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及早发现宫外孕,进行有效治疗与护理,避免悲剧发生。方法16例宫外孕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腹痛。经过详细询问患者停经史,化验血、尿HCG、妇科检查、B超检查、腹腔或阴道后穹隆穿刺。结果16例宫外孕患者中,宫外孕破裂休克3例。经过紧张有序的抢救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宫外孕破裂抢救争分夺秒,护士要有较强的预见性。抢救迅速,抢救护士镇定自如,动作敏捷,有条不紊。各项操作要求稳、准、精确。密切配合医师,实施正确的抢救与护理,才能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宫外孕 休克 抢救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胃炎的最佳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胃炎病患177例,均采取西医对症处理,并加强抗感染治疗,依据病患治疗期间护理方式差异性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8例,采取常规内科护理模式服务,观察组89例,结合病患症状表现及心理特点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5.51%(85/8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0.68%(71/88),两组对比差异明显(χ2=10.4851,P=0.0012),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急性胃炎患者中采取全面综合性护理效果确切,增加患者后期恢复效果,改善心理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胃炎 整体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吸毒戒毒期间的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从我门诊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吸毒中选取92例进行研究,均采用美沙酮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①两组患者的SAS、DSD评分以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戒断症状和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指标的评分和护理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依从性比较,观察组的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吸毒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吸毒者 戒毒 心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先兆流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6例先兆流产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分别采用SAS量表和SDS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SAS量表与SDS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先兆流产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医院中层管理是医院的中坚力量,中层管理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针对影响医院中层管理执行力提升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建设医院中层管理执行力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 标签: 中层管理者 执行力 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检结肠镜检查结果,明确结肠镜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科接受健康体检的208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结肠镜检查,分析结肠息肉检出率,结肠息肉与年龄的关系。结果208例体检中发现存在结肠息肉患者16例,检出率为7.69%,其中男性12例,女性4例,男性患者检出率相对较高,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结肠息肉患者的数量也显著增加,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结肠镜检查能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结肠病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式,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结肠息肉发生率相对较高,需要提升对结肠镜检查的重视程度。

  • 标签: 体检者 结肠镜检查 结肠息肉 结肠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次无偿献血的心理状态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一般血站300例首次献血进行本次医学探究,并随机将献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献血进行心理状况评估,比较两组献血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献血的SAS得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献血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满意度为89.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数初次无偿献血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护理过程中进行针对性干预,能有效消除献血的不良心理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了献血的护理满意率,并愿意再次参加无偿献血。

  • 标签: 初次无偿献血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固定献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包虫合并HIV感染外科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2016年收住的5例HIV合并肝包虫患者,5例患者分别进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肝包虫外囊次全切除术、肝包虫外囊次部分切除术、肝左叶切除术,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及相应的支持治疗,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共有3例患者出现感染,其中1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出现残腔感染,1例出现肺部感染,没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准备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特殊处理HIV/AIDS患者的术中措施和术后措施,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护理、营养支持、抗感染、抗病毒等措施,可以防止出现并发症。如果医务人员出现HIV/AIDS职业暴露,则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规范的有效的处理措施,防止出现感染。

  • 标签: 肝包虫 合并 HIV感染 外科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互助献血在献血中的安全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站进行机采血小板互助献血的342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献血中的安全防范措施。结果通过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342例机采血小板互助献血中,有4例(1.17%)在献血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均属于轻度反应,表现为恶心、盗汗、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无重度反应。结论机采血小板的捐献人员在采集血小板的过程中,献血反应的预防和预后处理时特别重要,在采集前认真做好捐献人员的筛选工作,在采集血小板的过程中,密切关注献血的情况,一旦发生献血反应,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防范于未然。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互助献血者 安全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痴呆照顾的护理技能培训措施以及价值。方法对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员进行培训,并对培训前后护理员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意外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员经培训后的护理技能考核成绩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培训后,老年痴呆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培训前(P<0.05)。结论给予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员相关护理技能的培训,可以将其护理技能提高,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痴呆 护理技能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对护士采取人文关怀的措施与成效。方法以在我院随机选取的2个科室共2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科室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人数各为14名。对照组的护士进行日常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对比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比较后,观察组的工作环境、个人职业规划、团队合作、本职工作及总满意度得分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对护士采取人文关怀有利于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个人职业规划、团队合作、本职工作及总满意度。

  • 标签: 人文关怀 措施与成效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无偿献血(自愿、亲友互助)的献血反应。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市的无偿献血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自愿无偿献血和亲友互助无偿献血的献血反应进行评价。结果自愿无偿献血发生献血反应的机率显著低于亲友互助无偿献血的献血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亲友互助无偿献血多属于被动献血,对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甚至是没有了解,献血后容易发生献血反应,相比于自愿无偿献血来说较为不安全,因此,要加大对献血的健康宣传,增加自愿无偿献血,减少亲友互助献血

