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0例危重床旁血液净化护理。方法选取危重患者一共6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均进行床旁血液净化,收取时间(2017年5月1日—2018年5月1日),对其实施床旁血液净化护理,探讨护理效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在60例危重患者中,死亡患者有1例、死亡率为1.67%,症状减轻患者有55例、症状减轻率为91.67%。结论通过对60例危重患者实施床旁血液净化护理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能提高其血液净化效果。

  • 标签: 危重病人 床旁血液 净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例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危重的治疗中,采用纳米血液净化技术是目前血液净化技术最新领先的新技术应用,疗效确切,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纳米血液净化技术 危重病例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院内转运不安全因素发生率的影响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危重院内转运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运用PDCA循环进行现况把握、解析、制定对策并组织落实、效果确认等。结果危重院内转运不安全因素发生率由实施前的71.15%降低至实施后的32.69%。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降低危重院内转运不安全因素发生率,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急救团队凝聚力,增强协作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危重病人 转运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小儿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联合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的差异以及危重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满意率以及危重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联合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法能够有效提高危重患者基础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 小儿危重症患者 基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强化营养对老年危重患者免疫调理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5日—2018年4月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危重患者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标准营养支持;B组40例,采用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治疗;C组40例,采用谷氨酰胺与生长激素强化营养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病情评分和血糖变化。结果C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与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A组与B组(P<0.05)。结论在老年危重患者中采用谷氨酰胺与生长激素强化营养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病情,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 标签: 谷氨酰胺 生长激素 强化营养 老年危重病 免疫调理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我院36例危重肾综合症出血热的护理过程,总结出院宣教、在病程分期的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分别予以阶段性的护理,及出院随访等相关经验。治疗前后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护理干预后达到临床缓解。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对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急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16年的5月—2018年的6月收治的275例急危重症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治疗过程不良事件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心理满意度评分均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产科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过程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治疗安全性。

  • 标签: 产科 急危重症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转运风险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接受安全转运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4.76%<11.50%)、并发症发生率(2.38%<11.50%)相对更低,转运时间(11.42±2.46)min<(15.23±3.18)min相对更短(P<0.05),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95.24%>80.95%)相对更高(P<0.05)。结论加强对危重患者转运期间的安全护理,减少安全风险,为临床急救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提供支持。

  • 标签: 危重患者 转运风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危重新生儿转运58例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所收治的58例危重新生儿转运患儿作为研究,对其护理工作进行报告体会生成。结果58例危重新生儿在经过转运护理之后,有51例患儿治愈出院,4例患儿好转出院,2例患儿自动出院,1例患儿死亡。结论对于危重新生儿是否能够转运成功,转运前、途中以及之后的护理工作十分的重要,相关人员一定要加强重视,做好各方面的护理。

  • 标签: 危重新生儿 转运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加以综合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病人 术前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抢救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急诊危重患者满意水平;抢救全程时间、抢救的配合度;护理前后患者不良心理评分情况;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急诊危重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抢救全程时间、抢救的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心理评分情况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不良心理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抢救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提高满意度和抢救配合度,减少死亡率,缩短抢救时间,患者满意水平高。

  • 标签: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 应用全程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危重患者PowerPICC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ICU危重患者78例并实施PowerPICC;随机分为集束化组和常规组,分别采取集束化管理模式和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并观察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并发症发生情况、医护人员工作量。结果满意患者多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接受PowerPICC的危重患者可以降低临床相关不良反应,改善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的临床恢复。

  • 标签: 集束化管理 危重患者 双腔Power PICC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危重症继发交感风暴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的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危重症继发交感风暴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40例研究对象中男21人,女19人,年龄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63.4岁。探究结果显示心肌梗死共25例,扩张性心肌病共4例,心力衰竭共8例,电解质紊乱共有3例。我院采取包括利多卡因、电除颤、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等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中有22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18例患者因救治无效死亡。结论交感风暴大多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群体中,对患者具有很强的摧毁性。β受体阻滞剂是临床上经常使用且是治疗效果最显著,安全性也更高的治疗心血管危重症继发交感风暴的有效药物。该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较为复杂,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该病的发生同样重要。

  • 标签: 心血管危重症 交感风暴 临床分析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164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人文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别为(43.8±9.2)分和(44.2±9.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5±9.5)分和(48.5±9.7)分(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9%显著高于对照组74.4%(P<0.05)。结论人文关怀应用于ICU危重症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人文关怀 ICU危重症患者 心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危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对病人采取心理护理的方式,并探讨其对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住院治疗的116名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分组,其中56名患者为对照组,而另外60名患者进行干预为实验组,干预组是在治疗基础上又进行心理护理,然后通过检查刚入院时和干预14小时之后患者的状态进行判断,所采用的检测手段为症状自评表报告。结果在患者入院之前所测得的症状自评量表指标各因子都是高于正常水平的,但是在心理护理干预14天以后,干预组的症状自评表各因子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变化。且各因子除了抑郁因子外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对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其是临床治疗中的一项有益的措施,是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

  • 标签: 急危重症患者 心理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关怀在ICU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未实施护理关怀的患者66例,其次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实施护理关怀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未实施护理关怀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护理关怀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危重患者经过护理关怀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关怀 ICU危重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危重症患者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急诊科于2017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64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急诊室后,动态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选用MEWS评分对危重症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赋值,观察患者的MEWS评分、MEWS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本组64例危重症患者的MEWS评分为(4.68±1.82)分。患者共6例死亡,死亡率9.38%。MEWS评分0~3分组别1例死亡;MEWS评分4~7分组别2例死亡;MEWS评分8~14分组别4例死亡。死亡组MEWS评分高于存活组MEWS评分(P<0.05)。患者MEWS评分与预后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MEWS评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可为患者的预后改善提供良好的参照依据。

  • 标签: MEWS评分 急诊危重症患者 临床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儿的耐药菌。方法抽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302例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备患儿血液标本、脑脊液标本、分泌物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等送检,严格遵循《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患儿的临床标本行细菌分离培养。观察患儿的耐药菌类型。结果本组302例住院患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130例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占比40.05%,79例检出MRSA,占比26.07%,50例检出产ESBLS大肠埃雷伯氏菌,占比16.56%。<6个月患儿细菌分布以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MRSA为主,6个月~1岁患儿细菌分布以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MRSA为主,2~4岁、5~9岁患儿细菌分布以MRSA为主。住院患儿对呋喃妥因、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6.25%、86.25%。多西环素、庆大霉素等抗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住院儿童感染细菌以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MRSA为主,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医院应注意抗生素滥用。

  • 标签: 住院患儿 耐药菌 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危重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研究组患者的提高程度更加显著,表示研究组患者的意识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都得到明显改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外科可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手术治疗危重颅脑外伤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意识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重颅脑外伤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