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MRI分期情况及手术病理分期情况,对比三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分期、MRI分期及手术病理分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期与MRI分期的符合率为68.33%;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符合率分别为58.23%;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符合率分别为78.33%。结论术前的临床分期准确性不高,其期别越高,准确性就越低,而MRI可以清晰、全面地显示出子宫内膜癌的癌灶与被肿瘤细胞侵入的范围,对术前的有效分期具有重要的判断意义,而病理分期可以有效反映出肿瘤细胞的生长状态与范围。

  • 标签: 临床分期 MRI分期 病理分期 子宫内膜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分期褥疮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探讨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2年~2013年收治的6例院外带入褥疮患者实施分期护理,对护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6例褥疮患者经分期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护理满意度为100%。讨论对褥疮患者进行局部减压护理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患者的翻身时间,并为患者调整正确、舒适的体位。分期护理也是提高治疗有效率的关键,根据患者各期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褥疮 分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外固定架固定,二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手术方式,总结其疗效。方法2011至2012年间,我科室共收治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3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外固定架固定,二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随访6~12个月。2例患者发生慢性骨髓炎,行二次手术;1例患者发生骨愈合不良,行二次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自体骨移植术治疗。余33例患者均愈合良好,关节功能无障碍,有效率为91.7%。结论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伤情复杂,皮肤软组织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处理困难,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有助于提高远期临床疗效。一期外固定,二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固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伴有重度污染和骨量缺失的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是一种较为稳妥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仅口服西药甲钴胺片,观察组根据患者分期采取相应的针灸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减轻面神经麻痹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针灸 分期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即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最典型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几年对中医临床辩证选方治疗研究颇多,现将其按证型分类分别治之,综述如下。

  • 标签: 糖尿病肾病病理分期论治
  • 简介:摘要目地研制出图象更加清晰稳定,可以用于口腔治疗的新型口腔内窥镜光学系统。方法本课题组已在上一项目中研制出一种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ODVL—101型,并制作出样品在临床上试用,取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次项目本课题组在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ODVL—101型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改进,研制ODVL—102型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改进,一是缩小内窥镜的体积,使口腔医生进行治疗操作时,在患者口腔内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二是给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加装无线影象传输系统,使图象数据无线传输,不仅可以减少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的连接数据线,使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使用时更为方便,灵活,还可以使图象数据方便地上传到口腔诊室的无线局域网。结论研制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可以创新一种新的口腔医疗方式,不仅能提高口腔医疗水平,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还能提高口腔教学水平。具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一定能推动口腔医疗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内窥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传统的盐酸环丙沙星栓剂的处方,重新调整处方的成分与含量,逐步筛选出品质稳定的盐酸环丙沙星栓剂。方法本次栓剂改良方案的制备方法选择热熔制备法,与其配套的检测分析方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以及正交分析法,实验的可控因素为聚乙二醇400、4000以及甘油。结果环丙沙星栓剂各基质成分比例为252时,环丙沙星栓剂品质比较稳定,适合批量生产。

  • 标签: 环丙沙星栓剂 处方改良 醋酸缓冲制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为主,分期综合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针刺为主,分别配推拿、艾灸、电针、闪罐、及药物等方法综合治疗面瘫82例,总有效率达98.78%。结论针刺为主,分期、综合治疗面瘫疗效确切。

  • 标签: 针刺 面瘫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lon骨折的分期手术及微创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Pilon骨折,第一步在骨折早期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恢复肢体力线,固定腓骨、恢复小腿长度,利用肌腱复位作用初步整复骨折,第二步待软组织消肿后再经皮下插入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10~1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5个月,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21例,良1例,可1例。结论这种治疗方法很好地保护了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环境,不仅减少了植骨率和骨不连,也减少了软组织并发症,提高了内固定的安全性。治疗中预防性自体髂骨植骨、注意针道护理、加强康复期指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Pilon骨折 分期手术 微创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泌尿系结石的分期治疗特征。方法以泌尿系结石的合并症及泌尿系结石的病理学改变进行综合,按中医辨证总结出6种特征分类,参考临床进行总结。结果临床辨治泌尿系结石符合前述病程分类。结论泌尿系结石可用中医外科方法分期论治。