  • 标签: 自愿无偿献血 亲友互助 献血反应 健康宣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过程中进行优质有效护理的意义。方法建立优质高效的护理管理体系,培养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为机采献血进行优质有效的献血前,献血中,献血后的护理,并观察分析效果。结果通过一系列优质有效的护理措施,固定献血比例升高。结论在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过程中采取优质的护理,能显著提高固定献血的比例有显著的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献血者 无偿捐献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同透析间期高钾血症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通过对高钾血症的原因分析,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和宣讲,提高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透析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且血清钾降至正常值范围内,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控制对钾含量的摄入,防止高钾血症的发生。与此同时,注重治疗有利于提高血液透析的有效性。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钾血症 危险因素 慢性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证温州地区RhD阴性血型患者安全输血和满足临床对RhD阴性血的需求。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l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及《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随机抽取温州地区258044名献血用全自动血型仪进行RhD抗原初筛检测,对初筛RhD阴性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确认,同时用盐水试管法对RhC、c、E和e抗原的检测。结果RhD阴性共检出1272名,阴性率为0.49%,RhD阴性献血表现分布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结论RhD阴性血型库的建立对保障本地区稀有血型的储存和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无偿献血 RhD阴性血型 血型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科不同年龄段就诊对象的心理特征,总结处理对策。方法采用预调查方法,观察法调查2017年1月—5月,口腔科就诊的儿童患儿200例,由护士评价患儿治疗、护理过程中的依次情况,行为表现,将患儿分为将患儿行为分为四类,同时对青少年(9~17岁)100例、青年(18~40岁)100例、中年(41~59岁)100例、老年(≥60岁)岁10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患儿安静型12.0%、紧张型53.0%、娇养型25.0%、骄横型10.0%。青少年压力评分(26.1±5.6)分、青年(26.0±6.3)分,中年(32.5±10.6)分,老年(27.3±6.2)分,4~5级压力分别占占34%、35%、8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科就诊不同年龄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需要灵活的采取不同的处理对策。

  • 标签: 口腔科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主要照顾的心理状况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按抑郁及焦虑得分中位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实验组照顾重视心理干预,疗程结束后,调查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在经过4周的治疗之后实验组疗效NIHSS评分及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绪积极乐观的照顾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临床中应重视对照顾的心理进行干预,使照顾保持乐观的心态。

  • 标签: 脑梗死 主要照顾者 心理状况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脂、脂肪肝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分布,并分析高血脂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28例洪庙社区体检的中老年人群作为本次统计对象,按照年龄分为中年组及老年组,检测人群相关血脂指标,并采用超声检测体检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组脂肪肝检出率为53.9%,中年体检中脂肪肝检出率为51.5%,差异不显著(P>0.05);中年组血脂异常的检出率(47.9%)显著高于老年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血脂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脂肪肝的检出率相当,且脂肪肝的发生与高血脂有关,可以作为体检指标评估脂肪肝的发生。

  • 标签: 高血脂 脂肪肝 中老年体检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神病患者的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下,血常规存在的异常现象,为促进针对精神病患者的系统管理水平以及有效的处理和解决各类负面因素提供支持。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名精神病患者以及100名健康人群,在精神病患者开始服用药物之前以及服药之后两周检测血常规,统计和分析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的水平。结果在精神病患者的4项血常规项目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之前水平和健康组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当开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之后,4项血常规水平均出现降低,并且当用药时间越长,则四项血常规水平降低越显著。结论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会降低精神病患者的血常规水平,医护人员应该定期对精神病患者开展检查,在饮食方面多加护理,并促使其加强锻炼。

  • 标签: 血常规 抗精神病类药物 精神病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张家港市实施HIV/AIDS社区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思考分析,为其他低流行地区实施HIV/AIDS社区管理工作提供经验与借鉴。方法收集、整理HIV/AIDS社区管理模式的具体做法、管理工作情况和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对HIV/AIDS社区管理工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社区管理工作以来HIV/AIDS随访检测率、抗病毒治疗率、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接受结核病检查率均达到并远超全国艾滋病防治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指标的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心态由抵触、担心逐渐转为自然接受,亦未发生隐私泄露或其他不良事件。结论在艾滋病疫情低流行地区,采取行政推动并落实相应政策、经费等保障措施,实施HIV/AIDS社区管理工作是切实可行的。健全的基层防治工作网络、社区管理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保密工作是社区管理工作成功开展的重要因素。

  • 标签: HIV/AIDS 社区管理 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