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其中轻中度患者50例,重型患者50例。另选同时期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评价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未好转组与好转组的总胆红素(TBIL)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患者的IgM、IgA、IgG分别为(2.77±0.72)g/L、(2.68±0.62)g/L、(17.83±3.47)g/L,高于轻中度患者分别为(2.15±0.34)g/L、(2.25±0.67)g/L、(14.25±2.75)g/L,P<0.05;好转组的PTA、TBIL、IgM、IgA和IgG的水平低于未好转组,PTA水平高于未好转组,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水平越高,提示患者病情越严重,或治疗效果较差。可以和TBIL、PTA相结合,综合判断患者病情。

  • 标签: 乙型肝炎 预后效果 重型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临床检验分析,探究其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在我院进行乙肝治疗的128例患者,按照病情将其分为A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及B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另选取正常健康体检人群作为C组,比较其免疫球蛋白水平。再将128例患者按照治疗效果分为好转组及未好转组,比较其免疫球蛋白水平及TBIL及ALT。结果A、B、C3组IgA、IgM、IgG等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A组最高,C组最低。结论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根据其检测结果判断患者病情。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检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血清检测在肝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5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类型分为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另选25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及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血清中IgA、IgM、IgG等免疫球蛋白检测,分析其水平与疾病类型的相关性,探讨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结果显示,四组对象IgA无明显差异,F=0.531,P>0.05。IgM与IgG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对于IgM,慢性肝炎组最高,肝硬化组其次,急性肝炎组再次,对照组最低;对于IgG,肝硬化组最高,慢性肝炎组其次,急性肝炎组再次,对照组最低。F分别为6.946、11.329,P<0.01。结论肝病患者血清中IgM、IgG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群,对于肝病患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肝病 IgA IgM IgG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降低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将240例狂犬病Ⅲ级暴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观察组在一般预防处置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注射前和注射过程中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预防处置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测量两组患者的焦虑值。结果240例病人中,观察组病人发生不良反应10例(8.3%),对照组发生29例(24.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狂犬病 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对来我中心门诊体检的73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和血HBV-DNA阳性的孕妇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该73例体检者作为观察组,另外对以往来我中心体检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和血HBV-DNA阳性且未接受任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干预的孕妇进行调查,将该73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从孕28周开始每隔4周进行肌内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孕妇分娩后在6h内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对两组新生儿的阻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乙肝五项全部阴性4例,表面抗原和E抗原阳性16例,表面抗体阳性53例,HBV宫内传染率为21.9%,HBV母婴传播阻断率为78.1%。观察组乙肝五项全部阴性2例,表面抗原和E抗原阳性5例,表面抗体阳性66例,HBV宫内传染率为6.8%,HBV母婴传播阻断率为93.2%。观察组HBV宫内传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BV母婴阻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乙肝宫内感染率也可有效降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乙肝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量进行检测,研究其变化与此类疾病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间在我院内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为乙肝肝硬化患者,第二组为糖尿病患者,第三组患者为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静脉血检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比较三组患者在病程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第一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均有所降低,而第二组患者免疫球蛋白降低、补体明显升高,而第三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明显升高,补体有所下降,三个小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观察,可以为医生进行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良好的临床利用价值。

  • 标签: 乙肝肝硬化 糖尿病 免疫球蛋白 补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肝肝硬化临床诊断中肝病自身抗体联合免疫球蛋白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住院患者1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肝硬化患者有106例,对其均给予肝病自身抗体联合免疫球蛋白检测,探究其诊断价值。结果肝病自身抗体与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4%、96.7%、92.4%,均明显高于肝病自身抗体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球蛋白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P<0.05)。结论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肝病自身抗体与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显著,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较高,值得推荐采纳。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肝病自身抗体 丙肝肝硬化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索早期、足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2014年2月~2015年11月7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乙组(41例)和甲组(38例)。甲组行常规治疗,乙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早期、足量甲基强的松龙+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患儿退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退时间、肺部症状消退时间、心肌酶谱复常时间的差异。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乙组总有效例数比甲组多,不良反应明显比甲组少,经X2检验显示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退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退时间、肺部症状消退时间、心肌酶谱复常时间跟甲组相比有明显优势,数据经t检验显示4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足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消退,且不增加副作用,安全性高。

