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配合围刺法治疗肱二肌长腱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弹拨、按、揉、环转等推拿手法配合围刺法治疗。结果临床症状减轻或消除,肩关节功能改善或恢复,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推拿配合围刺法治疗肱二肌长腱腱鞘炎对于改善肱二肌长肌腱的疼痛和肩关节功能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肱二头肌长头腱 腱鞘炎 推拿 围刺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胎吸引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经阴道分娩使用胎吸引术助产183例产妇的资料。结果能够快速缓解胎儿窘迫,缩短第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结论胎吸引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直接降低了剖宫产率,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胎头吸引术 胎儿窘迫 第二产程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术中娩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处理方法。方法对60例剖宫产娩困难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结果60例产妇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新生儿出生情况良好,无重度窒息。结论为了避免术中发生托困难,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应对产妇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对胎儿的大小、胎的高低、临产时间的长短及孕妇腹壁的肥胖程度做到充分的了解,选择合适的切口,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术中出现问题做出及时正确的处理,从而确保母婴健康。

  • 标签: 剖宫产术 娩头困难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产钳应用于剖宫产术中解决娩困难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病房在2012年4月~2012年12月间的剖宫产术中遇到娩困难者使用剖腹产产钳助娩36例的资料,临床观察胎娩出时间和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使用剖宫产产钳解决娩困难助娩成功36例,成功率达100.0%,胎娩出时间均小于130s,仅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但均无头面擦伤、颅骨骨折、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剖宫产术中使用剖宫产产钳处理娩困难是安全有效地措施,胎娩出时间比较传统徒手操作时间明显缩短,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产钳 娩头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位妊娠脐带绕颈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入院生产的位妊娠脐带绕颈的孕妇165例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无脐带绕颈且足月单胎的产妇165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差异。结果脐带绕颈的孕妇在产程中在剖宫产、胎儿窘迫发生的机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绕颈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当出现胎儿窘迫时,适当的分娩方式选择极为重要,及时手术会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的病残率,减少剖宫产近期及远期的并发症。

  • 标签: 头位妊娠 脐带绕颈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胰癌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以评估其手术可切除性。方法选择20例诊断为胰癌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人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手术方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可切除性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肿瘤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判断,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与术中判断结果基本接近。结论病人术前的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可用于判断肿瘤是否发生血管侵润和转移及可切除性的评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胎吸引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经阴道分娩使用胎吸引术助产183例产妇的资料。结果能够快速缓解胎儿窘迫,缩短第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结论胎吸引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直接降低了剖宫产率,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胎头吸引术 胎儿窘迫 第二产程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临产时胎高浮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63例初产妇临产时胎高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高浮的发生率占位分娩的16.58%,163例胎高浮的初产妇仅16例顺产,其难产发生率为90.18%。结论初产妇临产时胎高浮是难产的信号之一,与胎方位异常、骨盆异常、羊水过多、胎盘异常、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以及巨大胎儿等有关。胎盘异常、脐带异常、胎方位异常及骨盆异常是导致胎高浮的重要因素。在进行试产的过程中应进行密切观察,采取适宜的分娩方式。

  • 标签: 初产妇 胎头高浮 分娩
  • 简介:摘要了解磨镇2003-2012年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亡状况,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对磨镇2003-2012年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率的47.73%,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71.43%,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2.13%。新生儿死亡原因以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意外窒息为第一、二、三位,婴儿以先心病、先天异常、意外窒息为第一、二、三位,1-4岁儿童则以溺水、交通意外、白血病为第一、二、三位。5岁以下儿童接受保健服务情况总治疗率达86.89%,在途中死亡人数明显减少。结论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首先要降低婴儿死亡率,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服用叶酸,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加强产前疾病筛查,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加强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管理,加强对小儿的监管,提高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基层儿童保健服务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其股四肌发生萎缩的原因,同时采取全面的护理方法并给予正确引导。方法对曾经有胫骨平台骨折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两年的随访,病人患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屈伸无力,并且都在术后的2、4、6、8周及6、12、18个月后,测量病人的膝关节伸直位髌骨上缘15cm处的大腿周径。调查结果表明,在骨折后的一个月之内病情发展迅速,后期变慢,恢复也较缓慢。结论影响病人早期恢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胫骨平台骨后股四肌的萎缩。所以要在手术后给予病人全面的护理及呵护,按照其骨折的类型给予早期的指导和锻炼,从而使血液循环畅通,有利于患肢的恢复,对病人预后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股四头肌萎缩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常见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之一,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患病率为14%-79%,多在35%-45%左右,PSD对中风预后影响较大,可延缓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导致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满意度下降,增加社会功能缺陷和死亡率,给社会造成很重的负担。因此,PSD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

  • 标签: 中风后抑郁症 体针 头针 电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方氏针治疗帕金森病(PD)失眠症的疗效。方法123例PD失眠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美多巴治疗,观察组63例采用美多巴联合方氏针治疗;疗程4周。对比两组患者持续睡眠时间进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D失眠症采用美多巴联合方氏针治疗,对其持续睡眠时间具明显改善作用。

  • 标签: 方氏头针 帕金森病 失眠症
  • 简介:摘要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切除术最初用于慢性胰腺炎引起的胰头部肿块,自Beger于1972年首次提出该术式后,经过近40年的临床实践,衍生出许多改良术式,其适用范围逐渐延伸至胰头部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甚至低度恶性肿瘤的治疗。不同术式在适用范围、胰切除范围、血供保留、消化道重建技术上各有其特点,本文就其适应证、目前常见的术式的要点及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胰头切除 保留十二指肠 慢性胰腺炎 胰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处理中徒手旋转胎术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分娩期间发生持续性枕后位的120例孕妇使用徒手旋转胎术进行辅助分娩。结果使用徒手旋转胎术成功分娩的有98例,成功率为81.67%;运用徒手旋转胎术失败后进行剖宫产术的有22例,占18.33%。结论徒手旋转胎术在持续性身后为产程中的运用成功率高,有效避免了母儿损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持续性枕后位产程 徒手旋转胎头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针丛刺结合康复技术急性脑梗偏瘫患者肌力恢复影响问题的研究分析。方法把60位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30例在发病之后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在病情得到稳定的7天后,进行头针丛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而对于对照组的30例病人,在发病后与治疗组的一样,接受药物控制治疗对病情进行稳固,在此之后的7天左右进行康复技术治疗。结果比较这两组的治疗结果,治疗组对于瘫痪肢体肌力的提高明显高出对照组。结论针丛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的恢复有显著的作用,这种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头针丛刺 肌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