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子宫肉瘤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占子宫恶性肿瘤的3%~7%。尽管发病率低,但侵袭性强、预后差,目前对子宫肉瘤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及最佳治疗方案尚未达成一致。近年来,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人们对子宫肉瘤的生物学特性有了进一步认识,本文就其分类、分期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最佳治疗方案 子宫肉瘤 分类 分期 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子宫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传统剖宫产与改良新式剖宫产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00例剖宫产患者,均为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传统剖宫产术(对照组,n=50)与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除术中出血量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外,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可显著提高手术操作安全性、效率,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新式剖宫产 传统剖宫产 疗效分析
  • 简介: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最常见的一种小手术。会阴侧切术是使胎儿娩出顺利,防止裂伤,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产后盆底松弛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提倡尽量减少会阴侧切,但产妇有妊娠合并症者、估计为巨大儿、第二产程有胎儿宫内窘迫、需要上吸引器或产钳等情况时都需要会阴侧切。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减少了会阴部的伤口感染、无需拆线、减少了产妇的住院天数、减少了费用。

  • 标签: 神经阻滞麻醉 会阴侧切 美容缝合 优点
  • 简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一般是指手术侧的胸壁及腋窝淋巴结的复发。局部复发通常是乳腺癌治疗失败的第一征象,其发病率为4.0%~32.0%,且多出现在初次治疗后的2年以内,不过初次治疗数年后才发生局部复发的情况也不少见。在1997年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的分期标准中,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是全身性转移的范畴,但在2003年AJCC新的分期标准将其归为局部复发的范畴,现国内也广为采用。复发部位以胸壁最为常见,占所有局部复发的50.0%~94.0%,其次为锁骨上淋巴结。

  • 标签: 乳腺肿瘤 复发 治疗
  • 简介: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nipplepreservingmodifiedradicalmastectomy)是在保留胸肌的改良根治术基础上,进一步保留乳头、乳晕,有利于术后一期或二期乳房再造,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虽然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已成为乳腺癌手术治疗的选择术式,但开展的单位和数量相对较少,因此经验介绍不多。现结合笔者自己的经验就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做一专题笔谈,为拟开展这一术式的医师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 简介:乳腺癌的改良根治与保乳手术是可手术乳腺癌最主要的两种手术方式,但是对于某些较早期的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不但对外观影响较大,还可能会有过度治疗之嫌;而采用保乳手术又可能增加局部复发率,如:有导管内扩散的导管内癌,病灶不大但有多中心病灶者等。同时,乳房较小的较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手术后,双侧乳房明显不对称也影响保乳手术的美容效果。近3年来,西南医院乳腺疾病中心开展了全腔镜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 标签: 内窥镜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TNM分期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经临床诊断并手术病理证实的42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TNBC患者98例,其余331例为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患者。按照IUCC/AJCC第6版乳腺癌TNM分期标准两组患者进行分期并对比分析。病理生物学行为和TNM分期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影响TNBC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本组TNBC占同期乳腺癌的22.84%(98/429),NTNBC占77.16%(331/429)。TNBC组与NTNBC组比较,在肿瘤组织学分级(Ⅲ级41.84%比21.45%)、组织病理学分类(浸润性导管癌73.47%比59.82%)、术后肿瘤局部复发(27.55%比13.29%)、肿瘤大小(直径〉5cm,41.84%比25.08%)、区域淋巴结转移(56.12%比39.88%)和远处脏器转移(25.51%比12.69%)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0)。在TNM分期中,TNBC组与NTNBC组比较,Ⅰ期(8.16%比16.01%)、Ⅱa期(17.35%比26.28%)、Ⅱb期(17.35%比26.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而在Ⅱa期(24.49%比15.71%)、Ⅱb期(12.25%比6.04%)、Ⅲc期(9.18%比3.93%)和Ⅳ期(11.22%比5.14%),TNBC组所占的比例高于NTNBC组(P〈0.050)。TNBC组与NTNBC组比较,5年总生存率(76.53%比89.73%)和5年无瘤生存率(63.27%比74.3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0)。TNBC组的中位生存期为54.08个月(95%CI48.880—59.283),NTNBC组为59.00个月(95%CI51.515~63.849)。影响TNB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中的Ⅲ、Ⅳ期、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转移是影响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

