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输液安全是指将药液通过静脉输入患者的过程中,无人为的意外情况发生,患者无不良反应。是临床护理常用操作技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它要求准确、安全、迅速,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静脉输液过程存在多个环节、多种因素影响静脉输液安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以防范,确保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增强药物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损失,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静脉输液过程必须严格管理,确保患者的输液安全。

  • 标签: 危重患者 输液安全
  • 简介:摘要急危重症的医学专业特点突发性、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通过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危重的病情变化,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 标签: 危重患者 病情观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测普外危重的静脉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以30例普外危重为调查对象,采取静脉插管输液的方式,在无菌的环境下配制葡萄糖、胰岛素、翻命、氯化钾、脂肪乳、水乐维他等混合液,24小时持续连滴,匀速滴入,以7—21天为一疗程。结果30例患者无一例外,全部顺利康复,无并发症发生,痊愈。结论普外危重通过静脉营养支持,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促使病人伤口愈合良好,体重增加。

  • 标签: 普外危重病人静脉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的管理。方法夯实基础、强化专科护理、安全管理、人文环境管理。结果病房环境安全,护患沟通良好。结论神经外科危重变化快,应强化专科管理,加强基础,预防并发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质量管理 安全管理 人文环境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危重床单位中采用床笠的使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危重患者95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一年度接收的另95例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床单位中均采用床笠,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床单位,比较两种床单元应用效果,并评估不同床单元模式下患者的临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士铺床技术评分为(3.2±1.4)分,床面整理技术评分为(2.8±1.2)分,铺床时间为(1.0±0.2)min,床面整洁维持时间为(7.3±0.6)d,患者住院舒适度为96.8%,满意度为94.7%,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床单位中应用床笠有助于维持床面平整、舒适,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并提高住院患者舒适及满意程度。

  • 标签: 危重患者 床单位 床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危重转运经验及途中突发情况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120对165例院前急危重从接诊至转运送达目的地全过程,归纳总结出转运经验及处理方法。结果165例院前急危重中,进一步需要送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者140例,自动放弃治疗转回家15例,因经济困难等原因而转回当地医院救治者10例。途中除3例因病情加重死亡,其余162例安全转运达目的地。结论对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制定合理流程,风险评估及转运指征,转运车辆、器械药品准备,转运前预处理,转运人员急救水平,途中观察与抢救,突发情况处理,搬运方法正确,严格交接。

  • 标签: 院前急危重病人 转运 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分析了神经外科危重高血糖的处置方法,着重强调了对此类病人护理方法的技术要求。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重病人 高血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0例危重床旁血液净化护理。方法选取危重患者一共6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均进行床旁血液净化,收取时间(2017年5月1日—2018年5月1日),对其实施床旁血液净化护理,探讨护理效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在60例危重患者中,死亡患者有1例、死亡率为1.67%,症状减轻患者有55例、症状减轻率为91.67%。结论通过对60例危重患者实施床旁血液净化护理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能提高其血液净化效果。

  • 标签: 危重病人 床旁血液 净化护理
  • 简介:摘要综述了ICU危重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包括减压、营养支持、避免潮湿的刺激、局部处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注重细节等。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实际出发,压疮的防护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 标签: ICU 压疮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急诊危重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全程护理,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以及治疗情况。结果采用全程护理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8.0%,而对照组成功率为78.0%,显著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的抢救时间及心肺复苏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急诊危重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程护理 急诊 危重病人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ICU患者压疮的预防方法和护理进展。方法对ICU的22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220例患者中一共有75例发生压疮,发生率34.09%,经过临床悉心护理痊愈者或得到控制者69例,占压疮总人数的92.0%,最终因压疮死亡6例,占8.0%。结论压疮在ICU病房发生率较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良好的预防评价和有效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该病的发生和改善预后。

  • 标签: 压疮 ICU 护理措施 预防
  • 简介:摘要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治疗是通过口腔或管饲经胃肠道补充营养物质治疗方法,也是危重营养支持中的重要治疗措施。危重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肠道血液灌注,保护胃肠黏膜屏障,减少致病菌定植和细菌移位1。肠内营养在实施过程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各种并发症,从而影响EN的实施效果。

  • 标签: 肠内营养 并发症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心内科危重抢救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内科患者52例,结合心内科危重的抢救活动,积极开展护理配合活动,并对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调查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的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的死亡率为15.38%。在52例患者中,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率为98.08%。结论在心内科危重抢救的过程当中,加以密切的临床护理配合,能够有效提升心内科危重抢救的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康复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内科 危重病人抢救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危重转运中的应用。方法以“降低危重转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解析问题,并制定对策。结果开展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5%,较实施前明显下降。同时提高了临床护士的管理能力,增加了责任心、凝聚力、创新力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是提高护理品质管理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品管圈 危重病人 安全转运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对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5月急诊内科行气管插管治疗患者94例,将其救治过程中气管插管的时机与方法选择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94例患者救治成功83例,占88.3%临床死亡11例,占11.7%。结论对于急诊内科危重患者在行抢救治疗时,把握气管插管时机并行正确气管插管操作,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内科 危重患者 气管插管 时机选择 插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