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生物医学研究发现,免疫细胞也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功能,如自身的NK/CIK/DC-CIK细胞在正常免疫调控网络的支配下,能杀灭、清除细菌、病毒、某些原虫、肿瘤细胞、炎性细胞、变异细胞、衰老、退化等各种异常细胞,并对受损伤的组织细胞进行修复。如免疫细胞在负调控作用支配下,所起的作用是相反的,不但不能维持机体健康,还要参与超敏反应和免疫病的发生。

  • 标签: 免疫调控网络 免疫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钟秀街道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现况,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调整今后计划免疫工作重点。方法查看2011年秋季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所有新生的预防接种证,核实基本资料和疫苗接种信息,找出应补种儿童和应补种疫苗针次,了解儿童建卡建证及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状况。结果共调查钟秀街道2所小学入学新生328人,查验328人,查验合格181人,合格率55.18%。结论加强计卫专干的领导;定期开展流动儿童走访核查;落实应种儿童未种原因调查,及时通知相应儿童补种疫苗等工作能提高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状况。

  • 标签: 免疫规划 全程免疫 预防接种证 合格率 建证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重症肺炎治疗中,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对56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免疫治疗剂胸腺肽α1治疗。采用全自动蛋白分析仪对两组患者IgG和IgM进行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清免疫蛋白IgG、IgM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T细胞亚群CD4+/CD8+也显著升高。结论在对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免疫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治疗 重症肺炎 免疫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常见的免疫纠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产生的免疫纠纷情况进行统计,对其纠纷原因进行划分,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探究。结果研究中时间范围内产生的基层免疫工作纠纷现象共59例,其中31例是由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4例是由于接种事故;13例是由于患者发生了偶合症;9例是由于患者出现心因性反应;2例为矛盾激化。结论引起免疫纠纷的原因中,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针对各类纠纷原因进行消除,以提高基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 标签: 基层免疫规划 免疫纠纷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肿瘤细胞免疫疗法大多分为两大类,为特异性细胞免疫疗法以及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疗法。对于特异性免疫疗法中的肿瘤特性镶嵌抗体T细胞疗法现在被国内外的生物制药公司所应用,伴随对人类免疫系统以及肿瘤的产生原因的深入探讨,细胞免疫疗法已经成为当今针对肿瘤治疗手段中的一种,这种方法已经被当作当今的国际肿瘤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被认定为肿瘤治愈的希望。

  • 标签: 细胞免疫 肿瘤疫苗 淋巴细胞疗法
  • 简介:摘要放射免疫法RIA在生物检验上最常使用I-125做为标定物质,标定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比较放射免疫法与酶免疫法EIA的灵敏度与专一性及各中优缺点。酶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是临床常使用的免疫化学法。但前者不需使用到放射性物质,所以广泛被使用,酶免疫法中的异相酶免疫法ELISA的测定有很多种,有测定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有测定抗体的间接法。酶免疫分析法EIA优点试剂稳定,且沒有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危险,缺点是酶免疫使用的介质有毒或会致癌,故放射免疫分析法RIA优点是检体中不具放射性,沒有內在背景干扰,具极高灵敏度(1pg/ml),缺点是试剂不稳定,另有辐射污染,废弃物的善后。

