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治疗中风主要从改善血液循环,疏通血管开始。中医研究出三通三补疗法。三通即通血管、通经络、通脑窍。通血管就是中医所说的通行气,若是人体进行血液传输的血管受到阻塞,就是脑的供血不足造成进行性的脑萎缩;通经络就是指疏通神经系统,若是经脉受阻就会造成风邪困阻经络、湿阻经络、毒邪阻经络、淤阻经络等,脑神经受到阻塞则出现脑萎缩、痴呆等病症;通脑窍就是人体的七窍的总称,可分为先天和后天,后天就会脾肾不足,精气不升以致窍络闭塞。三补即补脾、补肾、补脑。补脾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统血,为根、为本,固有治脑先治脾的说法;补肾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肾精不足生髓无源,精枯液竭,致髓海空虚,脑失所养,所以治则补肾生精、生髓;通脑窍脑窍及七窍的总窍,同样也是人类的总窍,若脑窍不开,即不开窍的意思。脑窍不开的原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为遗传等因素所致,后天多为脾肾不足,精气不升,以及窍络(窍道)闭塞所致,治则补气升阳通脑窍。

  • 标签: 中风 中医 特点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基层中医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现状,总结基层中医中医护理操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使中医护理技术更好地运用于临床,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中医护理操作问题对策
  •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其病理特点为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并有再生小结节形成、肝脏变形变硬而成肝硬化。临床上可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肝硬化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尤其是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更有发展为肝癌,危害性很大,因此如何阻断和治疗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十多年来,我国中医药对治疗预防肝纤维化的有效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所证实。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其主要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一种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独具影响的理论之一,其也是未来健康发展的一种趋势,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之中,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各个环节进行提前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中医护理中各项内容是治未病理念的实施基础,因此无论是在医院健康管理还是在中医“治未病”中,中医护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医院健康管理 中医治未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探讨间质肺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将106例间质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4.15%,观察组为90.5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的有86.79%,对照组为45.28%,组间对比,P<0.05。结论运用中医特色知识对间质肺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及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实行。

  • 标签: 间质肺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探讨如何运用中医饮食调护方法使熬夜对护士身体的损害降到最低。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熬夜对当代女性护士身体的伤害,并总结出各种食疗方法。我们应该运用中医这块瑰宝,将食疗和临床实践及护理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掘更多的精华,为临床医疗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贡献新活力。中医饮食调护理论必将会使医疗保健事业越发蓬勃,并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熬夜 危害 食疗 中医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中医护理思路和临床应用。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中医科门诊病例68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常规护理加中医护理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护理,同时观察疗效和分析结果。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症状都有一定的缓解,经比较发现,对照组症状缓解的效率为64.12%,实验组患者症状缓解的效率为93.1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小儿慢性咳嗽较常规护理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使患儿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的效果。

  • 标签: 小儿 慢性咳嗽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进行分组,1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另1组为观察组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各纳入病患43例。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5.3%,较之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头痛可得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痛苦,故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 标签: 中医针灸 头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防治急性咽炎的中医疗效。方法200例患者分两组中医治疗110例(治疗组),西医治疗90例(对照组)。治疗组分为风热型和风火型辨证施治,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23.36%%,总有效率为83.33%(P<0.05)。结论中医治疗急性咽炎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急性咽炎 中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近10年文献的回顾与综述,明确中医专科的特色、优势对中医药临床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目前现有研究在中医专科的特色、优势标准制定上不足,需要寻找一套科学完整、合理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实现对中医专科特色与优势的评估、调整、提升,进而推动中医专科良性发展。

