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血液灌流治疗百草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方法就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31日进行就诊的30例百草中毒的患者进行讨论和分析。将30例百草中毒的患者经由随机分类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经由血液灌流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不实施血液灌流的治疗方式。同时,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的人数明显多于干预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上述实验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对于百草中毒的患者经由血液灌流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死亡率、提高总有效率。

  • 标签: 血液灌流 百草枯中毒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药物在临床上治疗急性百草中毒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百草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随机的分成两个组,其中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灌流,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56.67%(17/30);研究组患者发生多脏器功能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活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死亡病例住院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灌流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百草中毒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保护患者多脏器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推广使用。

  • 标签: 百草枯中毒 血液灌流 乌司他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使用酪酸梭胶囊联合甲硝唑的治疗疗效。方法将在我卫生队收治的慢性末端回肠炎的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酪酸梭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酪酸梭胶囊联合甲硝唑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时间均为14d,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使用酪酸梭胶囊联合甲硝唑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联合服用患者的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甲硝唑 慢性末端回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百草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实施血液灌流治疗的急性百草中毒患者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百草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百草枯中毒 血液灌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普通科室分离与ICU分离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对比性分析和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ICU住院患者和50例普通住院患者的各类病原体,对病原体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对比普通科室分离与ICU分离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405株病原,普通科室与ICU病原均以杆菌为主,但群数量分布差异显著(P<0.05);普通科室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的敏感性(28.32%)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敏感率(53.26%)均较低;ICU中鲍曼不动杆菌敏感率仅6.18%,球菌属敏感率仅(34.1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强对病原耐药性的检测,是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关键。

  • 标签: 普通科室 ICU 分离菌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百草(PQ)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PQ中毒患者96例,按临床治疗方式分组42例常规治疗者为对照组,54例HD+HP治疗者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64.81%,83.33%)与对照组相比(26.19%,42.86%)相比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SCr及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7、21d,观察组的肺纤维化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HD+HP治疗PQ中毒能够保护和维持肺肾功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改善临床预后。

  • 标签: 百草枯 中毒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阴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扶绥县疾控中心登记的453例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人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治疗等。结果453例涂阴肺结核患者治疗结果完成疗程403例(88.96%),中断治疗22例(4.85%),死亡9例(2.0%),诊断变更7例(1.55%),丢失12例(2.65%)。X线胸片都显示活动性病灶,病灶以斑片状为主,完成疗程后明显吸收率55.58%,吸收好转37.97%。结论涂阴病人应结合胸部X线片、痰培养以及临床症状等进行准确诊断,规范的治疗有利于阻止痰转阴和控制感染。

  • 标签: 菌阴肺结核 X线检查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百草中毒的紧急救治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百草中毒患者救治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紧急救治和综合护理,46例中毒者有25例存活但脏器严重损伤,存活率68%,21例救治无效死亡,病死率22%。结论急性百草中毒可造成多系统组织器官损伤衰竭,积极的紧急救治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百草枯中毒 紧急救治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百草对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核转录因子-KB(Nuclearfactor-kB,NF-KB)的影响。方法健康体检者6例,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获得PBMC,以5×105个细胞/孔种入96孔细胞培养板,分3组培养12小时。A1组正常PBMC;A2组正常PBMC+50ng/ml百草;A3组正常PBMC+100ng/ml百草。观察培养前后细胞形态变化,收集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检测骨桥蛋白水平,收获细胞后检测胞内NF-KB。结果各组细胞培养前后细胞形态、数量无明显变化;从A1组到A3组,细胞培养上清骨桥蛋白水平及胞内NF-KB含量呈逐组增高。结论百草影响细胞内NF-KB,导致骨桥蛋白的大量分泌,可能是其引起肺组织损伤的原因。

