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取代了2002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从此医疗纠纷的类型更多,鉴定范围更大,赔偿范围更大,标准更高,且赔偿没有底线。

  • 标签: 侵权责任法 产科 医疗纠纷 防范
  • 简介:摘要“沟通技能”是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7大领域之一,有效处理医患关系已成为医学生在学习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220位临床医护人的医患关系状况进行调查,以期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培养方案提供参考资料。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的医患关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医学院校在医学生培养体系中要加强对其医患沟通技能的指导。

  • 标签: 医护人员 医患沟通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人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的医护人240名进行调查,分析其职业压力与倦怠情况。结果经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医护人的职业压力中压力感多来自医疗事故、工作负荷、医患关系、职业声望、聘任压力、职业发展。其中6个方面工作压力强度过中值3的有5个。说明医护人的工作压力状况存在明显问题。结论医护人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多,因此,应该从政府、社会、医院、医护人等全方位展开具体的支持与改善。

  • 标签: 医护人员 职业压力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导管室医护人的职业危险和防护措施。方法分析介入导管室医护人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介入环境中威胁医护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规避医护人职业损害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结论应建立健全导管室感染管理控制制度,严格遵循院感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增强导管室工作人员消毒隔离观念和自身防范意识,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

  • 标签: 介入导管室 医务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肿瘤科医护人的心理现状和有效对策。方法随机选取了本院30名肿瘤科医护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临床对象。调查肿瘤科医护人的心理现状和压力来源,采取有效干预,分析、比较干预前后的SCL-90评分。结果肿瘤科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主要来自工作、患者和特殊治疗对身体的伤害;干预后的护理人员的SCL-90评分的总分和阳性症状均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科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主要来自多方面,经有效干预后可有明显改善,临床应提高重视。

  • 标签: 肿瘤科 心理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医护人的心理状态因素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我院精神科医护人30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SAS以及SCL-90量表分析,探究精神科医护人的心理状态情况。结果我院精神科医护人中,存在心理问题者共计75例,占总数的25.00%。经U检验分析精神科医护人的SCL-90分数和全国常模分数情况,结果证实精神科医护人除却恐怖因子之外,其余SCL-90因子明显比正常人高,P<0.05.精神科SAS分数为(38.26±5.16)分。国内常模为(28.63±0.44)分,经U检验证实,P<0.05.精神科医护人的平均工作年限为(17.25±10.25)年。其和敌意(r=-0.362)、人际敏感(r=-0.639)、抑郁(r=-0.448)、焦虑(r=-0.395)呈现负相关,其与强迫症状呈现正相关(r=0.584),P<0.05。结论精神科医护人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认识。

  • 标签: 精神科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 SCL-90 SAS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科陪护人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制定应对措施,提高陪护人手卫生意识,降低院感发生风险。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外科住院的手术患者的陪护人200例,通过问卷进行手卫生现状调查,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对陪护人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外科手术患者陪护人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及依从性均偏低,手卫生情况与患者专业性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经系统手卫生知识宣传培训并增加洗手设施后,可明显提升手卫生依从性。结论外科陪护人手卫生情况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加强手卫生知识宣教培训,增加洗手设施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院感发生风险。

  • 标签: 外科 陪护人员 手卫生 情况调查 应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的社会支持情况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155名在职医护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工作倦怠问卷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来评估医护人的工作倦怠情况和社会支持情况的关系。结果155名医护人工作倦怠检出率是78.71%,轻度工作倦怠率是36.89%,中度工作倦怠率是32.79%,重度工作倦怠率是30.33%;情绪衰竭检出率是27.74%,成就感降低检出率48.39%,缺乏人情味检出率是46.45%;医护人的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缺乏人情味、总工作倦怠情况分别和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以及总社会支持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医护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情况,和社会支持存在密切相关性,应从组织、人际以及工作特征支持等层面来对医护人的工作倦怠情况进行调节。