  • 标签: 放射免疫法 酶免疫法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高媛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22-09-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1年第22期
  • 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0
  • 简介: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儿的外周血象、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初诊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301例作为实验组(AA),根据患儿病情分为133例重型再障组(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和168例非重型再障组(Non 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同时选取1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常规参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固有免疫功能指标:粒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NK细胞计数和补体C3、C4水平;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计数、CD3+CD4+计数、CD3+CD8+计数和B淋巴细胞计数,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A患儿外周血中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量和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SAA组降低更显著(P<0.0001)。固有免疫指标中,SAA组及NSAA组患儿的粒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且均以SAA组为著(P<0.0001);SAA组嗜碱性粒细胞(P<0.0001)、NK细胞计数(P=0.03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AA组的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NSAA组补体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补体C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1261)。特异性免疫指标中,SAA组的总T淋巴细胞计数(P=0.0002)、CD3+CD4+计数(P<0.0001)和B淋巴细胞计数(P<0.0001)均低于对照组;SAA组(P=0.3942)和NSAA组(P=0.1492)的CD3+CD8+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除补体C3、C4水平升高外,其他反映AA患儿固有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指标均出现下降,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固有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长期监测对AA的临床治疗或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固有免疫功能;特异性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强化手段对于提升临床免疫检验工作准确性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检验科接收的住院患者血清检验样本3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检验样本的送检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192例血清检验样本,全部检验样本在采集和实验室检验操作过程中,均严格遵照相关操作规程,参照组检验样本应用常规性质量控制措施,研究组检验样本应用强化检验质量管理控制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检验样本的检验准确性。结果研究组检验样本在血清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CA125等生理指标方面的变异指数,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检验样本,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验样本的检验准确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检验样本,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检验科收检的血清检验样本应用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手段,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检验生理指标的变异指数,提升血清样本临床检验工作的准确性,优化患者在患病期间的诊断技术水平和诊断结果获取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 标签: 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 临床免疫检验 准确性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酶联免疫法(ELISA)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对AFP的检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二者的方法学性能。方法利用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时对临床送检的90例AFP血清标本进行检测,通过对比试验、线性试验及精密度试验,分析两组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对比试验表明,两种试验方法对AFP检测无明显差异(P>0.05),线性试验表明在5~400ng/ml和2~900ng/ml的范围内,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表明病理高值化学发光优于酶联免疫法。结论在对AFP的检测中,化学发光免疫法具有高精密度和高准确性,较ELISA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化学发光免疫法 APF检测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濮阳县2010年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和人群免疫水平,为控制麻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方法随机抽取徐镇镇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前和免疫后一个月后的儿童50名进行免疫成功率监测,并在该镇分4个街道分年龄组随机抽取163名健康人群进行麻疹免疫水平监测;结果50名儿童麻疹疫苗的免疫成功率为100%,18岁以上人群的阳性率为98.63%,13-15岁人群的阳性率为92.59%,5-6岁人群的阳性率为81.25%,2-3岁人群的阳性率为89.66%,平均免疫成功率为92.68%;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免疫水平虽然有所差距,但是濮阳县的麻疹免疫屏障已经基本形成。

  • 标签: 麻疹疫苗 免疫成功率 免疫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不同剂量人免疫球蛋白用于治疗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患儿15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人免疫球蛋白0.5g(kg?d),0.8g(kg?d),1.0g(kg?d)用于治疗免疫性溶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指标。结果治疗时间及需换血人数比较显示治疗后三组患者蓝光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需换血人数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相关检查指标比较显示治疗后三组患者在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较小剂量人免疫球蛋白用于治疗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疗效确切。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抑制吞噬细胞破坏致敏的红细胞,迅速控制新生儿溶血发展,减轻溶血,显著降低溶血光疗的时间及换血几率。小剂量免疫球蛋白疗效与大剂量一致,小剂量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并提高疾病治疗效率,改善患儿生存质量。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 不同剂量 临床疗效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接种是目前针对某些传染病防控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随着疫苗品种的增多,接种风险也在加大。通过对疫苗接种的安全干预,有效减少接种操作中的损害,保证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和安全性,用预防接种的方法预防和控制疾病。

  • 标签: 计划免疫 安全接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病免疫学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性病患者316例,均行免疫学检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ELISA的诊断准确率(99.68%)>TPPA的诊断准确率(90.51%)>TRUST的诊断准确率(8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TRUST、TPPA等免疫学方法均可用于性病的临床检测,其中ELISA的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性病
  • 简介:摘要近年来,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如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崇阳镇发生一起由婚宴导致的较大食物中毒事件,造成396人就诊,123人住院治疗;新疆150人食物中毒11人死亡、8月16日本辽高速的苯罐车泄漏事件等等,都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威胁,在这所有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及时出据真实准确可靠的理化检测数据,理化检验质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本文通过对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任务解读和研究,浅析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理化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治探讨,进一步了解AIH的发病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室收治的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例资料,包括患者个人资料、临床症状特点、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肝穿刺活检报告、治疗过程、转归等完整资料。结果经分析研究得出该病例诊治过程符合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治标准。讨论自身免疫性肝炎是免疫异常导致的肝脏炎症性疾病,临床特点无明显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多种自身抗体存在,确诊需依靠肝穿刺活检,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目前该病确诊率仍较低,需不断提升对此病的认识。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临床特点 肝活检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