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锌是人体重要的免疫调控以及生长发育的微量元素,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体的许多组织与器官中,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儿童的健康成长过程中,锌元素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锌元素 儿童 成长发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保健影响婴儿成长发情况的表现,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择80名婴儿作为对象,随机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以强化保健方案为实验组40例婴儿实施干预,常规保健方案为对照组40例婴儿进行干预,对两组中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加以比较。结果实验组40例婴儿的身高、体重、语言评分、适应性评分、精细运动评分平均为(76.25±7.56)cm、(12.12±2.09)kg、(110.99±7.17)分、(109.64±5.65)分、(108.48±6.94)分,对照组40例婴儿分别为(71.97±6.21)cm、(10.00±1.65)kg、(102.56±8.21)分、(100.55±4.90)分、(100.04±5.05)分,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营养性贫血、佝偻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儿童实施强化保健,可有效提升其生长发育能力,降低贫血、佝偻病等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婴儿 生长发育 儿童保健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婴儿94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婴儿47例。对照组婴儿使用常规家庭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婴儿在对照组常规家庭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儿童保健进行护理,观察两组婴儿经过护理之后身高和体重情况,对婴儿的适应性、语言、精细运动情况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婴儿营养性疾病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婴儿的身高和体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各项评分方面,观察组婴儿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营养性疾病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婴儿数量分别为12例、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2.77%、1.06%。结论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能够增强婴儿的体质,改善婴儿的神经,减少营养性疾病的发生。这一护理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广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保健 婴儿生长发育 影响 护理措施 营养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内0~1岁的儿童80人,将80个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愿意接受早期综合发展指导的儿童为观察组,愿意接受常规的保健服务指导的儿童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儿童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含量及智能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的体重、身高及血红蛋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P>0.05;观察组儿童的适应性、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儿童,P<0.05。结论儿童保健中生长发育中给予早期综合发展指导,有效的促进了儿童的智能发育,值得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儿童 早期综合发展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期教育与婴儿智能发育之间的关系,寻求提高丹阳市云阳镇婴儿智能发育水平的有效方法,为以后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0名婴儿作为实验组进行早期教育,另100名婴儿作为对照组只是一般的儿保门诊营养指导。两组婴儿在1个月(未做早期教育前)和12个月时分别做智能发育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发育商在1个月时无明显差异,在12个月时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儿智能发育,且方法简单易行,宜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教育 智能发育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大脑皮层发育障碍的MRI检查与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例儿童大脑皮层发育障碍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24例儿童患者中,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12例,灰质异位8例,脑裂畸形4例。其中,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相对较多,占50.0%,1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癫痫与智能发育迟滞,占45.8%。结论通过MRI检查及影像表现,可提供儿童大脑皮层发育障碍诊断正确率。

  • 标签: 大脑皮层,发育障碍 磁共振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的现况及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4年2月作者作为手术者收治并手术切除的6例病理确认的DNT患者,分析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术中所见及术后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结果,随访情况。结果DNT常见于年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典型的影像学改变是皮质内边界清楚、多发结节样或脑回样病变,无占位效应和周围水肿,CT多呈低密度改变,MRI共性特征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变无增强。有时与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难以鉴别。显微全切除DNT是可行的,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满意。结论DNT多为癫痫起病的年轻患者,外科手术可治愈,且术后不需放化疗。多数患者术后近期癫痫缓解率高。

