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区段切除术,实验组采用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时间、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外形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血肿、术后积液、术后感染及病灶残留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取得较好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 乳腺良性肿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讨论超声诊断在乳腺肿块型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例被确诊为乳腺肿块病变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超声结果及病理结果。结果本组超声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导管内癌含微钙化的比例为(88.89%,8/9),显著高于浸润性导管癌(40.00%,4/10)(χ2==4.8656,P<0.05)。腋下异常淋巴结率恶性组显著高于非恶性组(χ2=4.3290,P<0.05)。结论超声诊断在非肿块乳腺病变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低的特异性。病变微钙化利于导管内癌的诊断,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可以参照腋下是否有异常淋巴结。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乳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超声对38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并全部经穿刺或手术后病理确诊。结果良性肿块占22例,以纤维腺瘤、乳头状瘤、乳腺腺病为多见,恶性肿块16例,以侵润性导管癌多见。38例肿块中28例肿块显示有血流信号,10例肿块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讨论分析,对乳腺肿块型病变的患者使用超声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从2012年11月到2016年11月在我院确诊是乳腺的非肿块型病变的女性患者,一共有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该100例患者采取穿刺活检病理或者是手术病理确诊,然后再用超声诊断,对比病理的检查结果和超声检查的结果。结果100例非肿块型患者中,40例恶性病变,占比40%,60例非恶性病变,占比60%。经超声诊断得出100例非肿块型患者中,60例恶性病变,占比60%,40例非恶性病变,占比40%,超声诊断和患者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同的共有80例,准确度达到了80%。结论在使用超声对乳腺肿块型病变的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敏感度很高,但是在临床诊断中,也要结合其他的一些辅助手段,进行鉴别,在有的患者检查不清晰的情况下,可以结合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共同应用对患者的病情确诊。那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应用于乳腺肿块型病变临床诊断中,建议推广。

  • 标签: 乳腺非肿块型 超声诊断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在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乳腺肿块,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在乳腺肿块的声像图诊断中,以形态、边界特征最为重要,它是肿块良、恶性鉴别的关键,大多数恶性肿块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病灶内微小钙化点、恶性肿块的血流显示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结论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彩超诊断乳腺肿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62例乳腺肿块型病变患者,采用超声诊断,诊断结束后,对比分析观察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有40例患者属于恶性病变,有22例患者属于非恶性病变;超声诊断结果显示,有45例患者表现为片状低回声区,有15例患者表现为含散在微钙化的片状低回声区。有2例患者表现为簇状分布的微钙化病不伴有衰减,超声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为较低,准确度为较高,导管内癌微钙化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恶性组腋下淋巴结5.8%明显低于非恶性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型病变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但其特异性较低,并对导管内的微钙化存在和腋下异常淋巴结对良恶性病变的辨别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 标签: 乳腺 非肿块型病变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彩超检查乳腺不同生理阶段的乳腺肿块结构及病变的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9例乳腺肿块患者超声声像图检查资料。结果彩超对乳腺肿块,特别是早期乳癌普查有肯定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应用彩超区别良性、恶性肿瘤有一定的价值,能迅速和全面反映血管的分布、血流情况,提高乳腺癌诊断率。结论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及妇女普查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乳腺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良恶性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对乳腺肿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病理诊断的86例乳腺肿块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超诊断,对比分析彩超临床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结果病理诊断86例患者中75例良性肿块患者,11例恶性肿块患者;彩超诊断75例良性肿块患者中有71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为94.66%;11例恶性肿块患者中有9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为81.81%,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3.02%;恶性肿块分级大多为Ⅱ~Ⅲ级,良性肿块分级大多为0-I级。结论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诊断符合率高,并且对患者伤害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彩超 乳腺肿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超在乳腺肿块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86例,对所有患者开展彩超检查,并将患者的彩超诊断结果与患者肿瘤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超诊断在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中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结果相比较,其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71%、87.50%。结论在为乳腺肿块患者开展诊断的过程中,为患者开展彩超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彩超 乳腺肿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肿块女性患者74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弹性成像阳性检测率、检查结果准确率及检查灵敏度分别为25.7%、93.90%及93.90%,常规超声检查阳性检测率、检查结果准确率及检查灵敏度分别为18.3%、79.27%及80.49%,超声弹性成像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与常规超声检查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性优于常规超声,有利于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UE对60例患者共72个乳腺肿块进行检查,均获手术病理证实。