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观察98例乳腺肿块的超声改变,与其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可以确定乳腺肿块发生的部位、肿块的大小、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点及肿块的血流分布特征、丰富程度、血流动力学参数值。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与肿块的二维超声征象相结合可提高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准确率。

  • 标签: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能量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块 鉴别诊断
  • 简介:探讨多发性乳腺良性肿块采用美容手术治疗的效果。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69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5例采取乳晕旁切口的美容手术治疗(美容组),84例采取传统麦默通旋切手术治疗(传统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度。美容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组切口长度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例(4.71%),低于传统组8例(9.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美容组乳房视诊评分、乳房触诊评分、乳头水平高度差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乳腺良性肿块采用美容手术治疗具有与传统麦默通旋切手术相当的临床效果,但术后乳房外观美容效果更好。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乳晕旁切口 麦默通旋切手术
  • 简介:摘要分析彩超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22例经彩超成像的乳腺肿块结果,分析总结并且和病理所呈现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良性肿块97例(79.5%),恶性肿块25例(20.5%),彩超与病理学检验符合率96.7%(118/122),误诊4例。良性与恶性肿块在阻力指数、血流检出率、二维声像图特征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诊断乳腺肿块的检出率高,能对乳腺肿块性质做出准确的判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块 诊断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乳腺肿块采用超声影像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本院就诊的84例乳腺肿块患者,全部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具体检查结果。结果:以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乳腺肿块符合率为96.9%,恶性乳腺肿块符合率为89.5%。良恶性乳腺肿块超声影像学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乳腺肿块患者采用超声影像学诊断效果显著,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乳腺肿块 超声影像学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对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经病理诊断确诊的乳腺肿块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使用超声进行检查,分析乳腺肿块的超声特点,对比超声和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超声诊断慢性乳腺炎、良性肿瘤、乳腺癌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5.00%、100.00%、100.00%,总符合率为98.00%。结论 临床对乳腺肿块患者使用超声检查进行定性,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 乳腺肿块 定性诊断 符合率 超声图像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于我院9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视为研究主体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9月-2018年1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参照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乳房美容效果。结果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相比差异显著,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乳房美容优良率指标来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56%及73.33%二者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实行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效果良好,能缩短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确保乳房美容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乳腺区段切除术 乳腺良性肿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与广泛肿块切除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60例,分为广泛肿块切除术组(A组)31例,局部肿块切除术组(B组)29例,比较分析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无疾病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时间等。结果术后12个月,B组患者的外展、外旋摸高高度显著优于A组患者(P<0.05),其他无差异。术后5年复发率,5年生存率,5年总生存中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无病生存中位期57个月显著长于B组的47个月(P<0.05)。结论广泛肿块切除术较局部肿块切除术对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预后更加有利,在患者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应采用。

  • 标签: 乳腺分叶状肿瘤 局部肿块切除术 广泛肿块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乳腺肿块患者共196个病灶的术前ABVS和传统手持探头超声(HHUS)图像特征,用BI-RADS分类法对肿块进行分类和评估,将BI—RADS4A和4B之间作为判断良恶性截点,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HHUS与ABVS诊断乳腺肿瘤的正确率,并对乳腺肿块ABVS“汇聚征”和“高回声边界”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ABVS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2%和88.89%,均高于HHUS。且ABVS诊断乳腺肿块的符合率高达84.62%,显著高于HHUS。ABVS冠状面“汇聚征”诊断乳腺肿块恶性的阳性预测值为94.74%;“高回声边界”诊断乳腺肿块良性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75%。结论ABVS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冠状面乳腺肿块“汇聚征”和“高回声边界”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乳腺良性肿块患者82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例)和观察组(n=41例)。对照组采用乳晕旁切口手术,观察组采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经过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 乳腺良性肿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良性肿块应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乐亭县中医医院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乳腺区段切除术,观察组给予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时间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术后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显示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临床效果满意,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乳房外观的改变不明显,治疗效果符合患者的美学要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 乳腺良性肿块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在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8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乳腺区段切除术,研究组行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9%(P<0.05)。研究组患者对乳房外形的满意度评分为(8.56±1.37)分,对照组为(6.25±2.04)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并且对乳房外形影响小,。

  • 标签: 乳腺 区段切除术 良性肿块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为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2组,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腺体瓣成型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45/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0%(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23±5.16)min,(14.31±3.25)ml,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79±5.28)min,(17.43±3.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通过腺体瓣成型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手术指标,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腺体瓣成型区段切除术 乳腺良性肿块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超声影像特征与乳腺恶性肿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149例乳腺肿块患者乳腺超声检查结果,以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116例,肿块数量147个)、恶性组(33例,肿块数量41个),分析乳腺超声影像特征与乳腺恶性肿块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无包膜、有蟹足或毛刺征、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存在砂粒状微钙化、血流信号分级2~3级、RI≥0.7的肿块中恶性占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块形态、边界、是否存在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衰减、砂粒状微钙化、血流信号丰富提示肿块恶性程度高。

  • 标签: 乳腺恶性肿块 乳腺超声影像特征 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