  • 标签: 中医外科 泌尿系结石 组织学 病程 分期治疗思路
  • 简介:摘要心电图在心肌梗死(AMI)诊断中具有特征性改变的演变规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以及便捷、快速、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在心肌梗死定性、定位、分类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和取代的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期十分混乱,造成混乱的原因很多,包括与国际接轨的尺度掌握问题,最初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分期十分明确分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这种心电图分期的主要依据是心电图的相关表现并参考心肌梗死的发生时间。近年来由于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心电图诊断有了较大的改观,尤其是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更加显露了急性心肌梗死改变与冠状动脉解剖、心脏功能及再灌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临床医生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的认识,新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心肌坏死生化标记物的发现,使开始准确的诊断心肌梗死并作及时有效的干预性治疗,减少了死亡率,提高预后水平已成现实。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期 心肌梗死心电图再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顺产产妇实施乳房分期护理对其产后哺乳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间在我院顺产的产妇120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研究组60例行一般护理,对照组60例在一般护理中结合分期护理,对比两组间哺乳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提高,降低人工喂养占比,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乳房分期护理后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乳房 分期护理 顺产产妇 哺乳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高频超声在膀胱肿瘤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膀胱肿瘤患者,分别用高频探头和凸阵探头进行经腹壁超声检查,2种不同频率的检查对膀胱肿瘤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50例患者中,经腹低频超声对膀胱肿瘤的分期符合率为81.5%,经腹高频超声对膀胱肿瘤的分期符合率为93.4%。结论经腹高频超声在膀胱肿瘤的分期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经腹高频超声膀胱肿瘤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改良后剖宫产的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56例经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产妇,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56名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即A组和B组,平均每组28名产妇。A组选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B组选取改良后剖宫产术。通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以及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手术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平均住院日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术后切口愈合率增大。结论改良剖宫产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以及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方面均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改良后剖宫产 临床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优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改良剖宫产术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40例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剖宫产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切口愈合情况良好。结论改良剖宫产术安全、简单、快捷,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剖宫产术 下段剖宫产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盆腔MRI检查对宫颈癌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41例宫颈癌患者,在临床分期后采用盆腔MRI检查,所有患者均于检查后行手术治疗,将两种分期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盆腔MRI检查宫颈癌分期的价值。结果Ⅰb病理7例,MRI分期Ⅰb7例,符合率100%,临床分期诊断为Ⅰb4例,Ⅱa3例,符合率57.14%;Ⅱa病理分期22例,MRI分期Ⅱa20例,Ⅱb2例,符合率为90.91%,临床Ⅱa17例,Ⅱb5例,符合率为77.27%,Ⅱb病理分期9例,MRI分期Ⅱb8例,Ⅱa1例,符合率为88.89%,Ⅲb、Ⅳa分别为2例与1例,符合率100%;MRI分期符合率大大高于临床分期,两种分期方法符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MRI检查宫颈癌分期及阴道受累、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宫颈癌治疗前对病变范围评估的理想手段。

  • 标签: 盆腔MRI 宫颈癌 分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源CT三维成像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胃镜活检病理证实为胃癌的48例患者,在空腹、低张和胃充盈状态下行全胃扫描,观察病变及其周围情况,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评价病变检出率。结果CT三维成像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77.8%,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100%,总检出率为91.7%,对淋巴结转移及胃周浸润的准确率分别为83.3%和100%。结论双源CT对胃癌的术前分期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临床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双源CT(DSCT) 胃癌 术前分期
  • 简介:摘要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设计独特对传统外科引流做出重大改进的新型引流技术,能够彻底有效去除较大创面的坏死组织,促进组织修复及伤口愈合。我科为了节省患者住院费用,并更好的发挥VSD的有效作用,结合临床试验与临床实践,将VSD引流装置进行改良,并通过实践总结了可靠的临床护理与观察经验。

  • 标签: 负压引流 改良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剖宫产术后搬运即产妇由推车搬运至病床上,是产科术后护理重要环节也是产科整体护理的组成部分。通常是采用直接搬运法即搬运者用双手直接插进产妇臀部腰部平行抱至床上。在搬运过程由于产妇体重增加,产科值班护士少,常需要两位家属配合护士将产妇由推车搬运至病床,但由于家属没有医学常识,一时间教会也很难,加上剖宫产术后产妇阴道出血多,中单及垫单血迹淋淋,常会污染床单及搬运者手上,搬运者怕沾污血迹而动作僵硬拖拉造成产妇不舒适紧张血压升高,出现麻醉管脱落或导尿管输液管脱落的现象,没有翻身造成肛门排气时间迟、微循环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本人从2008至今应用床单过床搬运法,即将推车上的床单和产妇一起搬至病床上,过床后用有人更单法将床单取下,这样即清洁、舒适又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剖宫产术后搬运法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