  • 标签: 乳腺肿瘤 三阴性 TNM分期 预后因素
  • 简介:输精管复通手术是男性输精管结扎手术后服务的重要内容,对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在边远山区的开展具有现实意义[1-2]。宜宾市计划生育指导所开展双侧输精管结扎术后复通手术已16余年,在工作中认真总结,不断改进手术方法,提高了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8年2月至2014年2月我所收治行双侧输精管复通术者50例,

  • 标签: 输精管 复通 吻合术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子宫内膜癌"、"腹腔镜"等关键词检索200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Pubmed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应用系统评价专用软件RevMan5.2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Jadad量表评分均≥3分。共计379例患者,其中腹腔镜下筋膜外子宫+双附件+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切除术178例(腹腔镜组),开腹筋膜外子宫+双附件+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术201例(开腹组)。Meta分析显示: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均数差(MD)=-236.27,95%可信区间(CI):-461.79~-10.75,P〈0.00001];住院时间短(MD=-5.33,95%CI:-7.82~-2.85,P〈0.05);肛门排气时间短(MD=-24.10,95%CI:-33.5~14.69,P〈0.05);其中手术时间(MD=0.08,95%CI:-37.55~37.70)、淋巴结切除数(MD=-1.95,95%CI:5.25~1.34)、术后15个月复发率(OR=0.85,95%CI:0.24~3.09)、术后40个月总生存率(OR=1.08,95%CI:0.21~5.5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子宫内膜癌中,腹腔镜手术具有可靠的安全性且值得推广,但因随访时间较短,无法在复发率及总生存率方面体现其优势。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 开腹手术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子宫内膜癌的3.0T磁共振(MRI)图像特征,评估MRI平扫加增强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MRI图像,并按照FIGO2009子宫内膜癌分期标准进行MRI分期,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3.0TMRI-DWI诊断子宫内膜癌Ⅰ期160例,Ⅱ期18例,Ⅲ期21例,Ⅳ期3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其诊断总体符合率为92.1%(186/202)。其诊断Ⅰ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4.3%、76.7%、93.8%、78.6%和95.5%;Ⅱ期为100.0%、98.4%、83.3%、100.0%和100.0%;Ⅲ期为75.0%、98.3%、85.7%、96.7%和97.0%;Ⅳ期为75.0%、100.0%、100.0%、99.5%和99.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3.0TMRI-DWI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较高,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的常规检查,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术前分期
  • 简介:目的:研究食管癌癌变过程中血清低分子量蛋白的细微变化,探索食管癌发生的机制、寻找食管癌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方法。方法:应用表面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食管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进行蛋白质谱指纹图谱检测,通过BiomarkerWizard软件筛选差异蛋白,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软件建立食管癌早期诊断模型并用盲法验证其诊断效果;将食管癌早期和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质谱图进行比对分析,寻找各期差异蛋白,并建立分期诊断模型。结果:发现食管癌和正常人差异蛋白5种,早期食管癌和中晚期食管癌差异蛋白3种。通过早期食管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建立早期诊断模型的灵敏度87.88%,特异度91.43%,准确度89.71%,经过盲法验证结果为灵敏度95.83%,特异度89.13%,准确度91.43%。建立的分期诊断模型中,早期食管癌和中晚期筛选的差异蛋白建立的分期诊断模型灵敏度75.76%,特异度79.17%,准确度77.19%。结论: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联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操作较为简便,在食管癌的诊断和分期上具有可行性。

