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临床诊疗。方法对2010年11月—2015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67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单纯性不完全性术后粘连性患者及5例肠套叠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3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为保守无效转手术,28例经术前检查,急诊手术;术后4例死亡,余术后患者,经治疗顺利愈复出院。结论急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一种常见疾病,由于它变化快,需要早期作出诊断、治疗。诊疗的延误可使病情发展加重,出现肠坏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甚至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等及其严重的情况。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诊断 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小儿腹泻的治疗体会。方法分析了本院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3例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7例,好转6例。结论小儿腹泻极易误诊,应对腹泻患儿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腹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至2012年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胃部手术后出血患者62例作为分析对象,将其按照患者具体病情分成两组,即手术组(21例)和非手术组(41例)。手术组患者均为再次进行手术;非手术组为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只能采取药物等非手术治疗。观察两组在接受治疗后最终治愈率。结果手术组21例患者在接受再次手术后,有17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成功被救治,手术治疗的治愈率达到80.95%;非手术组41例患者在接受非手术治疗后,有35例患者被成功治愈,非手术治疗的治愈率为85.36%。结论在进行手术之前,做好对出血病灶的具体位置的确认工作,以避免混淆真正出血的病灶。选取最为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进行手术治疗,以便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胃部手术 术后出血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例重症肺炎(SP)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措施,总结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以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例重症肺炎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合并基础病情况、发生并发症情况、病原学结果、实验室检验结果、治疗措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合并基础病有7种,其中总数目大于3种的有12例。7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9例感染性休克。血常规检验结果阳性率为95%。病原学结果9种病原菌,共25株。胸部CT阳性结果100%,双肺肺叶受累占45%。误诊误治3例。20例患者中治愈1例、好转9例、死亡10例。死亡率为50%。结论重视SP肺外系统症状及血气分析、胸部CT、血常规结果有利于提高SP的早期诊断。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是前提;呼吸机支持呼吸治疗是核心;依据不同感染来源选择不同的抗感染治疗策略是关键。综合治疗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重症肺炎 临床特点 综合治疗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诊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措施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确诊的54例消化性溃疡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结果内镜诊断小儿消化性溃疡54例,经过内科治疗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并不少见,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胃镜检出率高,应及时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检出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抽取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医学上关于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在35~56岁,平均年龄为(45±2.7)岁。结果经过治疗,在140例病人中,治疗后心绞痛有显著改善的患者有22例(占72.56%),有明显改善者7例(占22.85%),基本无效者1例(占4.59%),总有效率29例(占95.41%)。结论心绞痛患者经积极有效的临床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明显疗效,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心绞痛 临床治疗 硝酸甘油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药物与手术对鼻窦炎的诊疗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鼻窦炎患者分成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药物为克拉霉素;乙组采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及3个月后的VAS评分和Lund-Mac-kay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和Lund-Mac-kay评分差别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和Lund-Mac-kay评分都有下降,但组间差别不明显。结论采用小剂量克拉霉素对鼻窦炎进行治疗能达到与鼻内镜手术相同的效果。

  • 标签: 克拉霉素 鼻内镜手术 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PA)的临床特征,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的方法,分析盐城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7月份-9月份住院的28例SPA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胆道疾病者15例(54%),酗酒者6例(21%),高脂血症者5例(18%),其它少见原因2例(7%)。以腹痛为临床表现的占本组患者92.8%,血清淀粉酶和血清脂肪酶水平高于正常上限的总检出率为93%,CT诊断总阳性率为98.9%。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占98.7%,使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者占100%,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占89%,使用肠内营养的占34%。3例具有胆道梗阻表现的早期进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和鼻胆管引流。治愈28例,并发假性囊肿3例,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血检、CT检查有助于SAP的早期诊断,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是治疗SAP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卵巢肿瘤合并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以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39例卵巢肿瘤合并妊娠患者的病例,对其发病特点、临床诊断与治疗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良性卵巢肿瘤的发生率为0.80%,妊娠合并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生率为0.04%。在妊娠合并良性卵巢肿瘤的病例中,妊娠合并成熟畸胎瘤的百分比为65%,浆液性囊腺瘤为17.5%,黏液性囊腺瘤为12.5%。对于妊娠合并良性卵巢肿瘤者,可行择期肿瘤切除术以改善预后。对于妊娠合并恶性卵巢肿瘤者,无论妊娠周数长短都应尽早手术,宜先行患侧卵巢肿瘤剥除术,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术中行冰冻切片,以便确定手术的范围。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大部分是良性,其中妊娠合并成熟畸胎瘤最多。应根据卵巢肿瘤的性质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决定手术时间以及术式。

