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绿色通道PCI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急诊科1年零3个月以来救治的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变冠脉、PCID2B时间的情况进行追踪分析。结果ACS患者的平均年龄64.85岁。ACS患者基础病的分布高血压41.3%,糖尿病14.7%,慢性肾衰8.0%,高尿酸血症8.0%。ACS患者行急诊PCI的比例为68.0%,其平均D2B为151.74min。病变冠脉情况LCX占37.3%,RCA占49.0%,LAD占49.0%。单支病变占74.5%,三支病变占9.8%,双支病变占15.7%。结论ACS患者大部分均行PCI治疗,其的D2B时间仍未达到新指南标准。冠脉病变以前降支及右冠的病变较为多见,且多以单支病变方式出现。

  • 标签: ACS,急诊绿色通道,PC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与单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51例患者进行比较,记录梗死相关血管血流情况,术后1h内心电图ST段回落率,术后一周左心室射血分数,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后,再行PCI术后复查冠脉造影有95%的血管TIMI血流分级达到3级;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研究组术后1h内心电图ST段回落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一周后LVEF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心力衰竭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抽吸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流灌注,近期效果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联合PCI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发生钙化病变的冠心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冠状动脉旋磨联合PCI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观察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30.77%的(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54%,对照组为1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旋磨去除纤维和钙化斑块,增大管腔调,改善冠状动脉内膜平滑度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PCI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冠状动脉旋磨联合PC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钙化病变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旋磨术 PCI 钙化病变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预测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患者经桡动脉逆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PCI)的效果。方法CTO患者296例,经桡动脉逆行PCI治疗并进行护理风险预测评估。⑴心理心理危机疏导贯穿整个住院过程至出院;⑵心肾功能预防肾功能损伤,在水化治疗过程,根据尿量和心功能调节滴速,密切24h出入量和心率、心律、心力及心电图改变;⑶并发症的风险预测管理①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现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先兆。②急性或延迟性心包填塞.③出血及心律失常等。结果296例患者中出现不良事件25例(8.4%),其中有中植入临时起搏器6例(2.0%),迟发性心包填塞4例(1.4%),侧前臂肿胀15例(5.0%)。结论风险预测护理是提高经桡动脉逆行PCI成功率和护理质量的关键措施。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风险预测评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PCI及择期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8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28例行急诊PCI治疗为急诊组,59例行择期PCI治疗为择期组。急诊组入院后急诊型PCI治疗,择期组入院后7~10天行PCI治疗。在PCI后7天、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心射血分数。观察住院期间心脏破裂等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随访梗死复发率,比较术后30天及术后1年死亡率。结果术后7天及术后6个月,急诊PCI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急诊组住院期间心脏破裂发生率、出院后梗死复发率、术后30天死亡率及术后1年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近期及远期疗效显著优于择期PCI

  • 标签: PCI 急诊 择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过程中,护理心理行为干预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38例急诊PCI心梗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临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康复早期严格按Ⅰ期心脏康复六个阶段程序进行康复并增加护理心理行为干预。结果经过Ⅰ期心脏康复的护理心理行为干预后,观察组69例急诊PCI患者焦虑抑郁倾向明显改善(P<0.01),护理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急诊PCI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P<0.01)。结论对急诊PCI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加治疗信心,改善预后。

  • 标签: 急诊PCI 护理心理干预 心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PCI救治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入院均直接行急诊PCI治疗,在治疗期间对120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记录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率99.17%,术后2例出现室性早搏,2例出现低血压1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死亡。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明显,术后创伤小、痛苦少,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是PCI技术成功的关键,因此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提高存活率,改善冠状动脉血供,提高心脏功能。

  • 标签: 急诊PCI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MI急诊PCI对血清肾上腺素受体抗体所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此次研究的35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采用PCI治疗的AMI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随后对其采用PCI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周与2周的血清β1受体、β2受体、α1受体的浓度进行检测以及比对。结果比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β1受体、β2受体、α1受体浓度,差异显著性逐渐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患有AMI患者其血清β1受体、β2受体以及α1受体的浓度呈现上升趋势,进行急诊PCI一周后,具有显著的下降趋势,同时行两周急诊PCI后虽呈现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肾上腺素 受体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及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经桡动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患急性心肌梗死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桡动脉急诊PCI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5例患者经桡动脉急诊PCI治疗后,治疗成功34例,成功率为(97.14%),手术平均时间(38.75±12.49)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5.07±1.25)d。治疗后共有1例患者出现桡动脉痉挛、1例患者出现桡动脉闭塞、1例患者出现前臂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7.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经桡动脉急诊PCI治疗疗效显著,具有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同伴教育在PCI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为日后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PCI治疗的住院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5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同伴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成果。结果经过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PCI的作用得分为80.5±12.0分,术后生活方式改善为82.8±14.2分,术后规范服药为74.3±9.6分,术后定期确诊为75.6±9.6分;对照组患者在PCI的作用得分为59.2±9.2分,术后生活方式改善为68.7±14.9分,术后规范服药为50.5±7.4分,术后定期确诊为35.7±8.7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PCI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实施同伴教育,能够促使患者更加容易接受,并且在日常的医护工作中,会积极的配合,对自身的积极意义较大。日后,可将同伴教育在健康教育推广应用。

