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动半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修复高龄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观察。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1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髋关节置换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27(96.4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26(92.85%),两组无明显性差异;但观察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动半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修复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骨折的愈合时间更快,术后复发率低。

  • 标签: 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行心理护理、术前术后康复训练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术后患者功能改善明显,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指导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早期主动行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全髋关节 置换 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方式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护理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并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样本,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以往最常应用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时间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给予对应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方式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结果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操作时间,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本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74例,依照护理差异将其分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共37例;余37例接受康复护理,入组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较高,并发症率低,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应用效果佳,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宜推广。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对患者功能恢复。方法对34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治疗训练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经康复治疗,好20例,中10例,差4例,优良率88.23%。结论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改善置换关节的活动度,改善和纠正患者因长期疾病所造成的不正常的姿态。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使其自理。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36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对观察组18例患者进行整体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及手术后恢复的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护理,对照组1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同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整体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临床治疗有效率,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全髋关节 置换术 临床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效果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方法。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本院2013年07月~2015年01月收治的34例骨科患者(实验组),予以髋关节置换术+预防护理;同时选取34例骨科患者(对照组),予以髋关节置换术+一般护理,观察2组入选患者护理情况,再予以客观比较。结果上述入选患者中,实验组入选患者有1例(2.94%)关节脱位,对照组入选患者有7例(20.59%)关节脱位,2组比较有差距(P<0.05)。结论对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予以预防护理除了可以提升患者疗效,而且还能够预防机体关节脱位,避免患者接受二次手术,效果突出,可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科 关节脱位 预防 一般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卧床患肢制动,活动受限,致使血液黏稠度增高,使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机会明显增加,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方法我们对收治的60例患者施行髋关节置换术,对术后DVT形成采取了积极的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60例患者,患肢肿胀、疼痛消失,皮肤颜色转为正常,患者功能良好;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满意,无1例发生肺栓塞。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预防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有效地预防了下肢深静脉薛栓形成。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后 DVT 预防及护理Bone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and care for DVT preventio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功能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05月~2016年05月期间诊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髋关节功能恢复上,观察组优良率80%,对照组优良率97.5%,对照组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上,早期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期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术后创伤小的特点,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远期疗效优的特点。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人工股骨头置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风险及对策。方法对50例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术中密切配合,评估存在的护理风险,预先采取相应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配合流程和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老年患者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策略配合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2014年10月—2017年12月于本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全面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5.56%)比对照组(82.22%)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比对照组(20.00%)低,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手术室全面护理策略配合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护理质量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策略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治疗外伤性髋关节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外伤性髋关节创伤患者4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有限切开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选择水泥型人工股骨头髋置换手术。结果两组都顺利完成手术后出院,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术后卧床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治疗外伤性髋关节创伤能有效减少创伤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外伤性髋关节创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有效护理模式。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3年8月—2009年5月收治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56例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56例无感染,2例术后发生脱位,发生3.57%,1例闭合复位不成功后行切开复位,1例出院后在家摔倒致股骨劈裂骨折伴脱位,再次行环扎翻修术。结论术后有效的护理对老年性患者有重要意义,提高护理质量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下床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老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74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抽样分组,根据围手术期的不同阶段,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措施。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均较治疗组好。结论对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促进手术后的恢复。

  • 标签: 心理干预 围手术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为0.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33%(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对于患者术后康复更为有利。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将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取术后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1例深静脉栓塞,2例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15例(65.22%)、满意8例(34.78%)、不满意0例(0%),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非常满意8例(34.78%)、满意9例(39.13%)、不满意6例(26.09%),护理满意度为73.91%,P<0.05。结论加强对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护理要点。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流程护理,实验组执行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满意占比、平均住院时间、髋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方法认知、康复训练依从行为、髋关节功能、局部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压疮、肺部感染等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可提高康复认知和康复行为,减少并发症,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康复训练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接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直接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管理,考察患者的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97.87%)显著高于对照组(87.2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26%)显著低于对照组(17.02%)。结论直接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术采取护理管理效果良好。

  • 标签: 直接前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协同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拣选67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按照手术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研究组34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协同护理干预并研究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后组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及股骨上段破裂,人工关节移位等并发症的概率为11.8%,较对照组并发症该发生率36.4%低;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全过程的满意度评价较对照组高,评价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全面提高护理满意度的评分,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满意度 股骨上段破裂 人工关节移位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4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术后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4.1%高于对照组76.5%,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 早期康复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