UE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UE在乳腺肿块诊断中敏感性为敏感性为82.4%(14/17),特异性为92.7%(51/55),准确性为90.3%(65/72)。结论UE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给予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乳腺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后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形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愈合时间较少,患者对形体满意度得到提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而值得我们日后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乳腺区段切除术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行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内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86例,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行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乳腺区段切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36.5±9.8)min;对照组为(28.3±10.2)min。研究组术中出血量(85.8±10.6)ml;对照组为(76.5±11.7)ml。研究组VAS分值为(7.62±1.03)分;对照组为(8.47±1.25)分。研究组出现并发症共1例;对照组共7例。结论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用于对乳腺良性肿块的治疗中更对患者有利,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 常规乳腺区段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腺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侧乳房肿块组织均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显示21例患者为乳腺囊性增生,14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3例为乳腺纤维瘤,6例为乳腺脂肪瘤,5例为乳腺脓肿。切口愈合良好,乳房美体观察优良率94.9%(56/59)。随访1年内无复发现象。59例患者中出现血肿1例,乳房积液3例,感染1例,发生率8.5%,血肿和乳房积液患者予以引流及理疗后痊愈,感染患者予以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拆线。结论乳腺良性肿块采用腺区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能够完全切除肿块,术后1年几乎无复发现象,远期疗效显著,术后乳房美体效果良好。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腺区段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芯针穿刺活检技术在诊断乳腺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52例高度怀疑乳腺癌病例的乳房肿块行空芯针穿刺活检术,取得病理组织学诊断依据。结果52例患者中,乳腺癌45例(86.5%),良性病变7例(13.5%);诊断准确率为96.2%(50/52),假阴性率3.8%(2/52),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100%(43/43),无假阳性0%(0/43)。结论空芯针穿刺活检是一种操作简单、损伤小、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可明确一些常规检查无法确诊的乳腺病变,适合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 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肿块女性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肿块,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进行对比,评估其诊断效果。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情况良性组中40例被诊断为良性肿瘤,7例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恶性组中超声诊断为恶性30例,3例被误诊为良性。本组病例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90.91%(30/33)、特异度为85.11%(40/47)、准确率为87.5%(70/8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图像清晰,无损伤,无痛苦,无副作用,且诊断结果客观可靠,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高频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乳房疼痛以及乳房肿块患者,观察选择高频彩色多普勒乳腺超声完成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乳房疼痛以及乳房肿块患者82例,临床选择高频彩色多普勒乳腺超声对患者实施诊断,对临床诊断结果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症的患者42例(51.22%),患有单纯囊肿的患者10例(12.20%),患有乳腺纤维腺瘤的患者7例(8.54%),患有乳腺脂肪瘤的患者3例(3.66%),患有乳腺癌的患者1例(1.22%),患有错构瘤的患者1例(1.22%),乳腺结构表现正常的患者18例。良性患者彩色血流检出率以及恶性病变彩色血流检出率分别为52.38%(33/63)以及100%(1/1)。结论针对乳房疼痛以及乳房肿块患者,临床选择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法实施诊断,并且对患者肿块内部血流分布情况进行观察,最终针对乳腺癌疾病表现出显著的诊断价值。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乳腺超声 乳房疼痛 乳房肿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乳腺实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乳腺实性肿块首先用二维超声明确肿块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纵横比,然后用彩色多普勒(CDFI)检查肿块血流信号,同侧腋窝淋巴结的检查。结果102例乳腺肿块超声检查良性可能性大、性质待定、恶性可能性大的肿块分别为50例、32例、20例,良性可能性大、恶性可能性大肿块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85%,性质待定肿块中病理诊断良性28例、恶性4例,恶性占性质待定的14%。结论乳腺实性肿块超声检查简单方便,无创、可动态检查,根据超声表现特征能初步判断肿块性质。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腺实性肿块 诊断中的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6例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了解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进行频谱测量分析,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欠规整,边界不清,边缘似伪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多见微小钙化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较丰富,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及检出率较高。而大多数良性肿块形态规整,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内部回声均匀,颗粒状或弧形钙化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及检出率较低。两组间PSV、RI及检出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肿块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