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跟骨骨折外侧延长L切口并发症非手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外侧延长L切口的5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引起并发症的非手术相关因素。结果切口并发症人数为12人,比例为24%,对其导致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非手术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吸烟史、糖尿病、脊柱骨折三大类情况,其中独立危险因素为脊柱骨折。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外侧延长L切口治疗,其独立危险因素为为脊柱骨折,另外对于其他两类危险因素应在术前进行积极的控制。

  • 标签: 跟骨骨折 外侧延长L形 切口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跟骨骨折切口缝合方式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5月,80例(单侧)跟骨外侧入路治疗跟骨骨折两种不同缝合方式切口愈合情况,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用改良横褥式间断缝合,B组采用常规间断外翻缝合方式自中间向两端缝合。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在切口的愈合率方面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间断横褥式缝合可提高跟骨骨折切口的愈合率,降低术后切口皮瓣坏死率。

  • 标签: 跟骨 骨折 顺序 并发症 切口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男性阴囊切口更加牢固的包扎方法。方法通过对2015年3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手术室完成的96例阴囊切口手术患者术后一日包扎敷贴的脱落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包扎法(新方法)比传统的“一”包扎法(传统方法)更加牢固(P<0.05),新包扎法优于传统包扎法。结论双敷贴“V”包扎法更加牢固,不易脱落,同时减少切口曝露对伤口的污染,降低伤口感染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阴囊 切口 敷贴 包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观察并记录切口感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30例患者术后均出现发热、切口表现红、肿、热、痛及波动感。其中金黄色葡萄菌感染10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9例,化脓性链球菌感染5例,6例为阳性。治疗后感染伤口均达到Ⅲ甲愈合,但6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超过两周且在患者颈部留下瘢痕。结论切口创面止血不彻底导致淤血没有及时有效引流、术中没有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术中同时切除淋巴结结核、气管切开后创面使用即溶性止血纱布、误切气管导致切口感染、糖尿病患者的多汗因素是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因此,严格无菌、准确规范的术中操作,电刀的规范使用,术后有效的引流,适当的加压包扎以及综合护理,能显著减少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甲状腺 术后 切口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其切口愈合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操作方法,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化脓性阑尾炎术患者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总有效率较高,因而值得我们日后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化脓性阑尾炎术 切口脂肪层下 引流管 切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受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护理对策,研究组首先分析可能会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然后给予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类型。(2)研究组和对照组切口感染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I类手术与Ⅱ类手术例数分别为(14台、16台)、(15台、15台),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6.7%,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认真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并且提出干预方法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对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手术切口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临床诊疗。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与诊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4例患者接受人工流产或药物杀胚治疗,清宫不彻底又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2例患者出血较多,进行输血止血与B超引导清宫治疗。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风险增大,应减少剖宫产术以降低自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发生率。

  • 标签: 剖宫产疤痕妊娠 清宫术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选择小切口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86%(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选择小切口手术治疗,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小切口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疝气患儿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的患儿设为基础组,接受横切口手术治疗的患儿设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切口长度短于基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率低于基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复发率低于基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治疗中应用横切口手术,其治疗效果显著,不仅缩短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 标签: 横切口手术 小儿疝气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甲氨蝶呤单一或者联合米非司酮等保守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CSP患者按照药物治疗的区别分成观察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对照组(甲氨蝶呤),对比两种用药方式的有效性。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0%、63.63%,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完全恢复时间、阴道出血时间、绒毛膜促性激素指标等恢复时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进行保守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成为妇产科腹部手术后的一个常见并发症,本文将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现象运用预防性护理措施。

  • 标签: 妇产科手术患者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患者档案资料,将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定义为感染组,未发生感染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结果感染组和对照组性别比较无差异(P>0.05),感染组和对照组年龄、手术时间、预防应用抗菌素、体重指数、住院时间、切口引流管、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切口类型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分析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减少切口感染的几率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普外科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外科手术过程中,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本文对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

  • 标签: 外科手术 手术切口 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利用肱骨后侧切口手术对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利用肱骨后侧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利用对肘关节功能的评分,其中优45例,良5例。结论利用肱骨后侧切口手术对肱骨中下段骨折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肱骨后侧切口手术 肱骨中下段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方法以2012年2月1日至2015年2月1日在我院进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经计算,共68例,其中男35例,女33例。应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在我院治疗的68例中,切口感染4例,术后切口感染率为5.88%。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与患者是否肥胖、手术切口方式、手术时间、切除方法、是否留置引流、病理类型等因素相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体型肥胖的患者切口感染率更高,病程长、化脓性或者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切口感染的几率更大,切口切除方式不当、手术时间把握不当等也是造成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手术前精准诊断,尽早安排手术避免病程过长,术前做好准备,尽量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切口感染,使病人尽早康复。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术后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40例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归纳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特点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以提升护理的有效性。结果经研究得知,4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肿瘤均被切除,切口小、恢复快,术后愈合率100%,患者并未发生并发感染,护理满意度高。结论加强对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全面综合护理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复,增进护患关系,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经乳晕切口 乳腺纤维瘤 手术 护理观察
  • 简介:病例摘要患者32岁,因“停经50+天,B超提示子宫切口妊娠”入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切除方式在乳腺良性病变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乳房表面放射性切口方式,观察组采取环乳晕切口方式,对比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愈合时间、瘢痕宽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的美观度为93.48%,对照组整体的美观度为84.44%,观察组美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7.28,P<0.01)。结论环乳晕切口切除对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美观度,使得瘢痕不明显,达到美容与治疗的双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借鉴。

  • 标签: 环乳晕 切口设计 切除乳腺 良性病变
  • 简介:摘要在众多手术并发症中,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最为常见的。它也是首术之后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手术费用以及导致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现阶段,切口甲级愈合率以及手术感染率已经成为了衡量一所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评估一所医院等级的重要指标1。因此,控制普外科切口感染发生率已成为临床医务人员的共同目标。本文笔者将分析探究普外科手术时产生切口感染与手术患者的年龄、性别、切口类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性质、住院时间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探究相关因素引起的感染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 标签: 普外科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乳腺纤维腺瘤采用乳晕切口肿物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乳腺表面切口切除术,而观察组则行乳晕切口肿物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全切除肿块,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但是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中,与乳腺表面切口切除术相比,虽然乳晕切口肿物切除术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是术后不容易留下瘢痕,能够满足患者的审美需求。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肿物切除 乳晕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