  • 标签: 食管癌 蛋白组学 分期 诊断模型 SELDI-TOF-MS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再造乳房的适应证、方法、效果及可行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1月本院对94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皮肤皮下乳腺组织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rectusabdominismyocutaneousflap,TRAM)、背阔肌肌皮瓣(latissimusdorsimyocutaneousflap,LDM)联合或不联合假体、单纯乳房假体植入4种方式即刻再造乳房。结果再造手术均取得成功。带蒂TRAM再造47例,LDM再造共42例(其中联合假体28例),单纯乳房假体植入5例。4例出现轻微术后并发症(4.25%)。经过3~67个月随访,局部区域复发率为0,再造乳房形态自然,效果满意,术后外观评价优良率97.87%。结论合理选择病例行保留皮肤或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是安全可靠的,切口隐蔽并能够保留原有乳房皮肤的感觉,从而获得最佳美容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保留皮肤乳房切除术 乳房再造 乳腺癌
  • 简介:乳腺癌现已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其治疗原则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其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Ⅰ、Ⅱ和ⅢA期乳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而腋窝淋巴结清除是乳腺癌手术的重要部分。

  • 标签: 乳腺肿瘤 改良根治术 肋间臂神经
  • 作者: 陈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8-17
  • 出处:《今日健康》2020年第1期
  • 机构: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妇幼保健院,江苏连云港222100
  • 简介:目的:观察改良版B-Lynch缝合法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止血过程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中任意选择60例参与研究,通过计算机系统分组,30例产妇为一组。对照组:常规止血手术;观察组:改良版B-Lynch缝合法,对比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时间更短;在术中出血量与手术后24h出血量方面均为观察组指标更为理想,少于对照组,两组剖宫产产妇出血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较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版B-Lynch缝合方法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止血效果十分显著,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产妇术后尽快康复,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改良版B-Lynch缝合法;剖宫产;产后出血;作用效果
  • 简介:在妇产科临床实际护理工作中,由于截石位体位不当,易对产妇造成极大损伤。因此要求护士应了解人体力学知识,掌握解剖知识。改良截石位避免对胭窝的压迫,提高患者手术舒适度,缩短手术时间,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妇产科 截石位 检查 腹腔镜手术
  • 作者: 张琼月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2-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1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毕节 5517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改良B-lynch缝合术阴道填纱法在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60例入选患者随机乱序均分为30例仅接受阴道填纱法干预的对照组患者,以及30例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1d内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了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1d内出血量均是明显更低于仅采用阴道填纱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采用了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于仅采用阴道填纱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仅接受阴道填纱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而言,采用了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法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风险,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缓了患者的医疗负担,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产后出血;改良B-lynch缝合术;阴道填纱法
  • 简介:乳腺癌现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治疗目前遵循综合模式。改良根治术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主要术式,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术中各种损伤正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仍为乳腺癌手术的重要部分。临床医师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

  • 标签: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肋间臂神经 胸前神经
  • 简介:目的:评价便携式负压引流系统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521例患者资料,其中接受便携式负压引流系统引流者279例(负压引流组),接受传统双管引流者242例(传统双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置管时间、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情况。计量资料分析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负压引流组发生皮下积液8例(占2.87%,8/279),传统双管组发生皮下积液19例(占7.85%,19/24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1,P=0.010)。负压引流组发生轻度皮瓣坏死2例(占0.72%,2/279),传统双管组发生轻度皮瓣坏死6例(占2.48%,6/24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7,P=0.153)。传统双管组置管时间明显长于负压引流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QR):11(10)d比8(6)d,Z=-11.778,P=0.000]。负压引流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双管组,两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M(QR):9(7)d比11(10)d,Z=-15.751,P=0.000]。结论应用便携式负压引流系统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床位周转率,增加患者的收治量,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引流术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虽然不威胁生命,但影响局部皮瓣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化学治疗和其他后续治疗的延迟进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特别是长期顽固性皮下积液,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1]。皮下积液的临床处理方法主要是局部压迫和通畅引流,笔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乳腺肿瘤 术后皮下积液 疗效 改良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改良中药热奄包法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干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医妇科诊断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热奄包,观察组实施改良中药热奄包法。两组均干预3个月经周期,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表和痛经症状量表(menstrualsymptomscale,COX)进行评分,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COX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干预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改良中药热奄包法干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优于中药热奄包法,可作为原发性痛经的优选干预方案。

  • 标签: 中药热奄包 改良中药热奄包法 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