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内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物理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1~2013年接收治疗的100位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各50人,为对比组提供一般的手术治疗,而研究组则需在对比组的医疗基础上增加肺部物理治疗,之后进行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概率、住院时间、呼吸仪使用时间和指脉血氧饱和度的比较。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治疗后,研究组内患者肺部感染率为4.0%、住院时间位12.5±2.0天,较对比组内患者感染率18.0%、住院时间22.5±2.1天来说,要小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内患者使用呼吸仪的时间为4.5±1.21天,而对比组内患者使用呼吸仪的时间达到了6.30±1.73天,也是比研究组使用的时间更长,之后进行指脉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测量结果显示,研究组内患者的指脉血氧饱和度为95.20%±1.10%,比对比组内患者测量数据92.30%±1.09%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达到优良的概率为92.00%,而对比组却仅有6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治疗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有着良好的效果,能起到抗肺部感染、减短住院时间及呼吸仪使用时间的作用,应该得到社会的共同重视。

  • 标签: 内脑出血患者 物理治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情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难过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急性脑出血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患者行以神经内科急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提供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接受研究的92例脑出血患者中,通过行以神经内科救治,治疗成功例数为83例,治疗成功率为90.22%,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为21例,并发症发生几率为22.83%;紧急治疗后,患者出血量为(54.95±8.75)ml,救治时间为(45.16±4.91)min,住院时间为(15.8±3.1)d。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行以神经内科急救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够减少出血量、住院时间、救治时间,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 标签: 神经内科 急救 脑出血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最佳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回顾性总结10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脑出血患者中有34例完全痊愈无任何后遗症,有44例痊愈但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22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急救及护理极为重要,这对降低脑出血病死率,减少致残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急性期患者 观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术后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8患者均于术后给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照组38例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术后两组患者预后康复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次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38例患者,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有效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水平,降低再次出血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难点及护理对策,为提高护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患者临床护理的难点,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70例患者24例痊愈(34.28%),肢体偏瘫32例(45.71%)、植物生存6例(8.57%)、放弃治疗4例(5.71%)、死亡4例(5.71%);合并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分别18例、7例及3例,未有发生褥疮患者。结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因集体功能衰退、心理等因素护理难度较大,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可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老年人 护理难点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5例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75例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增加(P<0.05)。两组患者NHIS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NHI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提高安全性。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2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死亡率无差别(P>0.05)。两组出院患者观察3~6个月,实验组ADL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在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ADL疗效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护理干预 康复
  • 简介:摘要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8例,所有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研究组,一组为参考组,两组患者均有64例患者。两组患者一律进行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程序化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情况,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表明,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患者程序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情况也比较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急性脑出血 肺部感染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在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4例患者,甲组患者实施院前急诊,而乙组患者不实施院前急诊,对比甲乙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优于乙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诊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治疗有效率高,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减少了患者死亡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院前急诊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开展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BI指数上升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护理后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高血压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日常生活能力不具明显对比性,P值大于0.05,护理后,观察组数据为(80.06±3.14)分,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仅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P值小于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可有效改善预后,有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且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方面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 标签: 预后 循证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有效护理可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控制或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6例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的呼吸道护理方法。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应施后,5例因脑疝死亡,4例发生肺部感染占9%。47例(83.9%)最终拔除气管套管。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后,应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基础护理、气管套管护理、适时正确深部吸痰,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翻身拍背,改变体位,防止肺部感染,并发症降低,治愈率明显提高。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急诊抢救护理方法,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5.35%比对照组81.4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护理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脑出血 抢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中使用康复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了54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对照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护理,与护理前与护理6个月后使用生活质量自测表(SS-QOL)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而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均上升,并且观察组评分上升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作为脑出血患者的主要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肢体及其他功能的康复。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出血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经CT诊断的特征和临床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取52例作为观察组,并于同期选取52例自愿参与的老年非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CT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中线位移情况和CT特征。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中线移位发生率为65.38%,高于对照组的1.92%,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出血部位主要为基底节区、丘脑、小脑、脑叶、脑干和多发性出血,分别为55.77%、7.69%、9.62%、7.69%、9.62%和9.62%,其中3例脑干出血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377%。结论CT是老年急性脑出血的一种有效诊断方法,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 急性脑出血 CT特征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10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运动能力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脑出血患者中采用康复治疗的方式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治疗 护理干预 脑出血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primaryintracerebralhemorrhage,PICH)的疾病特点及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收集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主要指标包括,人口学指标、疾病特征、住院费用、诊疗质量等。结果PICH患者出血部位分布基底节区出血159例(71.62%),其中壳核出血130例(58.56%)、丘脑出血29例(13.06%),脑叶出血27例(12.16%),脑干出血17例(7.66%)、小脑出血11例(4.95%)脑室出血9例(4.05%)。PICH患者人均直接经济负担总费用为12485.70元,其中,药费是第一位的经济负担(48.87%),其次为手术费(24.25%)和治疗护理费(16.71%)。结论PICH是临床上常见脑血管疾病,病死率较高;住院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较重,药费占比为第一位。

  • 标签: 原发性脑出血 疾病特点 直接经济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5例,使用随机单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二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对照组,P<0.05;出院时的疾病认知度评分,出院后3个月的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和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ryer)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可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节省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使用抛硬币方法将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8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的住院时间、FMA评分、FIM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组间住院时间、FMA评分、FIM评分对比,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35%大于B组的7.5%,P<0.05;A组死亡率20%大于B组的2.5%,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干预可以缩减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 标签: 急性期脑出血 程序化护理干预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