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时期,中医学之产生、发展以至逐步成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传统中医学理论特征除了整体观念外,实验性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医的内证观察实验是由医生以及患者亲身体验所感知的过程,一方面包括医家自身、修炼体验的过程以及在采药制药时的亲尝鼻嗅、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体会;另一方面包括患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接受药物、针刺、艾灸等治疗过程中所反应的体验。

  • 标签: 中医内证 内景返观 内证实验
  • 简介:摘要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笔者认为失眠病因甚多,病机较为复杂,总由阴阳失衡所致,故以阴阳平衡为治疗核心辨治始终,临证辨清脏腑虚实,治法注重疏肝化痰调中,自拟疏肝化痰调中汤并随证灵活加减。并辅以情志调摄治疗失眠,疗效显著,与现代医学的社会—生物—心理模式不谋而合。

  • 标签: 失眠 中医辨证论治 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标本同治,健脾理气法临床效果显著,恢复快,无严重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治疗 辩证论治 中药
  • 简介:摘要中医药养生理论和养生实践活动方法,是中国传统中医学发展进程中形成并且遗留给我国现代民众的重要成果,运用中医药养生方法针对基层普通民众的养生实践活动行为展开指导干预,对于改善提升我国广大基层普通民众群体的健康养生行为参与实施质量具备重要意义。本文围绕中医要养生保健论题,择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综述分析。

  • 标签: 中医药 养生 保健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昏迷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脱水、降低颅内压、防止感染等对症治疗,盐酸纳洛酮3.0mg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每次20ml静滴,一日三次。结果治疗90d后对照组意识恢复9例,显效11例,好转14例,无效13例;观察组意识恢复18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9例。结论中医康复治疗能更好地促使脑卒中昏迷患者苏醒,加快身体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昏迷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法现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共104例,按随机数字法表分成实验组52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中医康复护理,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Barthel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风患者护理中,可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中风 中医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在中医在疾病临床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的今天,对支撑中医发展的根基—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探讨,转变不适宜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观念,拓宽其研究的领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出发,浅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转变的重要性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宽的意义。

  • 标签: 中医基础理论 转变 拓宽
  • 简介:摘要儒家思想崇尚复古,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一股尊经复古的潮流,对中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诸多医家纷纷追溯《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古籍,将其编次、注释、阐发应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 标签: 尊经复古 影响 中医经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下垂的中医辩证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胃下垂患者40例,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症状疗效改善明显,治疗效果满意,总有效率97.5%。结论胃下垂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对床症状改善明显,临床医疗前景广阔。

  • 标签: 胃下垂 中医辩证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肺胀患者的中医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胀患者42例,对其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性的分析。结果经过我院优质的中医治疗后,治愈20例,占47.6%,显效14例,占33.3%,有效6例,占3%,无效2例,占4.8%,总有效率95.2%。结论经过积极优质的中医治疗后,患者的肺胀病症得到有效的救治,且患者的预后较好,对于肺胀的中医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肺胀 中医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通过《黄帝内经》对治未病的认识和现代中西医对养生保健的研究,阐明中医体质辨识是治未病的基础,只有正确进行体质辨识,才能使得评估和干预正确无误,进一步说明体质辨识在中医治未病中的重要性.

  • 标签: 中医 治未病 体质辨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咳嗽是中医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人体呼吸系统疾病症状表现类型,在充分遵循辨证施治指导原则背景之下针对咳嗽患者展开治疗干预,对于支持和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最佳临床治疗处置干预效果具备重要意义。本文围绕中医治疗咳嗽的方法展开了简要的综述分析。

  • 标签: 中医治疗 咳嗽 方法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探究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在对照组中应用中成药进行治疗,在观察组中应用中药汤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辩证治疗,不仅改善了中风对患者机体产生的损害,同时也减少了中风后遗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辩证治疗 中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水症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肾水症患者30例,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30例肾水症患者经中医辩证治疗,完全缓解17例,完全缓解率为56.67%,临床总有效率90.0%。结论中医治疗肾水,标本兼治,全身的调理,疗效巩固,推迟或减少复发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肾水症 中医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痹的中医辩证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胸痹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治疗胸痹,应以养心补肾为主,补阴顾阳,补阳护阴,阴阳平和,缓解病情,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胸痹 中医辩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悸的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心悸患者60例,即西医中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悸应用中医辩证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 辩证治疗 心悸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脑病临床指南的制定现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我国公开发布的中医脑病临床指南,进行检索,在此基础上将纳入和排除标准分别制定下来,对指南的发布时间与机构、开发方法和指南推荐建议等进行客观分析。结果中医脑病临床指南已经达到20种,其中分别涉及西医疾病13种和中医疾病4种;共同采用共识和循证方法在制定指南推荐意见时,二者在一致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基于中医脑病临床指南制定现状,建议中医脑病循证指南的开发数量可以适当的增加,并且能够对现有指南进行及时的更新与修订。

  • 标签: 中医脑病 临床指南制定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音乐医疗法是一新兴医学,它在中医领域的应用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平衡。音乐是一种和合之气,起到“阴平阳秘”的作用。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中,五脏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五音的相互运作,五音的相互运作可以调节五脏的相互作用,二者相辅相成,音乐搭配中医在中国古代已成为一种重要疗法,同时在现代科学也是一种重要的养生保健和治疗方法。

  • 标签: 音乐疗法 阴阳 五行 七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肾炎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肾炎水肿患者38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9例,治愈1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19例,治愈6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73.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随访一年,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对照组患者出现6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肾炎水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辨证 肾炎 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