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8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后,LVESV/ml、LVEDV/ml、LVEF/%和活性节段数等均显著优于治疗前。结论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具有准确性高、成本低、创伤小等显著的优势,可以作为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患者,其中确诊为慢性心功能不全者33例进行分析。结果33例患者无不良反应无并发症的发生,均恢复良好。结论临床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情的评价和预防、治疗、康复在治疗患者病情或不可缺。

  • 标签: 慢性心功能不全 治疗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硝酸异山梨酯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LVEF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浆BNP水平、LVEF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异山梨酯对改善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硝酸异山梨酯 高血压性心脏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通过对46例心功能Ⅳ级患者绝对卧床期间从环境舒适、心理指导、体位舒适、人性化护理、协助排尿排便、饮食制作及中医中药调理几个方面实施舒适护理,减少了病人因身体及心理不适所导致的病情加重、恶化,有利于患者疾病顺利康复。

  • 标签: 心功能Ⅳ级 绝对卧床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6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护理后康复率高,36例患者已经有34例患者完全康复,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早日康复出院起关键作用。

  • 标签: 急性心功能不全 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肝脓肿是肝脏疾病中比较常见的急症,心功能衰竭到了终末期往往会危及病人的生命,而两者合并一起,病情之凶险可想而知,对于治疗及护理比较棘手复杂的,该病例临床比较罕见,今特以此病例的护理体会与各位共享,为降低病人的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做出一定的借鉴。

  • 标签: 肝脓肿 心功能衰竭 病情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来我院就诊的83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提高,P<0.05;LVEF、SV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min步行距离试验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慢性心功能不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功能不全患者PTFV1值的变化情况。方法将09年7月至09年11月住院的心功能不全患者(66例)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3例)分为两组,入院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计算其PTFV1值。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及性别并无差异,但PTFV1值及房室径差异明显(P<0.01)。结论PTFV1值可较准确反映心功能不全情况,有助于基层医院的初步筛查。

  • 标签: 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 PTFV1值(P waves terminal force of V1)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下肢被动运动对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疗效与影响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入院给予心衰常规用药,治疗组在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下肢被动运动。比较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尿量变化、基线血清NT-proBNP、血压心率以及左心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被动运动组2小时尿量与24小时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被动运动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无明显差异,且治疗前后亦无显著改变(P<0.05)被动运动组治疗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6分钟步行距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下肢被动运动在不影响血压和心率的同时,增强24小时的利尿效果,并降低NT-proBNP水平,增加心脏射血分数及6分钟步行距离,提示下肢被动运动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对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的治疗。并为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提供一项价廉、便利、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新方法。

  • 标签: 下肢被动运动 慢性心衰竭性加重患者 心功能 临床疗效与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152例高血压病患者常规行二维超声心动检查,通过计算结果分组对比。结果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较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心动减退更显著。结论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常见损害,会导致心功能明显减退。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室 心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观察不同透析方式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影响,得出结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均存在左心室功能障碍;血液透析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更明显。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病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心功能
  • 简介:摘要报告1例心功能不全伴癫痫发作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针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癫痫发作间歇期、发作期心理、生理、用药、生活等特点,实施有针对、有计划性的整体护理。经过25天的治疗护理,患者心衰明显改善,癫痫症状未再发作。

  • 标签: 心功能不全(心衰) 癫痫发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钠肽(BNP)在肺心病患者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对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A组)作为对照组,选取肺心病伴右心功能不全患者30例(B组),并选取不伴右心功能不全的肺心病患者30例(C组),测定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血浆BNP值、动脉血PaO2及PaCO2,心脏彩超检测行肺动脉压力测定,观察各组间BNP、PaO2、PaCO2及肺动脉压力变化,并对治疗前各组BNP与PaO2和PA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各组治疗前BNP水平分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血PaO2、PaCO2及肺动脉压力分别比较,均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B组BNP水平与PaO2成负相关(P<0.01),与肺动脉压力成正相关(P<0.01);C组BNP水平与PaO2无相关性(P>0.05),与肺动脉压力成正相关(P<0.05)。3、治疗后随着缺氧的改善和心功能不全的纠正,即动脉血PaO2增高、肺动脉压力降低,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提示BNP可作为诊断肺心病伴右心功能不全的一个敏感的指标。结论1、肺心病患者治疗前PaO2降低、肺动脉压力及血浆BNP值升高。随PaO2的降低,肺动脉压力的升高,BNP明显升高,表明BNP与PaO2成负相关,与肺动脉压力成正相关。2、治疗后随着缺氧的改善和心功能不全的纠正,BNP明显降低,表明BNP可作为诊断肺心病伴右心功能不全的一个敏感的指标,并且能够监测病情的动态改善。

  • 标签: 脑钠肽(BNP) 肺源性心脏病 右心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心功能评价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拟诊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实施心脏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两种检查方法左心室基本功能参数数值相比较,差异较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心功能各指标有着较高的相关性。结论左心功能评价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效果显著,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这两种方法各指标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均可以作为评价左心功能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左心功能 64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NT-ProBNP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的7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临床资料主要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患者心功能分为四级,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及Ⅳ级,各级NT-proBNP水平分别为(141.2±28.4)pg/ml,(501.2±134.5)pg/ml,(1358.4±321.8)pg/ml,(1621.6±386.9)pg/ml;LVEF水平分别为(69.0±12.6)%,(59.8±11.2)%,(53.9±12.4)%,(47.1±9.2)%;其中,血浆NT-proBNP水平<100pg/ml者占总人数的11.6%,而LVEF水平>50%的占总人数的67.8%。结论NT-proBNP评估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急性加重诊断有利于显著的降低临床漏诊率;其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存在正相关,与LVEF水平存在负相关。

  • 标签: NT-proBNP 慢性心功能不全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左心室质量指数与心功能关系。方法284例患者分为射血分数正常心衰组及正常对照组,常规行心脏彩超检查并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和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级数增高而升高,且在各级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左心室质量指数升高,其升高的幅度与纽约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一致。

  • 标签: 心力衰竭 左心室质量指数 心功能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六字诀”呼吸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康复组在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进行六字诀呼吸操训练6个月。训练前后分别对照两组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步行距离增减。结果两组患者试验前6分钟步行距离无显著差异,试验后对照组死亡病例1例。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幅度更大,两组间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保证患者安全,适应患者耐力的基础上习练六字诀呼吸操,具有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

  • 标签: 六字决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速尿治疗急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速尿,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速尿。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SV)及每分排血量(CO)等心功能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2%显著高于对照组70.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R、LVEF、SV及CO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速尿治疗急性心衰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适合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剂量 速尿 急性心衰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2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两组病人均在住院后及出院前填写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并进行6min步行运动试验。结果干预后病人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心功能改善。

  • 标签: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心功能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