  • 标签: 百草枯 单个核细胞 骨桥蛋白 核转录因子-KB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刊登的一篇医学论文,分析了数千种李斯特菌的基因信息,这类细菌会造成严重的食源性疾病。这项研究发现了更容易引起疾病的那些菌株,并且发现了先前人们所不知道的细菌感染人类致病的重要原因,未来或可更好地监控这些病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志贺氏显色培养基上的假阳性进行鉴定,为进一步鉴别志贺氏并改良显色培养基提供数据。方法将本实验室前期分离自自来水管网生物膜的52株志贺氏显色培养基上假阳性,通过生化方法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经鉴定52株均为革兰阴性非志贺氏,分别为9个属假单胞属(48.08%)、埃希氏属(17.31%)、枸橼酸杆菌属(13.46%)、不动杆菌属(7.69%)、普罗菲登斯属(3.85%)、弧菌属(3.85%)、肠杆氏属(1.92%)、变形杆菌属(1.92%)、寡养单胞属(1.92%)。结论有多种可能干扰显色培养基对自来水管网生物膜样本中志贺的分离鉴定,假单胞属的干扰性最大,需针对这些假阳性与志贺氏的生理生化特性改良志贺氏显色培养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酪酸梭三联活片联合三联疗法清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患幽门螺杆菌患者随机分为不同治疗方案组治疗组(以下简称A组)、对照组(以下简称B组),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停药4周行尿素13C呼气试验,并分析评估其各自的疗效。结果两组按意向性分析(ITT),A、B组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分别为81.7%、63.3%;两组按符合方案集分析(PP),A、B组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分别为84.5%、64.4%,A组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15%、B组为30%,A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在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酪酸梭三联活片联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明显高于传统三联疗法,且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酪酸梭菌三联活菌片 幽门螺杆菌 清除率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监测、分析多药耐药感染的临床分布情况,为有效的预防控制多药耐药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标本中检出的104株多药耐药进行目标性监测,常规分离培养并鉴定菌种,根据标准筛选多药耐药,并对多药耐药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的104株多药耐药前5位菌株依次为屎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铜绿假单胞、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31.73%、20.19%、10.57%、7.69%、7.69%;标本来源主要为尿液、痰液、分泌物,分别占43.27%、27.88%、18.27%;尿液中多药耐药以屎肠球菌为主,痰液中多药耐药以铜绿假单胞、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分泌物中多药耐药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各临床科室均有检出多药耐药,检出科室前3位依次为神外科、神内科、心内科。结论通过多药耐药临床分布风险评估确定预防控制重点,加强对高危科室、高危环节和易感人群的干预,减少多药耐药感染和传播。

  • 标签: 多药耐药菌 临床分布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人群体检中肠道沙门氏属和志贺氏属的带菌情况。方法分别对我市2010~2014年共32866份健康人员体内肠道沙门氏属和志贺氏属进行常规检测,分析其带菌率各自的血清型群分布情况。结果32866份健康人员检测结果中以沙门氏属为主,带菌率为0.28%,而志贺氏属带菌率为0.04%;91株沙门氏分别分布于A、B、C、D、E5个血清群和19个血清型,以B血清群为主;13株沙门氏分别分布于A、B、C、D4个血清群和8个血清型,以B血清群为主。结论肠道沙门氏属和志贺氏在健康人体内广泛存在,尤其以沙门氏居多,因此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应特别注意。

  • 标签: 沙门氏菌属 志贺氏菌属 带菌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临床分离的4360株铜绿假单胞的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控制和治疗该细菌的可靠依据。方法细菌培养分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按照CLSI标准判定,采用WHON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离的铜绿假单胞主要分布科室为ICU,患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且有较高耐药率,临床常用药物中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18.7%,存在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耐药率逐年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感染
  • 简介:摘要布鲁病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可经皮肤黏膜受染,进食病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再感染者不少见。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

  • 标签: 布鲁菌 临床表现 传染途径 诊断与鉴别诊断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白色念珠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机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白色念珠感染人体时,刺激机体产生固有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其中特异性细胞免疫占主导地位。了解认识白色念珠感染的免疫应答对诊断、治疗及预防白色念珠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分布进行调查与分析,为临床用药指导提供细菌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住院的6251例临床确诊为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入选病例采集标本包括痰液、血液、尿液、大便、伤口分泌物、脑脊液等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6251例儿科住院患者的感染病原分布现状。结果1.病原学检测阳性的病例共1023例(检出阳性率16.3%),1023例儿科住院患者的感染病原分布主要为,革兰阳性占37.30%,革兰阴性占37.30%,真菌占11.72%。结论革兰氏阴性是儿科住院患者的主要感染病原,需加强注意。

  • 标签: 儿科 住院 感染病原菌 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者应用定喘汤进行治疗的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定喘汤治疗,统计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此外,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以及FEV1/FVC等肺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定喘汤对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者展开治疗,可充分缓解其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热哮证 定喘汤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