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3-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936名流动已婚育龄妇女,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RTI总患病率为34.50%。RTI患者中54.88%自我报告有生殖道感染的症状,45.12%的患者自我报告无任何症状。有症状的患者求医的比例为58.89%,求医遵医嘱用药者占58.42%;遵医嘱复查者占39.23%。已婚育龄妇女对RTI各种知识的平均回答正确率为45.55%。结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RTI患病率高,求医意识差、遵医嘱治疗率低,缺乏RTI相关防治知识,应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健康教育和提供RTI防治服务。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育龄妇女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掌握妇女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的需求情况,探讨妇女孕产期保健宣教服务模式,有效促进优生优育工作的开展。方法分别对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妇女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和健康宣传教育。结果孕期妇女普遍对相关健康知识比较欠缺,对保健宣教要求比较强烈,希望通过门诊医护人员来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结论应加强对孕产期妇女进行科学、系统、具体的健康宣传教育与管理,努力保障母婴健康水平,促进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

  • 标签: 孕期妇女 保健 宣传教育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动儿童辅食喂养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社区儿童保健医师在指导流动儿童家长正确的辅食喂养的工作中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研究方法,分析辅食喂养对体格发育的影响。调查对象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儿童系统保健体检的0-12月龄流动儿童。调查方法采用广州市儿童系统保健体检项目及父母或抚养人问卷相结合方法。在对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评价采用Z评分法。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216名儿童,其中收到有效问卷181份。对调查对象进行Logistic相关性分析,按时添加蔬菜水果、蛋类、动物性食物与流动儿童低体重、生长迟缓呈负相关。每日添加1次以上蔬菜水果、蛋类、动物性食物对儿童的体格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谷类食物添加超过每日1次以上对儿童低体重和生长迟缓具有正相关性。结论流动儿童辅食添加存在不及时问题,不良的辅食添加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对儿童身体方面的影响可表现为体重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

  • 标签: 流动儿童 辅食添加 体格发育
  • 简介:摘要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完善,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社区,其中社区居民卫生服务更为社区居民解决了医疗就医等方面的难题。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这一话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本文基于社区妇女保健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关于调整社区妇女保健管理模式的看法。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妇女保健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期妇女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产褥期妇女40例,针对产妇在住院期间内对其采取的各种护理干预,其中包括环境、饮食、大小便、会阴护理、乳房护理等相关项目。结果40例产妇经过精心的护理干预后,40例产褥期妇女,均成功度过产褥期,产妇恢复良好,无不良症状发生。结论我院对产褥期产妇的综合护理措施非常科学、有效,对产妇早日恢复,起到了关键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褥期 妇女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女乳腺增生的诱因及预防的方法,方法利用常规妇女体检的同时开展乳腺防癌普查。结论及早对乳腺增生进行积极治疗和随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癌变。

  • 标签: 体检 普查 乳腺增生 乳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妇女在医院的健康普查报告,分析妇女的健康情况,为预防其妇科疾病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1057例妇女的健康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1057例妇女中,有722例患有妇科疾病,其患病率高达68.3%,宫颈肥大、乳腺增生、宫颈糜烂的发病率高,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此外,还有188例伴有宫颈涂片查脱落细胞异常现象。结论在本次普查中发现,妇科疾病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病症,其发病率较高,因此对妇女进行健康普查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妇女 健康普查 妇科常见病
  • 简介:摘要目的就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本辖区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居住的适龄外来儿童50例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另选取50例当地儿童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同时给予两组儿童父母健康宣教,分别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观察组疫苗接种率以及知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通过相应的干预后,观察组在DPT(白百破疫苗)、BCG(卡介苗)、OPV(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及全部知晓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在计划免疫工作当中,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应当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率,进而保证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 标签: 流动儿童 计划免疫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企业医院人员流动情况的统计调查,分析该院人员流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为该企业制定医院人力资源有关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促进本地区卫生人员的合理流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资料、统计报表,完成2008-2012年5年间某企业医院职工进出活动情况的输入与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综合流动人员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及科室分布5个方面的信息,通过专家访谈分析人力流动的特点及原因。结果该院通过人员流动使人员总数增加,但流入人员职称和业务素质偏低;该院通过人员流动使人员科室分布和专业结构发生变化;近年人员流动趋于活跃,尤其是年龄小于30岁人员;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流失较严重,该院人员主要流向当地事业医院。结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畅通人员合理流动渠道;建立适于本院的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待遇,提高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能力,遏制成熟人才的流失。

  • 标签: 企业医院 人员流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高龄不孕妇女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11~2015.11期间收治的70例不孕不育高龄妇女,针对其出现不良心理情绪状况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为其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抑郁量表评分结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心理焦虑状况测评,结果为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情况(2.45±0.41)分、情绪低落情况(1.19±1.02)分、睡眠障碍(2.48±0.14)分、不愿主动配合治疗(3.01±1.04)分。患者心理焦虑状况得到一定改善。结论针对不孕高龄患者,对其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向其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时告知其治疗进展,鼓励其多与同类型病友积极沟通,提高其治疗信心,可有效改善其心理不良情绪状态。

  • 标签: 不孕不育 心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已婚45岁以上妇女普查宫颈疾病,进行临床病例和流行特征分析分析。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方法对2014年—2015年白银市政府惠民实事妇女病“两癌”普查9135例45岁以上已婚妇女宫颈疾病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结果在生殖道感染疾病中宫颈糜烂发生率为30.04%,发病年龄以45岁~55岁占比例为最大(83.20%);患病率为38.26%。宫颈刮片以巴氏Ⅰ~Ⅱ级为95.70%,巴氏Ⅲ级为4.10%,巴氏Ⅳ、Ⅴ级为0.18%、0.03%,宫颈糜烂比宫颈光滑的发生率高(P﹤0.05),而且随着宫颈糜烂程度加重,发生率也随之增加(P﹤0.05)。结论宫颈糜烂是宫颈癌的好发因素,因此,积极治疗宫颈糜烂,针对高龄妇女进行定期检查,有利于早期宫颈癌的发现和控制。

  • 标签: 妇女病普查 宫颈疾病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失眠是由于入睡困难或睡眠持续障碍,导致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不能满足个人生理需求,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失眠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伴随其他身体及精神疾患。睡眠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失眠不仅是众多意外事故的促发因素,也是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的促发因素,同时还是精神障碍的早期临床表现。失眠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有关研究提示,围绝经期妇女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失眠患病率较高。为了解本辖区内该人群失眠情况,我们于2017年5月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 标签: 失眠 睡眠障碍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给予带下症患者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带下症妇女8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治疗;治疗组在采取对照组同样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57.5%),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具有调经止带、补肾健脾及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治疗带下症妇女,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刺治疗 带下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浅议围绝经期的妇女保健。方法通过围绝经期的含义、临床症状和社区保健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围绝经期的保健和治疗不应仅是专科的诊疗过程,还应包括心理和社会干预的过程。结论本文针对围绝经期妇女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出相应的保健措施,以期维护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围绝经期 妇女保健 浅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我市妇女病常见病、多发病状况,为有效控制妇女常见病的发病情况,并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2012年840例已婚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按年龄组分类并观察发病率。结果乳腺疾病和阴道疾病发病率最高。结论加强妇女病防治知识宣传,坚持两年一次甚至一年一次妇女病普查普治制度,重点抓好乳腺疾病、阴道疾病、宫颈炎症等常见病的防治,降低发病率。

  • 标签: 妇女病 普查 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