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arthritis,PA)是一种难以发现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对于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具有银屑病和炎症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很多报道已描述了银屑病关节炎的颞下颌关节(TMJs)损害.但未见颞下颌关节作为银屑病关节炎受累的首个关节的报道。本文报告一例颞下颌关节病发病后几年才诊断的银屑病关节炎.因为除银屑病之外无其他体征。由于错过早期诊断.造成了严重的颞下颌关节损害。颞下颌关节可以是银屑病关节炎的首个受累关节。要想早期正确诊断银屑病关节炎.牙科医生和风湿病学家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侵蚀 MRI 银屑病关节炎 硬化 颞下颌关节
  • 简介:Procera瓷系统是为前牙和后牙区的单个牙修复体而研制的。另外,还可制作Branamark种植系统中CereOne基台无金属的上部结构,或经预备的氧化铝基台(CerAdapt)上的冠。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系统制作的Procera基底冠,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经调磨与基底冠相适应的烤瓷贴面可满足极高的美观要求,且耐磨耗,具有对牙周组织和种植体周围组织无炎性反应的理想的表面结构。本文意在提供一个科学研究、临床应用、技工室制作过程和病例报道的概述。

  • 标签: Procera全瓷系统 种植体 制作 氧化铝基台
  • 简介:从事口腔医疗服务的口腔医师可分为口腔科医师与口腔专科医师两部分,口腔科医师与口腔科医师有鲜明的特色,是口腔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量的口腔医疗保健工作,为民众的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以来口腔科医师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探讨很少。本文对口腔科医师进行了论述,界定了口腔科医师的定义,分析了口腔科医师的特点及性质,初步论述了口腔科医师的业务范围及所从事的医疗工作。对口腔科医师的工作区域、服务范围及培训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口腔医师 全科医师 口腔医疗服务 医疗保健工作 专科医师 全身健康
  • 简介:目的比较应用可调铪架与平均值耠架制作的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门诊就诊的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46例,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分别应用可调拾架及平均值铪架制作再定位咬合板。戴用咬合板后按时预约复诊调铪,同时检查患者的关节、肌肉症状,记录复诊调铪次数。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弹响症状均全部消失。平均值铪架组患者治疗后有16例疼痛症状消失(16/20,占80%),20例开口度有改善(20/20,占100%)。可调验架组患者治疗后有20例疼痛症状消失(20/21,占95%),18例开口度有改善(18/18,占100%)。两组在治疗关节弹响、疼痛和改善开口度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值铪架组患者平均复诊调袷(8±0.73)次,可调袷架组患者平均复诊调耠(4±0.67)次,两组在调铪次数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可调铪架制作再定位咬合板比使用平均值铪架制作,对于治疗关节盘移位的疗效更加确切,复诊调袷次数少,疗程短,患者满意度较好。

  • 标签: 全可调铪架 再定位咬合板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可复性盘前移位
  • 简介:颞下颌关节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jointosteoarthrosis,TMJOA)是一种发生于颞下颌关节及其周围软硬组织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常引起关节软骨的退化和丧失,伴有软骨下骨和其他软组织的改变。TMJOA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区疼痛、张口受限和关节杂音等,其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并尽可能阻止疾病进程,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再生,以恢复颞下颌关节的各种功能。目前临床上治疗TMJOA的手段有很多,但仍以患者容易接受的保守治疗为主,并且能够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文章对TMJOA的物理及药物疗法进行综述,以探讨更为合理的保守治疗手段。

  • 标签: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保守治疗 物理疗法 药物疗法 富血小板血浆
  • 简介:颞下颌关节解剖生理和功能的复杂性、颞下颌关节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以及老年人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构成了老年颞下颌关节疾病及其诊治的困难.老年人颞下颌关节、下颌骨以及口颌系统肌肉都会发生增龄性改变,老年人颞下颌关节的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诊治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本文对此进行介绍.

