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HAD量表中焦虑总评分、抑郁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焦虑、抑郁程度,改善心理状态。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脑卒中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症状及危害,结合妊娠各期孕妇心理变化特点,我们分析了影响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一是孕妇心理应激与激素的关系,二是孕妇心理应激与神经递质的关系,三是社会与心理因素。若发现孕妇有心理问题,一旦有心理焦虑抑郁产生的苗头时,心理工作人员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和改善,要及时的、持续的对孕产妇进行心理疏导。

  • 标签: 孕产妇 焦虑抑郁情绪 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社交焦虑症的定义和评判标准,并试图从情绪调节的角度来发掘情绪与社交焦虑的联系。

  • 标签: 情绪 情绪调节 社交焦虑症
  • 简介:摘要本文是运用系统脱敏疗法和艾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对一例男大学生情绪焦虑为主要症状进行咨询的个案报告。根据来访者的有关资料和SDS、SAS的测验结果,确诊为严重心理问题。从生物、社会及心理层面分析了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然后采用系统脱敏疗法和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做了有效的干预及治疗。根据求助者的自我评估、心理测验结果、咨询师的评估及咨询后回访,证明本咨询为有效咨询。

  • 标签: 严重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术前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P<0.05)。结论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术前 心理护理 焦虑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自我院收治的肿瘤放疗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4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结果干预前,两组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肿瘤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病人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将88例肺结核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后患者SAS评分情况。结果根据SAS标准评分,对照组37例患者存在焦虑情绪障碍,心理干预组则14例出现焦虑情绪障碍;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焦虑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肺结核 焦虑
  • 简介:本文主要报告了一例通过心理咨询,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和系统脱敏法,使求助者克服了考试焦虑,成功达到认知重建的目的的案例。1一般资料求助者:女,16岁,初三学生,独生女,身体健康,未患过

  • 标签: 例考试 心理咨询报告 情绪心理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护理中对焦虑情绪的影响及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6例低钾血症患者进行分析,选择时段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采用抽签分组形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8例予以优质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实验组,而另38例予以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护理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较优,两组对比差异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护理中护理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急诊科 低钾血症 焦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使用IABP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用“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本院使用IABP的50例患者分成25例/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2组心理症状。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病性(1.12±0.15分)、人际敏感(1.31±0.25分)、偏执(1.26±0.34分)、恐惧(1.14±0.18分)、敌对(1.13±0.26分)、焦虑(1.20±0.15分)、抑郁(1.27±0.12分)、强迫(1.26±0.31分)、躯体化(1.25±0.18分)得分都比对照组要低(P值<0.05)。结论对使用IABP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明显减轻焦虑症状。

  • 标签: IABP 焦虑情绪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家属焦虑情绪状况,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家属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家属焦虑情绪状况,使得患儿家属能够积极的配合患儿的治疗,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儿童 重症监护病房家属 焦虑情绪状况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疗法对混合痔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干预效果。方法回顾以往118例患者,按不同干预方式分组,对照组传统耳穴贴压干预,观察组精确耳穴贴压治疗,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焦虑(SAS)、干预后睡眠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痔患者进行精确化耳穴贴压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睡觉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耳穴贴压 混合痔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截肢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为临床上治疗、护理截肢患者、减少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截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截肢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实施系统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手术前24h、出院前24h、术后3个月,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0.789,3.267,5.674,9.524,4.809,4.865,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幻肢痛、幻觉痛、残肢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510,4.365,3.856,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独立生活能力、社会关系、环境、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11.250,7.935,5.570,6.234,5.377,3.437,P<0.05)。结论系统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截肢手术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情绪,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截肢手术 心理干预 负性情绪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情绪成因分析及护理干预,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124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2人,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焦虑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焦虑状态的记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在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状态方面,实验组干预前患者焦虑状态为68.3±6.7,干预后为25.4±4.5,对照组护理干预前为68.4±6.5,护理干预后为45.3±3.7,因此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状态明显改善为25.4±4.5明显优于对照组45.3±3.7,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心理护理方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较为安全,且治疗的效果良好,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的依从性也高,患者的焦虑状态能明显得到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疗 焦虑情绪 成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组心理干预对低视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低视力患者81例,所有患者进行小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结果干预前8.65%的低视力患者有焦虑情绪,抑郁检出率为21.00%;干预后低视力患者无焦虑检出,抑郁检出率为14.82%,干预前后焦虑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视力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常见小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焦虑情绪

  • 标签: 干预性研究 低视力患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我院实施肾穿刺活检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强化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的焦虑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但试验组干预后的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0.05。结论健康教育在肾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能有效促使患者焦虑情绪改善,对肾穿刺活检术的顺利实施有很大帮助,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肾穿刺活检术 焦虑情绪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支持心理疗法、认知疗法、自我管理、家庭-社会支持。比较两组入院时、治疗第7d时的血糖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7d后,两组FBG、2hPPG,SAS评分均降低(P<0.05或P<0.01);且干预组FBG、2hPPG,血糖达标时间,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

  • 标签: 糖尿病 焦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姑息关怀科室实施死亡教育对减轻护士焦虑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姑息关怀科室护士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同时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死亡教育,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分(SAS)。结果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开展死亡教育,使护士不再认为死亡和濒死时需要回避的事情,有效缓解护士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 标签: 死亡教育 姑息关怀 护士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否改善急诊低钾血症患者的焦虑情绪。方法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4例低钾血症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舒适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情绪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低钾血症患者采用舒适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情绪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这个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低钾血症 焦虑情绪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心理焦虑与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严重焦虑7例(35.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严重焦虑13例(65.00%);观察组患者焦虑5例(25.00%)和对照组焦虑5例(25.00%)情况一样;观察组不焦虑8例(4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不焦虑2例(10.00%),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数据。结论心理干预能帮助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缓解心理焦虑与抑郁情绪,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 心理干预 焦虑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