时间( 21.45±5.17 ) d 。观察组病房卫生评分( 92.07±3.64 )分,手部卫生评分( 87.26±2.53 )分,住院时间( 13.54±3.73 ) d 。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 在 ICU 病房多重耐药感染控制中,采取综合干预,可有效减少新发耐药数量,提高感染控制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病房卫生环境,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ICU 管理 感染控制 多重耐药菌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感染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内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共计1800份,对其中多重耐药数量、分布等情况,并对多重耐药感染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结果:检测标本中培养出致病菌共有513株,其中多重耐药占比91.42%(469/513),最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最为常见,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最为常见。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感染,也会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诱因,临床护理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控制多重耐药感染,进而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我院综合 ICU收住的 80名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感染防控管理模式,实验组实施 PDCA循环法感染防控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多重耐药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结果相比,实验组发生的感染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 PDCA循环法感染防控管理,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患者男,15 岁。阴囊白色丘疹、鳞屑2周。皮肤镜:红色背景下,可见白色圆形结构,表面见白色粉末状鳞屑,中央可见裂痕,刮除鳞屑可见红色基底。刮取皮屑镜检见大量菌丝及孢子,沙氏培养基培养见白色粉末状菌落生长。挑菌落镜检见梭形大分生孢子,鉴定为石膏样小孢子。诊断:阴囊癣。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Cream)(兰美抒)(Novartis Consumer Health SA,进口药注册证号:H20170081)外用治疗2周后痊愈。文献回顾: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文和外文数据库,查找阴囊癣的相关文献,近10年报道的阴囊癣的文献共8篇,9例患者。结论:石膏样小孢子感染所致的阴囊癣好发于我国青春期免疫功能正常男性,真菌学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石膏样小孢子所致的阴囊癣对特比萘芬及唑类抗真菌药物敏感。

  • 标签: 阴囊癣 石膏样小孢子菌 文献复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病症给予布拉酵母药物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总结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病症患儿作为治疗对象,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布拉酵母治疗;对照组: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对比指标:患儿治疗后的康复效果;各项发病症状消息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康复总有效率是9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康复总有效率82%,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布拉酵母菌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培养中分离到的病原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年本市某医院送检血标本 7028 份培养的结果,了解血培养阳性率,对阳性标本进行病原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 222株病原,其中革兰氏阳性( G+) 131株( 59.01%),革兰氏阴性 (G-)90株( 40.54%),真菌 1株( 0.45%)。排在前 3位的 G+为人葡萄球菌人亚种、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G-为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鲍曼不动杆菌。结论 医院血培养样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复杂,定期对血培养病原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对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培养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学检验、全面生化反应在沙门临床检验中的检验相关价值。方法:肠热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总例数一共具有 2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 2018年度 -2019年度,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 100例 (实施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 )、对照组 100例 (实施常规检验 ),将两组的检验有效率、检出率、误诊率、漏诊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检验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检出率 90.00%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误诊率 5.00%、漏诊率 5.00%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通过在沙门检验过程中采取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方式,能将检出率显著提高,降低误诊和漏诊情况。

  • 标签: 沙门菌 血清学检验 应用价值 全面生化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布拉氏酵母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黄疸患儿70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35例,采取布拉氏酵母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采取布拉氏酵母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黄疸情况,值得于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此次为了明确阴道炎病患,在实际接受治疗期间通过加之乳酸阴道胶囊的最终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论述。 方法: 此次随机选取收治时间范围在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1 月一年内的 67 名阴道炎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差异性分做两组,之后对比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 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病患应用不同的治疗模式之后,详细数据对比内容见正文表 1 和表 2 。通过数据比对可以看出,应用乳酸阴道胶囊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数据相比占优势,两组对比有明显的差异。 结论: 通过正文最终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于阴道炎病患而言,按照实际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加之乳酸阴道胶囊的治疗效果较好,具有不易复发的特点,值得相关领域的积极应用和深入推广。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阴道炎患者 临床治疗效果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酸咪康唑与制霉素在妊娠合并念珠性阴道炎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 4 0例妊娠合并念珠性阴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制霉素治疗, 2 0例)与观察组(硝酸咪康唑治疗, 2 0例),对比其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一致( p> 0.05);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硝酸咪康唑与制霉素对妊娠合并念珠性阴道炎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前者安全性更高。

  • 标签: 硝酸咪康唑 制霉素 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 4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对症治疗,同时两组均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观察组同时加用双歧三联活胶囊,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TNF-α、 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 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7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 TNF-α、 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TNF-α、 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为( 2.56±0.85)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且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双歧三联活 ;炎性因子    潰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非特异性、结肠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血便、腹痛、腹泻等 [1]。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明确,但近年来学者普遍认为其发生与氧自由基有关 [2]。 5-氨基水杨酸和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美沙拉嗪是一种 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研究证实,其具有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症因子,清除氧自由基,降低氧自由基对肠道黏膜造成的损伤等作用 [3]。本研究旨在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