  • 标签: 老年人 颞下颌关节疾病 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腔灌洗术治疗早期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鞍山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早期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28例(35侧),用2%利多卡因和维生素B12混合溶液反复灌洗,每天1次,连续3d。治疗后平均随访3.2个月(1~15个月),记录患者疼痛、张口度等相关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的疼痛均有较大程度缓解或消失,张口度大幅改善,26例患者张口度恢复正常,但17例仍有关节弹响。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关节腔灌洗术能够对部分早期不可复性盘前移位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 标签: 关节腔灌洗术 颞下颌关节 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 简介:本文对运用IPSEpress压铸玻璃陶瓷系统修复单个前牙或后牙的144个冠进行了评价。这些冠修复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68个月(平均37个月)。用Kaplan-Meier分析表明,这一阶段的预计成功率为95.35%。同时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对冠进行评价,多数冠的颜色匹配、外形、边缘完整性、继发龋及边缘着色均达到A级。本研究结果表明,若严格遵循操作步骤,这种材料可被成功运用,尤其用在前牙区。

  • 标签: EMPRESS 全瓷冠 临床报道 牙全冠 修复
  • 简介:影响牙再植的因素众多,牙再植的成功率并不高。如何改善牙再植的预后一直是儿童牙科临床面临的一大挑战。牙再植的过程一般包括患牙及牙槽窝的处理、惠牙再植和固定。辅助治疗则包括全身性抗生素的应用、局部抗菌措施、破伤风疫苗的强化等。由于牙根发育程度的不同以及惠牙根面牙周膜细胞活性状态的差异等原因,患牙的根面处理及再植后的固定措施有所差异。此外,还需根据患牙牙根发育是否完全、患牙根面是否有活性牙周膜细胞覆盖等对患牙牙髓进行相应的观察或处理。本文拟就这些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

  • 标签: 牙脱位 牙再植术 牙周膜细胞 根面处理 固定
  • 简介:颞下颌人工关节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较为成熟,主要用于关节强直、髁突骨关节炎晚期、髁突肿瘤以及髁突特发性吸收等疾病的关节置换治疗。然而国内目前尚无相关产品。本文就国际主流人工关节置换系统的设计、类型和临床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人工关节 应用进展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缺牙伴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同期治疗方案。方法:2013年7月—2014年10月,5例缺牙伴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平均年龄41.8岁(28~51岁),术前经MRI检查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全景片、锥形束CT(CBCT)确定缺牙位置及缺牙区骨量,临床检查开口度均小于一指,关节区有明显疼痛。术前采用Simplant11.04软件辅助设计种植体植入方案,并制作种植导板,术中关节盘锚固术和导板辅助一期牙种植手术先后进行,术后3个月行二期种植手术,半年后进行冠修复。结果:术后关节盘位置、开口度恢复良好,关节区无疼痛,缺牙区牙冠形态、咬合关系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期望种植修复牙列缺损但伴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患者,将关节盘锚固术和种植手术同期进行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 开口受限 种植修复
  • 简介:瓷种植修复技术在现代口腔种植领域已经不是不可达到的修复目的,并已经在牙种植修复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修复体不仅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能够达到理想的美观修复效果。在种植修复临床中.有时所出现的问题仅仅是源于种植系统本身所提供的种植基台。然而.当今种植系统配套供应的基台已经与以前有很大的区别.包括制作基台所用的材料、基台的稳定性以及基台的可调改性等方面。以钛金属为基底的新一代瓷基台的出现为牙种植修复治疗开创了新局面。Zi—real瓷基台(3i)和Empress-2的联合应用可以使种植修复达到理想的固位稳定和美观效果。

  • 标签: 种植体 全瓷修复 上部结构 生物相容性 牙齿
  • 简介:瓷修复材料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和半透性,能够再现天然牙的半透明度和色深度,是目前最接近天然牙美学特征的修复材料。本文就瓷修复材料半透性的测定方法、影响因素及与天然牙透明度的匹配等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全瓷修复体 半透性 透射性
  • 简介:目的通过评价锥体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影像改变,探讨颞下颌关节重度骨关节病伴牙(牙合)面畸形患者的髁突骨改变的稳定性.方法选取2007年至2012年初诊为颞下颌关节重度骨关节病伴咬合紊乱/牙(牙合)面畸形且有半年/1年追踪资料的患者共113例,其中103例为双侧病变,10例为单侧病变,共计216侧关节,年龄10~40岁,平均年龄(20.6±6.0)岁.获取CBCT影像资料评估随访半年和/或一年后髁突骨质改变情况.结果初诊时髁突表面光整者,半年后骨改变进展率为25.6%,一年后为23.5%,无统计学差异(P>0.05).髁突表面不光整者,半年后骨改变进展率为45.6%,一年后为29.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重度骨关节病髁突表面光整者,骨质较为稳定.相反,髁突表面不光整者,半年内骨改变进展可能性较大,一年后骨质趋向稳定.