  • 标签: 中医药 中医专科 优势与特色 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疗法在慢性胃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选取130例,随机分成两组65例西医疗法对照组,65例中医疗法观察组,统计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5.4%,明显高于对照组控制率的84.6%,P<0.05,有差别。结论给予慢性胃炎患者中医疗法能改善症状,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 标签: 慢性胃炎 中医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辩证施护,辩证施膳对于消渴患者的临床效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消渴病患者的死亡率。方法以2014年3月—10月就诊的50例患者为例,经监测早中晚三餐前、三餐后及睡觉前血糖,值均高于正常值,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辨证施护一组2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辩证施护;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针对两组消渴患者,实行不同的护理方式,辩证施护组好转率为88%,无效率12%,并发症率4%,对照组好转率为72%,无效率28%,并发症率16%,辩证施护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护理组(P<0.05)。结论根据消渴患者证型的不同,导致的临床症状而不同,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应用于消渴患者的护理有明显的优势,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消渴病 辩证施护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2015年来院就诊治疗头痛病症的78例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观察组与采取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在完成有效治疗疗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远高于对照组74.9%,组间差异悬殊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针灸治疗头痛能保证患者获得良好治疗效果,该疗法治疗头痛复发率低且副作用小是一种疗效与安全性肯定的理想疗法,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中医针灸 头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属于医学谚语,大部分学者认为,其主要定义为有了疾病不去治疗,仍可达到相应的中等水平治疗效果。有研究证实,“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能够反映医疗水平的高低,对此应保证退而求稳的医疗观念。

  • 标签: 有病不治 常得中医 思考
  • 简介:摘要中医学是我国独有的文化遗产,而作为能够与中医治疗效果相媲美的食疗方法,在多年的实践研究后发现,食疗能够通过日常膳食实现治病、防病的效果。利用日常膳食治疗疾病的食疗方法在我国流传已久,而在日常膳食中加入中药提髙治疗效果的药膳食疗是我国中医理论与食文化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对中医食疗的历代医学经典著作的研究论述,总结了中医食疗的渊源发展,并进行了回顾,并结合它目前的现代临床研究,希望可以对肿瘤病人的治疗的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中医食疗 文献研究 肿瘤患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所收治的5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9例,给予其中医药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96.55%>75.8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中医药治疗,可显著提升其临床治疗有效性。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内服汤药 膳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按照入院检查结果对小儿腹泻患者采用中医辩证用药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择本院2015年04月份至2016年04月份期间在院就诊治疗的小儿腹泻患者共计80例。根据患儿的基本情况以及病症程度,将患儿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别,分别为治疗组4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辩证疗法;对照组40例,仅采用西医治疗。结果经阶段性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中,康复35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周期15±5.45天;对照组40例患者中,康复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治疗周期17±6.35天;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思路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升康复率和有效率。

  • 标签: 小儿腹泻 中医辩证理论 大便水样 针灸 康复率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给予2014年6月—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儿科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30例。给予观察组患儿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儿辩证中医护理,观察与分析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治疗费用、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并发症状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在治疗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给予患儿中医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儿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制定产褥早期中医护理方案并实施,探索该方案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将320例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实验组按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在子宫复旧、乳汁分泌、睡眠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褥期中医护理方案简便可行、实用性强,更利于产妇产后身心恢复。

  • 标签: 产妇 产褥早期 中医护理方案 可行性 实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对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总结出相关可行性治疗方案。方法筛选2013年6月-2016年6月间接受面瘫治疗的130例患者,周围性面瘫患者案例数量为88例,中枢性面瘫患者案例数量为42例,本次实验调查以随机分组法为主,对患者群体加以分类,两个组别中患者案例数量各为65例,之后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医针灸方案进行深度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前者使用传统中医取穴方案进行平补平泻,后者使用局部取穴、辩证取穴、辨病取穴综合针灸方案,按照基础性病情状况进行补泻方案安排,具体治疗周期为15d。结果观察组针灸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针灸有效率,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局部取穴和辩证取穴以及辨病取穴综合式针灸方案在面瘫治疗上的效果极佳,值得后续不断推广和沿用。

  • 标签: 中医针灸 面瘫治疗 临床疗效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