  • 标签: 同伴教育 PCI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的围周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例。患者均在本院行肠癌经腹部联合根治,围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中一般情况。结果在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在本院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好转后出院。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36±2.37)d,对照组为(15.42±3.59)d,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肠癌经腹部联合根治周期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缩小手术(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有利于胃肠功能快速恢复,应推广使用该护理模式。

  • 标签: 肠癌经腹部联合根治术 围术周期 护理配合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骨修补患者围期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5年3月接收的42例行颅骨修补的患者,对其实施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全部患者在进行有效的治疗后,伤口都慢慢恢复,经过护理干预措施后没有相应的并发症发生,一段时间后都痊愈并办理出院。结论对颅骨修补患者的围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颅骨修补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与导管室见习相结合在PCI术后护理教学查房对改善护理实习生在教学查房中的学习主动性及提高教学查房满意度的应用。方法将进入我科室实习的40名实习生第一次查房作为对照组,第二次查房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查房模式进行PCI术后教学查房,观察组采用PBL与导管室见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PCI术后护理教学查房,比较两组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习主动性及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PBL教学法与导管室见习相结合在PCI术后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的价值。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术前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术后维持治疗)和对照组(术前不给予负荷剂量,仅给予术后维持治疗)。对比(1)两组手术前、手术后7天、手术后1月Hs-CRP。(2)两组手术前、手术6月LEVF及LVDd。结果(1)两组手术前Hs-CRP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手手术后7天、手术后1月Hs-CRP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手术前、LEVF及LVDd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LEVF及LVDd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PCI手术患者炎症反应,对于改善心肌收缩功能有一定价值。

  • 标签: ST段 心肌梗死 PCI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摘除中配合和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53例椎间盘摘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行常规配合;优质组行优质配合和护理。评价(1)术前术后疼痛评分;(2)并发症率。结果(1)优质组手术后疼痛评分显著比常规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优质组并发症率显著比常规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椎间盘摘除给予优质中配合和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推广。

  • 标签: 椎间盘摘除术 术中配合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B超检查在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应用中B超引导下进行肝癌切除。将中B超检查结果与术前超声、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8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手术之前经过B超、CT检查均证实存在占位病变,而在手术过程中探查未能扪及肿瘤9例,术前检查未能发现子瘤7例,门静脉癌栓12例,肝管癌栓10例,肝门淋巴结肿大4例,均经术中B超和术后病理确诊。对33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中进行了B超肝脏检查,发现结肠癌肝转移8例,胃癌肝转移4例,中都作了相应处理,并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转移性肝癌。结论对接受肝癌接触的患者行中B超检查有助于对肝癌进行准确定位,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术中B超 转移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中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在我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85例,给予综合的中护理。结果8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安全通过手术期,并一返回病房,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满意。结论加强中护理管理,重视中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手术成功的保证,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的手术风险。

  • 标签: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夹闭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2年12月~2015年11月,纳入颅内动脉瘤夹闭15例,单盲随机分组。对照组中有7例,围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中有8例,围期实施综合护理。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并发症率更低,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期综合护理效果非常显著,患者并发症少,值得运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围术期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腹腔镜疝修补(腹腔镜组)30例,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无张力组)31例,传统疝修补(对照组)28例,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复发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腹腔镜组与无张力组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腹腔镜疝修补可作为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式,尤其是腹腔镜疝修补具有更低的医源性创伤,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更快,但手术费用较为昂贵,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经济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腹腔镜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菌药物在疝修补期的预防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入院进行疝修补手术的患者9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后,进行疝修补期的抗菌预防护理干预,并对比在不围期的药物合理性,通过SPSS统计软件来进行最终的试验数据分析。结果经临床用药后,根据围期的不同时期进行选择应用药物进行预防管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恢复期,且药物的合理性,也能够确保其伤口免受感染,对基本的临床症状,都能够保障其在手术治疗后的药物合理性。结论在临床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对疝修补的围期护理,有着显著的抗菌作用,能够极大的加强临床抗菌效果,并促进患者的临床治疗恢复。在临床中,可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抗菌药物 疝修补术 围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