  • 标签: 锥体束CT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病 髁突骨质
  • 简介:瓷冠可以取代传统的金属烤瓷冠用于单个牙齿的修复。传统的瓷修复体由于受物理性能限制,在很多治疗情况下被禁忌使用。氧化锆陶瓷的强度高,在特定的情况下,在原先准备作金属冠或者金属烤瓷冠修复的可摘局部义齿(RPD)的基牙上,可以用瓷冠来修复。用ProceraAllZirkon制作具有传统导平面和殆支托的可摘局部义齿的基牙修复体。本文初步探讨了这种修复方法的使用一用ProceraCAD/CAM技术制作氧化锆基底冠,并与可摘局部义齿联合应用。

  • 标签: 可摘局部义齿 全瓷冠修复 义齿基牙 金属烤瓷冠修复 CAD/CAM技术 氧化锆陶瓷
  • 简介:现代瓷系统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美学效果、生物相容性及功能的可以替代传统修复材料的修复材料。这一系统的适应证范围较广,从嵌体到多个单位的固定冠桥,并逐渐应用于后牙区。近来市场上有很多这样的系统。而新材料与新技术在成为常规治疗方法以前,必须经过5年的追踪和临床实践。本文旨在回顾当今有关后牙区瓷修复体的临床长期效果的文献和科学数据,并与其他替代治疗方法进行比较、讨论。

  • 标签: 后牙全瓷修复体 生物相容性 陶瓷嵌体 高嵌体 长期疗效 替代疗法
  • 简介:目的评价在3个不同的私人诊所中所做的Procera瓷冠修复后5年期间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对205个Procera瓷冠(50个前牙冠和155个后牙冠)作了前瞻性研究,观察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60个月,平均为23.52个月。结果修复体不能满足美观或功能需要而重做时,被确认为失败。通过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法,得出平均生存率为96。7%(前牙区为100%,后牙区为95.15%)。结论后牙Procera瓷冠具有良好的预后;前牙Procera瓷冠的修复效果是非常可靠的。

  • 标签: 全瓷冠 生存率分析 追踪 临床效果 私人诊所 修复效果
  • 简介:目的临床使用种植支抗牵引牙弓后移,治疗前牙拥挤或面型前突,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选择19例应用种植支抗牵引牙弓后移的病例,上颌种植支抗钉植入颧牙槽嵴区,下颌植入下颌骨外斜线,常规排齐整平后应用镍钛拉簧牵引牙弓后移。结果16例病例成功完成矫治,3例因种植体支抗松动而失败。结论使用种植支抗牵引牙弓后移是正畸临床的一种有效的矫治方法。

  • 标签: 种植支抗 推磨牙向后 智齿 正畸治疗
  • 简介:髁突特发性吸收(idiopathiccondylarresorption,ICR)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髁突渐进性吸收性疾病.文章通过文献回顾,结合笔者团队的研究结果和治疗经验,着重讨论了ICR的病因和发病机制、ICR与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discdisplacement,ADD)的相关性、青少年ICR的临床表现和诊断、ICR治疗方法的优化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临床中ICR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髁突特发性吸收 颞下颌关节盘 盘前移位
  • 简介: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与周围重要结构的毗邻关系,为避免在颞下颌关节手术中损伤周围重要结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颞下颌关节完整的颅骨标本43副,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测量颞下颌关节与其周围重要骨性标志的距离与角度。结果:鼓鳞裂最外侧到棘孔、卵圆孔、茎乳孔的最短距离分别是(22.69±2.02)mm、(27.23±2.07)mm、(17.67±1.76)mm,岩鳞裂最内侧到棘孔、卵圆孔、茎乳孔的最短距离分别是(6.55±1.56)mm、(11.64±1.73)mm、(17.53±1.75)mm,蝶棘根部到卵圆孔、茎乳孔的最短距离分别是(9.53±1.39)mm、(20.08±2.14)mm,关节结节最低点到棘孔、卵圆孔、茎乳孔的最短距离分别是(27.33±2.14)mm、(30.33±2.29)mm、(32.23±1.78)mm,关节结节最低点、棘孔、茎乳孔形成的三角形的三个夹角分别是(73.72±7.24)°、(55.58±6.49)°、(50.70±7.56)°,关节结节最低点、卵圆孔、茎乳孔形成的三角形的三个夹角分别是(62.41±6.88)°、(61.19±5.61)°、(56.40±7.60)°。结论:颞下颌关节周边的解剖位置测量数据可以为颞下颌关节手术提供参考标准,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鼓鳞裂 岩鳞裂 关节结节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