  • 标签: 医护人员 社会支持 工作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NICU医护人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方法由NICU医生和护士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现状调查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观察品管圈活动展开前后NICU医护人手卫生的应从性。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NICU医护人手卫生的依从性由之前的医护人洗手总执行力57.20%上升到75.46%。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NICU医护人手卫生的应从性,同时还能提升医护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NICU 手卫生应从性 医护人员
  • 简介:摘要民营医院在我国的医学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但是由于民营医院的整体规模普遍不大,医院内部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工资福利发放不完善等原因,造成我国的民营医院医护人流动性非常的严重。本文主要研究民营医院人员流动性强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 标签: 民营医院 医护人员 原因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普外科医护人手卫生的现状,从而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13-2015年我院普外科医护人实施多项手卫生干预方法,随机对每年七月份医护人手卫生依从性和各年度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年来我院普外科医护人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9.55%、62.135%和65.16%,呈逐年升高(P<0.01);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13%、1.48%和1.06%,呈逐年下降(P<0.01);2015年共调查医护人手卫生指征2029例次,实际手卫生1322例次,手卫生依从率为65.16%;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显著低于护士,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卫生时刻中,操作前(接触病人前和无菌操作前)与操作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体液后、接触病人环境后及摘手套后)的依从率分别为57.54%、67.41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依从率最低,而接触患者体液后依从率最高。结论我院普外科医护人的手卫生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加强医护人手卫生依从性能较好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医护人员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医护人手卫生依从性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对我院416名医护人进行手卫生的行为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变化。结果干预前,手卫生依从率仅为29.81%,而干预后手卫生依从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821,P<0.001)。干预前,医师对于手卫生指征知晓率仅为54.49%,护士为66.92%。而干预后手卫生指征知晓率分别显着升高至92.95%和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55,P<0.001和χ2=66.486,P<0.001)。干预前,总体六步洗手法正确率仅为70.67%,而干预后则显着升高至9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53,P<0.001)。结论行为干预可提高医护人手卫生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结核病危险因素在医护人的院内感染分析与防护对策。方法选取我院50名医护人实施现场谈话与问卷调查,掌握医护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肺结核感染危险因素,同时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结果医护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建筑卫生学硬件、结核病区和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管理等属于医护人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提高对医护人的职业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其防护意识,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区和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的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确保建筑卫生学硬件的达标,使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增强体质,做到将肺结核职业暴露身心伤害下降到最低。

  • 标签: 结核病危险因素 医护人员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手卫生的现状,从而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13~2015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实施多项手卫生干预方法,随机对每年七月份医护人手卫生依从性和各年度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年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9.55%、62.135%和65.16%,呈逐年升高(P<0.01);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13%、1.48%和1.06%,呈逐年下降(P<0.01);2015年共调查医护人手卫生指征2029例次,实际手卫生1322例次,手卫生依从率为65.16%;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显著低于护士,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卫生时刻中,操作前(接触病人前和无菌操作前)与操作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体液后、接触病人环境后及摘手套后)的依从率分别为57.54%、67.41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依从率最低,而接触患者体液后依从率最高。结论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的手卫生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加强医护人手卫生依从性能较好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医护人员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医护人接触患者,手部会接触很多细菌,若不及时手卫生,则会形成医院交叉感染,为此做好医护人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手卫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手卫生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及手卫生注意事项,以此有效改善手卫生现状,降低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医护人员手卫生 医院感染 预防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陪护人对现场急救中心肺复苏技能的认知及需求。方法根据目的自行设计问卷,对心内科及心胸外科106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112位陪护人进行调查。结果心血管疾病患者陪护人心肺复苏技能相关知识认知差,对此技能需求及接受度高,112位陪护人有110位希望能得到专业人员的正规心肺复苏技能指导或培训。结论重视心血管疾病患者陪护人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以提高心血管患者突发疾病现场急救技能实施,更加充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陪护人员 心肺复苏技能 认知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北省精神病医院医护人对医患关系现况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河北省精神病医院的431名医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生、护士在医患关系现况认知得分(条目均分)分别为(3.13±0.41),(3.10±0.49),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医护人对医患关系现况认知的因素有职称、精神科知识水平、工作区域。结论不同职称、知识水平、工作区域的医护人对医患关系现况的认知存在差异,这提示要加强医护人的再教育,提高医护人对精神科的认识,为改善精神病医院医患关系提供参考。

  • 标签: 精神病医院 医患关系 现况认知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进行医疗护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对护理人员本身产生了职业危害,特别是护理人员对化疗患者进行处置时,受到化疗药物、心理、生理等职业危害。本文试图从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的危害、维护现状和预防建议三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 标签: 护士 化疗药物 危害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护人用品管圈模式管理对其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分析对象来自我科近年医护人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抽取19例,根据进行品管圈管理模式时间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前)和观察组(实施后),通过临床资料归纳了解品管圈对提高医护人手卫生依从性的临床价值。结果医护人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洗手率有明显提升,在不同阶段即诊疗操作前、诊疗操作后、无菌操作前、脱手套后,接受品管圈活动管理后均有所改善;在品管圈持续管理中医护人的手卫生依从性相关负面影响因素在不断被纠正。结论对于医护人手卫生用品管圈管理方式能够有较为良好的影响效果,且有利于帮助医护人树立相关意识,做到自主不断提升手卫生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手卫生依从性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