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改进组织学超微结构教学方法邹晓菊,章为,解文华西医大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成都610041组织学是医学院校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它具有重要地位,历来受到教、学双方的高度重视。而组织学教学过程中细胞、组织和器官超微结构知识是组织学"三基"内容之一,而贯穿于...

  • 标签: 组织学 超微结构 教学方法
  • 简介:1932年一位名叫Barr的青年医生首先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词并证实此病是腰腿痛致痛的主要原因。至今,人们曾通过脊髓造影、手术所见及尸体解剖对本病进行过多种解剖特征分析。在20世纪40年代,Scott和Young就将腰椎间盘突出分为固定型和活动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解剖特征 组织结构 SCOTT 青年医生 脊髓造影
  • 简介:用光镜观察了80例人胎和4例新生儿脾。结果表明,脾发生可分两个阶段,血管网阶段:一直持续到胎12周,脾原基由空充质细胞,网状纤维和小血管构成,在网状纤维间和血管内填充大量的红细胞,少量晚幼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此期脾不具备淋巴器官的结构特点,淋巴组织形成阶段:12周后随淋巴细胞的聚集,脾内淋巴细胞逐渐增多,部分细胞密集成团,至14周时红髓,白髓雏形已可分辨,15-16周时动脉周围淋巴鞘与脾小结开始形成,脾索与脾血窦已能区分,18周时脾已具有淋巴器官的结构特点,从19周一直到出生,红白髓进一步发育完善。

  • 标签: 组织发生 人胎
  • 简介:目前已有动物脑组织的常规灌注固定技术[1,2].陈浩宇等[3]又改进了脑组织的灌注固定技术,使固定脑组织的方法基本完善.由于脑组织耐氧能力很差[4],就要求尽可能早地开始固定脑组织,才能更好的保护好脑组织.为达此目的,对目前的脑组织局部灌注固定技术作了适当的修改,并对右心房流出的液体作了仔细观察,现介绍如下,以与同行商榷.

  • 标签: 脑组织 局部灌注 灌注固定 生理盐水
  • 简介:年青教员在组织学实习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显得经验不足,不能适应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除了教学心理不成熟和知识欠缺之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员之间缺少心理沟通。笔者作为年轻教员,在组织学实习的教学实践中有几点体会。首先,与学员初次见面时较为详细的介绍自己,并请同学们用英语自我介绍。不但能和他们交流感情,而且可以增强自信心。其次,提问对答过程的形式应不落俗套。自己在课前准备些诸如“粉刺形成的组织学基础是什么”之类的常识性小问题,课中穿插提问,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再次,一些难以区分的概念如“胶原纤维,肌原纤维,神经原纤维等”和专业英语的记忆方法,让同学们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办墙报和黑板报列表作图进行对比,同学们深刻地理解和记忆了专业知识。另外,笔者还经常利用实习结束时,给学员们讲我们教研室的科研工作方向以及先进科技方法如原位杂交、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膜片钳等,这些知识使同学们学习组织学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实习教学的这些锻炼,笔者的教学心理渐渐趋向成熟,学员们也更好学到了组织学的知识。

  • 标签: 组织学 实习课 教师 课堂教学
  • 简介:组织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是解剖学的补充,是学习其他机能性学科和临床各科不可或缺的形态学课程.由于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同学们学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些枯燥、繁杂.其实,学习每一门课程都有一些方法和窍门可寻,组织学也不例外.试试下面几招,说不定对你会有些帮助.

  • 标签: 组织学 医学教育 逻辑推理 想象力 学习方法
  • 简介:组织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属于形态学科之一.教学内容抽象枯燥,结构细微,医学名词繁多,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通过教学中这几年的摸索和总结,就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 标签: 组织胚胎学 医学教学 教案书写 学习方法 多媒体教学
  • 简介:一氧化氮合酶(NOS)为一含铁的单氧化酶,可催化左旋精氨酸转化为瓜氨酸和NO.而阿霉素(ADR)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肿瘤药物,由于其心脏毒性作用,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我们在探讨阿霉素对心脏损伤病理机制的实验研究中,用双重组化法同时显示心室肌NOS与糖元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动物模型新西兰纯种白兔于耳缘静脉注射ADR,每次2mg/kg,ADR以生理盐水稀释成1mg/ml,每周一次,共八周,做心室肌损伤模型.取心室肌组织做冰冻切片,厚12μm.1.2主要试剂(1)还原型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2)四唑仑硝基兰(NBT);(3)0.5%过碘酸氧化液;(4)Schiff液:先将200ml双蒸水煮沸,微火,加入1g碱性复红,再煮沸1min.冷却至50℃加入20ml1N盐酸,待35℃时加入1g偏重亚硫酸钠.室温中静置5小时,变为无色液体后装入棕色瓶内并封口,放入冰箱避光保存待用.1.3双重组化法.(1)将冰冻切片置入丙酮固定1min;(2)经pH7.4PBS液清洗三次,每次5min;(3)入NADPH-d与NBT配制的孵育液,37℃恒温孵育1h;(4)经pH7.4PBS液清洗三次,每次3min;(5)入0.5%过碘酸氧化10~20min;(6)经pH7.4PBS液充分清洗;(7)入Schiff液10min液10min;(8)流水冲洗10min;(9)无水乙醇脱水;(10)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1.4单一组化法显示NOS.(步骤参照双重组化法1~4步)1.5单一组化法显示糖元.(步骤参照双重组化法5~8步).2.实验结果:2.1双重组化法显示心室肌中NOS呈蓝色、糖元呈红色.2.2单一组化法显示心室肌中NOS呈蓝色.2.3单一组化法显示心室肌中糖元呈红色.结论:通过三组切片的比较,发现使用两种方法所显示NOS与糖元的颜色及其深浅无明显变化.3.意义3.1用双重组化法可以同时显示心室肌NOS和糖元.此法与单一显示NOS组化法和单一显示糖元组化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NOS与糖元的颜色均无明显改变.此结果说明两组试剂的染色过程不产生交叉影