  • 标签: 甲基强的松龙 丙种免疫球蛋白 重症手足口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危重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施予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展开治疗的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因患上危重型SFTS而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29例患者,将其分成对照、实验两组,对照组14例施予一般性的相关治疗,实验组15例施予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展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15例中,总有效14例,占比93.33%;对照组14例中,总有效8例,占比57.14%。两组治疗结果比对,实验组优越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一般性治疗的效果情况而言,对危重型SFTS患者施予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展开治疗,能取得更佳疗效。

  • 标签: 危重型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0例溶血性贫血患者。针对患者通过BioVue抗人球蛋白卡进行直接或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部分患者出现了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合及交叉配血不符合等现象,在输入一定量的红细胞后有所好转。结论抗人球蛋白试验对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重要意义,对合理输血具有关键作用。

  • 标签: 抗人球蛋白 自身免疫性溶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BNP、LVEF、LVEDD等参数分别为(600±115)、(48.33±11.55)、(43.25±9.24);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通过丙种球蛋白进行临床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对心功能可明显改善,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极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人。用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的患者,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后的情况,治疗之后基本的情况和并发症概率,肺通气功能。结果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组治疗后情况痊愈、好转、显效、患者退烧时间、住院时间、肺气功能的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等例数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支原体肺炎更有优点、治疗效更优、安全可靠。

  • 标签: 安全性 丙种球蛋白 支原体肺炎 疗效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按照住院尾号的奇偶数,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甲泼尼龙、强的松、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实行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退热、止咳、啰音消失和胸片阴影吸收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咳和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部肺部阴影吸收和住院的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麻疹并发重症肺炎通过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丙种球蛋白 麻疹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4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观察组,对照组128例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228例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28例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对照组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8.6%、82.1%、96.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神经功能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多发性硬化的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泼尼龙 丙种球蛋白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8例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措施分为两组(n=34例),观察组大剂量,对照组小剂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BIL、Hb指标水平同对照组患者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有效改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新生儿ABO溶血病 静脉注射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体内血β2微球蛋白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5年5~9月我院收治的4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试验组,以4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儿血β2微球蛋白、肌酐、尿素氮以及总胆红素的变化。结果两组新生儿的肌酐、尿素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胆红素、血β2微球蛋白差异均显著(P<0.05);重度高胆血红素新生儿的血β2微球蛋白显著高于中度、轻度高胆血红素新生儿的血β2微球蛋白(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血红素症患儿的血β2微球蛋白随着胆红素水平的增高而增高,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应避免给予高胆血红素症新生儿使用肾毒性药物,以免加重肾脏损害。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血&beta 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川崎病(K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中小血管炎症综合征。目前公认的疗法为单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口服,但仍有大于10%的患儿对初次IVIG治疗无应答。因此,尽早识别IVIG无反应KD,并给予积极治疗,对于改善其远期预后十分关键。本文综述了IVIG无反应KD的危险因素、和预测评分体系。

  • 标签: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评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在医院2012年6月到2015年7月期间诊治的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中抽取49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4),两组患儿在应用阿司匹林进行退热治疗基础上,分别进行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1g/kg、2g/kg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直径以及动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冠状动脉直径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冠状动脉直径是(2.5±0.3)mm,短于对照组的(3.0±0.4)mm(P<0.05);同时,观察组血栓形成率是0,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结论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效果良好,可改善患儿的冠状动脉直径,但剂量过大会增加患儿血栓形成的风险。

  • 标签: 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常见的免疫纠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产生的免疫纠纷情况进行统计,对其纠纷原因进行划分,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探究。结果研究中时间范围内产生的基层免疫工作纠纷现象共59例,其中31例是由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4例是由于接种事故;13例是由于患者发生了偶合症;9例是由于患者出现心因性反应;2例为矛盾激化。结论引起免疫纠纷的原因中,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针对各类纠纷原因进行消除,以提高基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 标签: 基层免疫规划 免疫纠纷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酶联免疫法(ELISA)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对AFP的检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二者的方法学性能。方法利用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时对临床送检的90例AFP血清标本进行检测,通过对比试验、线性试验及精密度试验,分析两组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对比试验表明,两种试验方法对AFP检测无明显差异(P>0.05),线性试验表明在5~400ng/ml和2~900ng/ml的范围内,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表明病理高值化学发光优于酶联免疫法。结论在对AFP的检测中,化学发光免疫法具有高精密度和高准确性,较ELISA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化学发光免疫法 APF检测 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