  • 标签: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癫痫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不同月龄小儿发育迟缓的疗效。方法选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高压氧科治疗的3—12个月患儿50例,按照月龄分为A组和B组进行治疗。治疗四个疗程后应用Gesell智能发育诊断量表对患儿进行评估。在患儿接受高压氧治疗的同时对其父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及患儿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干预。结果A组中的20例患儿平均治疗5个疗程达到正常化,有效率达100%。B组16例患儿平均治疗9个疗程达到正常化,有效率达88%。结论高压氧治疗小儿发育迟缓患儿有明显的效果,护理干预措施能帮助患儿父母树立治疗的信心,促使患儿安全地完成治疗疗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小儿发育迟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出血采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1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脑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对照组采取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4天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7天及治疗后14天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4天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7天及治疗后14天的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F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出血 神经生长因子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烧伤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治疗组33例。治疗组从患者烧伤后第三天开始给予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照组给予患者等量的等渗盐水,14天为一个疗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动态监测患者的蛋白质,糖类的代谢情况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重组人生长激素能加速烧伤患者创面的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患者的血糖和血浆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水平显著降低。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有助于改善全身状况,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还可调节烧伤患者的高代谢反应,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免疫功能,是临床上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重组人生长激素 烧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肽喷雾剂)治疗婴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171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退热、补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外喷金因肽喷雾剂,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症状改善、用药安全性等方面的异同。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61%,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疼痛改善时间、流涎消失时间、疱疹溃疡愈合时间、总病程等方面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缓解婴儿疱疹性咽峡炎症状及促进疾病恢复方面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疱疹性咽峡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内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后血肿灶周围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不同剂量之间的差别。方法雄性SD大鼠,采自体血(50μl)注入右侧尾状核制作脑出血模型。根据不同注射剂量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Control组)、0.5ug-NGF组、1.0ug-NGF组、1.5ug-NGF组。各组分别通过颅内原位注射等体积(2ul)生理盐水、NGF0.5ug、NGF1.0ug、NGF1.5ug。治疗一周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ND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血肿周NEURON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①NDS评分颅内注射不同剂量NGF组与单纯注射生理盐水的脑出血组相比,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1.0ug-NGF组及1.5ug-NGF组最为明显,而这两者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②Neuron阳性细胞数颅内注射不同剂量NGF组与单纯注射生理盐水的脑出血组相比,血肿灶周围的Neuron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1.0ug-NGF组及1.5ug-NGF组增加明显,而这两者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颅内注射NGF能够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及血肿灶周围神经元的损伤;②高剂量NGF治疗效果优于较低剂量。

  • 标签: 脑出血 神经生长因子 颅内注射 不同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加生长抑素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6%,对照组为87.6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白细胞恢复、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血必净 生长抑素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对其选择生长抑素完成辅助治疗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70例,通过抽签法将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分C1组(实验组35例)、C2组(对照组35例)。C2组进行常规处理;C1组进行常规处理+生长抑素。比较C1组、C2组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止血时间方面,C1组少于C2组消化道出血患者极其明显(P<0.05)。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C1组优于C2组消化道出血患者极其显著(P<0.05)。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生长抑素对患者给予辅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确保消化道出血患者安全性,获得治疗效果满意,成功凸显药物应用价值。

  • 标签: 生长抑素 上消化道出血 辅助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GF-β1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外引流术后胆总管中的表达。方法监测对照组(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大鼠术后3天、6天、9天胆道外引流2天后共计3个时问点取大鼠梗阻段胆管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胆道损伤引流后不同时期的表达强度。结果胆总管完全梗阻的情况下,胆道外引流进行的越早胆管壁的TGF—β1表达量下降的越快。结论胆道损伤梗阻后,如不及时行手术外引流干预,胆道损伤程度会逐渐加重,可能导致胆道不可逆损害。

  • 标签: TGF-&beta 1 梗阻性黄疸 胆道外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生长抑素在胆肠吻合术后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术后液体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行胆肠吻合手术治疗的6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生长抑素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生长抑素(思他宁6mg+50ml生理盐水,2ml/h,持续泵入24h,术后连续使用5天);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主要以抗感染、补液、止血等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的变化、液体平衡输液总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浓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液体平衡后输液总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反流性胆管炎、吻合口狭窄、感染及肝内胆管梗阻)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肠吻合术后应用生长抑素在纠正胆肠吻合术后液体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生长抑素 胆肠吻合术 液体平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γ-干扰素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酒精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接受诊治的酒精性肝炎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静脉滴注配合γ-干扰素隔日皮下注射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结果通过促肝细胞生长素静脉滴注配合γ-干扰素隔日皮下注射进行治疗,两个月后效果明显患者19例(95%),无效患者1例(5%)。结论γ-干扰素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酒精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效率较高,患者恢复时间短暂,满意度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酒精性肝炎 促肝细胞生长素 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