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WHO暂拿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所致的烈性呼吸道传染病.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威胁,医护人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要克服种种困难,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

  • 标签: SARS病房 医护人员 缺氧 原因 对策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对陪护人实施人性化管理.方法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满足陪护人的身心需求.帮助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循序渐进地进行护理知识培训,建立陪护人档案.结果35例病人对陪护人满意率为857%.结论对陪护人实施人性化管理,可提升陪护质量和陪护人的素质,促进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陪护 陪护质量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护理风险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患者或者是护理人员出现的不良事件,这属于一种职业风险,如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等,这些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随着当前社会与经济高速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变化,因此,医疗风险也越来越多。护理风险系数越低则护理安全性就越高,目前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消化内镜的使用情况越来越广泛,由于内镜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基于此,本文以我院需要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为例,对照两组患者情况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 标签: 胃镜检查 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该病以往主要发生于婴幼儿,但近年来时有报告医护人暴发水痘。水痘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飞沫及空气均可传染。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2015年1月20日至2月27日,上海市某医院发生水痘患者10例,均为医护人

  • 标签: 水痘 空气传播 医护人员 暴发 防控
  • 简介:乳胶过敏(latexallergy)是天然橡胶胶乳(naturalrubberlatex,NRL)制品引起的一种过敏反应,可表现为接触性荨麻疹、皮炎、鼻炎、结膜炎、哮喘及过敏性休克.NRL来源于巴西橡胶(Heveabrasiliensis),含有33%顺式聚异戊二烯、2%树脂、65%水、1.8%蛋白质。

  • 标签: 卫生人员 过敏 乳胶 手套 防护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住院病区陪护人管理,有效识别陪护人身份信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1】 。方法:选取住院患者陪护人80例,分为观察组( 40例)和对照组( 40例)。对照组采取现阶段医院常规的陪护人身份信息核对方法,即核查陪护人证明;观察组采取电子信息 化 管理核对方法,用PDA扫描陪护人 手 腕带进行身份核查 。结果:经过2周的观察 对比 ,发现 观察组的 方法运用于病区患者陪护人的管理中,能 有效提高了病房对陪护人的管理效率,节省了护士在交接班环节中核对患者陪护人信息时间,同时,陪护人在服从病区管理的依从性上也明显提高,观察组中患者、陪护人及护士满意度较对照组得以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住院患者 陪护 身份识别 方法 管理
  • 简介:[目的]调查医护人对于生前预嘱的态度,对于生前预嘱在医护人中的率先推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选取204名医护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生前预嘱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89人(92.6%)希望医生直接交代病情;201人(98.5%)希望自主或者与家人、朋友一起做出医疗决定;50%以上的医护人在处于肺病终末期、永久而严重的脑损害中、肿瘤终末期、陷入昏迷并且不能恢复清醒状态时拒绝生命支持,其中处于肺病终末期的拒绝率最高,达82.8%。[结论]医护人对于生前预嘱的态度更为积极,可以考虑在医护人中率先推广生前预嘱。

  • 标签: 生前预嘱 态度 调查
  • 简介:目的调查医护人心理健康状况,为医护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对临沂市140名市级医院的医护人心理健康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护人大部分有积极的表现,自我感觉良好(54.3%),心情愉快(53.5%),但是也经常有焦虑症状(42.9%);SCL-90测试医护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的分值高于常模,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人格特征测试,精神质和神经质与常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因素分析医护人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神经质相关(P〈0.01)。结论总体上讲,医护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应注意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建立医护支持系统,帮助他们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

  • 标签: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 人格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分析医护人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提高医护人实际工作效率。方法:选择医院77例医护人为研究代表,采取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对医护人睡眠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医护人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在精神压力、工作压力以及居住环境、轮班制工作P值均<0.05。结论 : 对医护人睡眠质量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改善医护人睡眠质量,以此保证实际工作效率。

  • 标签: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护理措施 分析 工作效率
  • 简介:目的调查医护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工作质量。方法对120名医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58名医护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经常焦虑38名占31.7%,经常有不同程度的兴趣下降20名占16.7%,经过心理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医护人应学习心理学,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管理者也应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 标签: 医护人员 压力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医护人对于分级护理实施现状的体验.[方法]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15名医护人进行访谈,了解其对实施分级护理的看法.[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分级护理的作用;分级护理决策者;手术分级对分级护理的指导意义.[结论]分级护理能够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决策者仍是医生,医护合作决策分级护理是比较理想的方式,手术分级系统对手术科室的分级护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分级护理 医师 护士 实施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人锐器伤的职业危害、处理原则和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锐器伤的紧急处理,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挤出部分血液,在反复挤压的同时用流水冲洗伤口,再用3%的碘伏消毒浸泡3min,待干燥后再贴上无菌敷贴;在伤后的6个月内定期进行血清学随访检测;进行伤后预防性治疗。结果多种疾病经锐器伤传播,对医护人的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结论应包括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强制性使用医疗安全器具,执行锐器安全操作规范,实施强制性法律干预以及医疗机构的行政干预。

  • 标签: 医护人员 锐器伤 职业性损伤 预防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急诊医护人手套应用的现状,探讨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对在急诊工作的医护人,在未干预、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记录更换手套的应用情况。结果医生在接触病人时的手套使用正确率显著高于接触自身时的正确率;护士在接触自身时的手套使用正确率显著高于接触病人时的正确率;在接触自身时手套使用的正确率上,护士显著高于医生。结论急诊医护人手套使用是职业防护的薄弱环节。

  • 标签: 急诊科 手套
  • 简介:摘要:从柳叶刀一篇关于一线医护人的调查报告看出,在疫情下一线医护人普遍患有心理困扰,其中抑郁症发生的概率为 34.6%,焦虑症状发生的概率为 16.0%,心理困扰发生的概率为 15.9%,需要对这些医护人进行心理护理。

  • 标签: 新型肺炎 医护人员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医护人对医院内感染知识的认知程度、自身职业防护现状等.方法选择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00名医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医护人对医院内感染有关知识欠缺;防护行为差;过去1年中医护人针刺伤发生率为77.0%;被调查者有162人在过去1年中所管理的病人发生医院内感染,占58.3%,其中呼吸道感染101例,占62.3%.结论提高医护人的安全防范意识,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护人员 医院内感染 认知程度 防护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查看医护人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影响因素,以此来制定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入组资料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共有医护人58名,其中包括:产科、外科、妇科医生、手术室护士、检验科医务人员,对以上参与调查的58名医护人进行职业性

  • 标签: 医护人员 职业性损伤 危险因素 防护对策
  • 简介:目前.大多学者以心理学的变量来诠释人类的职业行为。人类的职业选择有其潜意识的心理动机.这些动机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需求的满足,职业的各种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求与避免焦虑。护士职业需求是指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涵盖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个体的每一种需求都会寻求一种特别的方式得到满足,这种满足的方式与职业选择有密切的关系。个体的需要与职业的需求交互作用可决定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

  • 标签: 职业需求 MASLOW 护士 需要理论 职业选择 职业行为
  • 简介:为了解国内医院专职陪护的管理状况,从专职陪护的产生背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3方面对近5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指明医院专职陪护的发展方向。

  • 标签: 专职陪护 管理 规范化
  • 简介:目的:探讨看图对话卡在老年患者陪护人跌倒预防知识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老年患者陪护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两组均由责任护士向陪护人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用看图对话卡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陪护人对跌倒预防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看图对话卡的应用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护理服务。

  • 标签: 老年患者 陪护人员 跌倒 看图对话卡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