  • 标签: 妊娠 卵巢肿瘤 成熟畸胎瘤 良性 恶性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急诊内科急性腹痛临床诊疗的探讨,促进诊疗效果的提升。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124例急性腹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平卧休息,同时为其开展严格体格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措施。结果124例患者中有26例为急性肠梗阻、24例为急性阑尾炎、10例为急性胆囊炎、14例为急性胰腺炎、10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为细菌性痢疾、10例为消化性溃疡、12例为泌尿系统结石、8例为急性盆腔炎、6例为宫外孕。通过开展针对性治疗124例患者中治愈康复患者122例,死亡患者2例,具有98.4%治愈率。结论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具有病情复杂的特点,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诊断难度。临床医生应当对自身诊疗水平进行强化,利用先关辅助检查对患者病情进行确定,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 标签: 急性腹痛 治疗体会 内科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眼外伤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对其诊治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到我院眼科中接受治疗的儿童眼外伤患者中随机性抽取41例,使其成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的表现为其提供消炎、穿刺、止血以及穿刺术等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眼球的完整性以及功能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视力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且后续恢复良好,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其中26例患者的视力为4.3至4.8,15例患者的视力则超过4.8。通过分析得知,24例患者由异物伤害而受伤,其所占比例为58.54%,5例患者由爆炸伤而受伤,其所占比例为12.20%,4例患者为肢体击伤而受伤,其所占比例为9.76%,4例患者由车祸受伤,所占比例为9.76%,3例患者为动物伤,其所占比例为7.32%,3例患者由其他原因而受伤,所占比例为7.32%。结论儿童眼外伤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患者一但发生眼外伤后需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对其相关的功能进行保证,最大限度的最其眼球进行抢救,防止出现各种并发症以及后遗症,避免对后续的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

  • 标签: 儿童眼外伤 治疗效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临床上对于开放性的手外伤患者诊疗的效果。方法本文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间诊治的172例开放性的手外伤者临床上的资料实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随访后发现,此次172例患者的优良率高达84.30%。结论在临床上医治手外伤需要抓住抢救的时机,并且积极的实行医治,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 标签: 功能恢复 开放性手外伤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对21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并发症轻,明显提高视力结论眼部带状疱疹有自愈倾向,密切观察,尽早明确诊断,采用各种有效的治疗措施,消除患者的顾虑,积极配合冶疗,可防止和减少眼部并发症,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 标签: 带状疱疹眼部诊疗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08~2012.01年67例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的平均就诊时间20.3月,临床表现为反复的腹部隐痛、不适17例,下消化道出血26例,肠梗阻10例、消化道穿孔2例、肠套叠2例、可扪及的腹部包块8例、术中常规探查意外发现2例;影像学检查及内镜检查分别行超声检查、CT检查、双气囊小肠镜及胶囊内镜检查,它们的检查覆盖率分别是35.82%(24/67)、52.24%(35/67)、22.39%(15/67)、29.85%(20/67);阳性检出率分别是41.76%(10/24)、77.14%(27/35)、33.33%(5/15)、60%(12/20);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是30%(3/10)、81.48%(22/27)、60%(3/5)、50%(6/12);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是20%(2/10)、66.67%(18/27)、100%(5/5)、41.67%(5/12);24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38例行限期手术;根治手术49例,姑息性手术13例,其余5例腹因肿瘤体积过大边界不清或腹腔多发种植转移无法手术经超声定位活检定性后服用格列卫治疗;67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CD117阳性62例(92.54%);高危险度(35/47)接受格列卫治疗;中危险度(0/10)及低危险度(0/10)均未接受格列卫治疗。2006.08随访至2012.01接受格列卫治疗的30例术后高危患者无一例复发均达到完全缓解;未接受格列卫治疗的12例术后高危患者中10位复发,复发率83.3%,其中8位复发的高危患者经格列卫治疗后均部分缓解;其余未经格列为治疗的2例患者死于复发;未经手术的5例高危患者经格列为治疗后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例;未接受格列卫治疗的中、低危患者无一例复发。结论小肠间质瘤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措施,CT是发现小肠间质瘤的重要且有效的检查方法,手术及格列卫分子靶向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

  • 标签: 小肠间质瘤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例诊断为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临床诊断,CT、MRI以及MRV检查,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经颅脑MRI及MRV确诊的静脉窦血栓患者,给予介入下静脉窦溶栓术以及抗凝等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静脉窦血栓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利提高治疗效果,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的55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子宫动脉结扎、缝扎止血、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切除等止血措施,分析术中出血原因、相关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结果55例产妇术中出血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及手术切口撕裂。所有产妇根据具体病情采取不同止血措施,其中药物联合止血25例,宫腔纱条填塞止血15例,缝针止血8例,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止血5例,子宫切除止血2例,经对症止血治疗后,所有产妇止血效果良好,出血症状明显控制、生命体征平稳。结论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多,应根据具体出血情况和出血原因采取科学的止血治疗,有效止血,尽量避免产妇子宫切除,切实保障产妇生命健康。

  • 标签: 剖宫产 术中出血 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增加对内科胸痛病因的认识,并总结诊断即西医治疗经验。方法总结113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以及治疗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结果113例胸痛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气胸、结核性胸膜炎、大叶性肺炎、带状疱疹、胃食管反流病、大多数不稳定性心绞痛等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治愈;癌症患者死亡;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展成心肌梗死而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在内科门诊中,导致胸痛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内科门诊应该高度重视患者的筛查诊断,使不同的患者尽早得到适当的治疗。

  • 标签: 胸痛 病因 临床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茧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自2003年至2012年,我院共收治并诊断该病例3例的一般情况、治疗及预后等。结果3例均获得治愈,有1例术后时有不全性肠梗阻的表现。结论腹茧症病因目前仍不甚清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手术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茧症 肠梗阻 病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临床诊治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呼吸科收治的20例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采取所有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用肺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并结合部分中药治疗,总体治愈14例,治愈率为70.0%,死亡6例,死亡率30.0%,死亡原因可能与急性的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有关。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危急重症,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应及时有效的控制肺部炎症和肺水肿,并尽快给予机械辅助通气,控制原发病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机械通气 危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