  • 标签: 一氧化氮合 中的应用 化法
  • 简介:取16-28周24例布依族人胎副睾及输精管,HE,PAS染色,示16周副睾上皮呈假复层柱状,胞质含较多粗大PAS阳性颗粒,游离面有纤毛,上皮基膜呈PAS阳性反应,随着胎龄增加,管腔增大,上皮变高,28周副睾管腔平整,上皮外有环行平滑肌,睾丸输出管呈明显不规则形,16周时输精管上皮呈单层柱状,肌层不明显,19周上皮已呈假复层柱状,未见纤毛,随着胎龄增加纤毛出现,环行肌层次增加后纵行肌出现,上皮基膜,纤毛呈PAS阳性反应,为研究人胎生长发育,提供形态学基础。

  • 标签: 人胎 副睾 输精管 组织学
  • 简介:组织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死记形态结构而忽略其功能.组织学研究的又是人体微细结构,肉眼看不见摸不着,显微镜下也只能看见某个平面.如果死记形态结构,没有理解,确实枯燥、抽象、难记.这样学的知识既零碎,又死板,没有多少用处.实际上组织学研究是从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是一门相当活跃的医学基础课.如果把形态结构与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就可化枯燥为形象,变死板为生动,把看起来零碎的、互不相干的形态结构变为有逻辑性的系统知识,使其易学、易懂、易记.

  • 标签: 举目形态 功能举目 形态组织学
  • 简介:淋巴细胞不断地从毛细血管后微静脉迁移至组织,然后通过淋巴循环再回流至血液,这个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机体内巡游可以发现外源性抗原和细菌,并参与炎症反应,起重要的免疫监视作用[1].淋巴细胞从血液迁移至淋巴器官及组织,又称为淋巴细胞归巢(homing).它包括淋巴细胞归巢至淋巴组织和非淋巴组织及向炎症部位的渗出等.本文就淋巴细胞归巢至肠粘膜组织的过程和分子机理做一综述.

  • 标签: 淋巴细胞归巢 肠粘膜组织 分子机理
  • 简介: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组织学是一门形态学科,要求对大量细胞、组织、器官的光镜和电镜结构进行认识,尽管我校本科和专科教学中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比例已达到2:3或2:2,但仍不能满足学生观察组织切片的要求,学生也应该通过多观察组织切片和图片来更好地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标签: 组织学 胚胎学 教学实验室 开放式实验 实验设备 组织切片
  • 简介:体外组织块培养成年、老年哺乳动物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的实用方法及扩充神经干细胞作为移植或基因转移的供体细胞来源.取8、14及24月龄SD大鼠(雌雄不拘)SVZ组织块作体外培养,在DMEM/F12+B27培养液中加入bFGF(20ng/ml),促进其组织块形成神经小球,刺激神经干细胞增殖,并用Nestin免疫组化鉴定.结果显示,培养7~10d产生的神经小球数量多,细胞生长状态佳,绝大多数细胞为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此期的神经干细胞较适宜于作细胞移植或基因转移.此法尚有取材方便、组织细胞损伤小、细胞易存活及经济等优点,不失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通过体外培养扩增神经干细胞的方法.

  • 标签: 培养成年 成年老年 法培养
  • 简介:谈谈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教学的课前准备李永红,保天然华西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成都610041《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这门课有理论和实验课。通过理论课使学生掌握各器官组织结构、发生概况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通过实验课除掌握基本技能外,...

  • 标签: 组织学 胚胎学 理论课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 简介:专科第三版教材就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并且具有自己的一些特色,这一点在杭州医学院的王祖武的文章中也有说明,这里不再赘述,文中也就教材中的一些错误指出了部分,但我们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地方虽没有指出来,但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商榷,故在本文中作一些说明.

  • 标签: 《组织学和胚胎学》 医学专科教育 教材建设
  • 简介:膝关节后外侧结构(posterolateralstucture,PLS)具有复杂的解剖关系以及重要的膝关节静态和动态稳定作用.该结构的损伤导致严重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包括胫骨外旋不稳和关节软骨退变[1~4],单纯膝关节后外侧损伤并不常见,而是常常合并前后交叉韧带的损伤[5~7],且由于对PLS的认识不足,因而在诊断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同时常常漏诊PLS的损伤,以致于交叉韧带重建归于失败[8~10].正是由于PLS的复杂解剖学特性和重要的临床联系,大量的研究工作投入到对PLS的研究当中.

  • 标签: 膝关节功能障碍 后外侧结构 应用解剖学 膝关节后外侧损伤 后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软骨退变
  • 简介:下丘脑弓状核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刘广益,方一心,曾志源泸州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泸州646000华西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成都610041弓状核(arcuatenucleus,ARC)是下丘脑的重要核团之一,结构复杂,联系广泛。近年来,众多...

  • 标签: 下丘脑 弓状核 形态结构 生理学
  • 简介:纵隔内间隙及其相关结构的断面解剖学研究许仕全重庆医科大学重庆630046纵隔间隙为纵隔内大血管、脏器与纵隔胸膜之间的筋膜间隙,其间主要有脂肪和淋巴结。由于肺与纵隔内的多种病变,包括肿瘤、囊肿及肿大的淋巴结等均可改变纵隔的外形,使其间隙变窄或消失,故对...

  • 标签: 纵隔内间隙 相关结构 断面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