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流感病毒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实施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和实时荧光RT-PCR两种方法进行相关流感病毒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RT-PCR检测法阳性患者有78例,阳性率为48.75%;GICA检测法阳性患者有73例,阳性率为45.63%。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发现结果一致的患者数为61例,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CA检测方法操作便捷,检验快速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流感病毒疫情及临床检验中有价值的筛选方法。

  • 标签: 流感病毒 检验方法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禽流感(BirdFlu或AvianInfluenza)具有高致病性和高致死率,它不仅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构成了威胁。因此,研究禽流感的特点及其防控技术势在必行。本文主要综述了禽流感概况、病原体结构特征、疫苗的研发及防控手段。

  • 标签: 禽流感 疫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3型、乙型流感病毒在MHL混合细胞中的增殖情况。方法利用LLC、MDCK以及HEP-2混合细胞培养瓶与MDCK单一细胞培养瓶对甲3型以及乙型流感病毒标准毒株进行接种,同时设置对照组。分析甲3型与乙型流感病毒毒株在MDCK细胞瓶以及混合细胞瓶中的单克隆抗体荧光染色情况、细胞病变效应以及血凝滴度。结果病毒的血凝滴度为116,通过15稀释的甲3型与乙型流感病毒接种MDCK细胞瓶以及MHL混合细胞瓶在37℃的环境下进行48h的培养之后,感染乙型流感病毒的细胞发生了脱落以及细胞固缩的现象,而感染甲3型病毒的细胞则出现了细胞团聚以及拉网现象。结论经MDCK、LLC以及HEP-2混合细胞瓶进行分离和培养,能够有效监测甲型流感的暴发趋势,并有助于对其它呼吸道病毒进行有效的分离和鉴定,可为临床诊断以及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混合细胞培养 MHL 甲3型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治疗小儿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8例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口服中药、静脉滴注喜炎平及化痰散外敷的方法进行,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白细胞、影像学差异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结果胸部X线检查发现对照组炎性面积更大,阴性结果占比更大。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小儿流感病毒性肺炎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易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肺炎 小儿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为研究H7N9在人群中的感染以及隔离、控制、治疗措施,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感染疾病医疗水平,思考H7N9疾病治疗过程中碰到的护理、管理、疾控问题,从而提升我国医疗事业的传染病控制能力。方法对文山州流感监测实验室以及其哨点医院的H7N9确诊患者的隔离、监控、传染控制方法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控制隔离措施,不仅可以对H7N9d等严重传染病进行有效控制,还能总结、提升当今的传染病控制质量。结论H7N9的有效疾控,需要我们从医疗、市场、预防以及预防宣讲等方面入手,方能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 标签: H7N9禽流感 预防控制 疾病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血浆置换联合CRRT在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救治中的护理。方法对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早期应用血浆置换联合CRRT的患者,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血压的变化及容量负荷动态调整治疗参数及血管活性药物泵入的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根据CRRT机器装置工作状态及时处理报警;根据动态监测ACT的值及时调整肝素用量保证抗凝效果;积极预防并发症;有效地隔离。结果早期应用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护理顺利进行,有效的减少肺水,有效改善了心、肝、肺功能,血流动力学逐渐稳定;患者在ICU治疗17d后转至普通病房,观察1周后康复出院。结论面对H7N9禽流感患者在早期做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过程中,护理应有熟练的专科知识及业务,有效落实隔离措施,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治疗参数,有效的抗凝,积极准确处理报警,保证治疗的有效进行,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血浆置换 CRRT 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流行性感冒严重危害到了儿童健康,本文从改善护患沟通、指导用药配合以及流感预防宣教三大块临床工作所需注意的护理事宜进行阐述,谨希望有助于改善目前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些困境,为更好的护理流感患儿提供信息参考。

  • 标签: 儿童 流感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人们享受着物质生活的同时但疾病也离我们越来越近,威胁着我们的生命,2003年的非典、2006年的禽流感、2009年的甲型H1N1。在这些数据中无情的流感带给我们多么大的伤害,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就可以找到对抗方法,就可以减少死亡的发生。

  • 标签: 识别流感 重在预防 减轻伤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总共56例,设研究组;将同期未接种流感疫苗60例,设对照组。对比两组流感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流感发生率较低,医疗费用少,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流感发生率,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 流感疫苗 接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感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方式。方法观察和访谈流感住院病人,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增强流感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发现80%以上的流感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些病人的心理问题相当严重,经过心理护理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流感病人 心理问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机制,以便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生素及防治院内感染。方法采用MIC法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日两年来我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93株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表型。结果2015年—2017年93株嗜血杆菌患者,年龄分布主要为60~99岁,下呼吸道标本中的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为1.28%,副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为1.27%。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74.47%,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47.83%。93株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中,57株氨苄西林耐药,其中44株?-内酰胺酶阳性,且氨苄西林均耐药,13株?-内酰胺酶阴性但氨苄西林耐药。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均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利福平,美洛培南耐药率低<15%,对复方磺胺耐药率高>80%。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磺胺耐药率最高,其次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内酰胺酶阳性的流感或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的主要耐药机制是产biaTEM型?-内酰胺酶。

  • 标签: 流感嗜血杆菌 副流感嗜血杆菌 下呼吸道 氨苄西林 ?-内酰胺酶耐药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幼儿园一起流感爆发疫情的原因和特点,总结幼托机构流感防控经验。方法对此次幼儿园流感暴发疫情的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部分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PCR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7年4月19日—4月29日该幼儿园共报告26例流感样病例,罹患率为7.47%;病例均为幼托儿童,采集其中10例患者咽拭子标本,经检测6份H3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确定此次流感疫情为H3流感爆发;加强幼托机构晨午检、缺勤制度,早发现隔离病例,消毒和取消集体活动等是防控流感疫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流感 H3 爆发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甲型H1NI流感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甲型H1NI流感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53例病人咽拭子检测结果均转阴,病人愈后良好,1例患者转入本院重症监护室,2例患者转院治疗,转归率为94.6%。住院时日7~10d,平均(8.3±1.5)d。结论加强病情监测、体温监测、呼吸道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为患者疾病康复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 标签:
  • 简介:摘要机体—环境—流感病毒三者相互作用,常常导致流感病毒不断变异,且即便是同一种病毒,其感染人体,由于个体体质不同,所处环境的差异,病人所表现出来的症候往往不同。思考中医外感六淫的本质,探讨流感致病的复杂多变的机理,有利于理解中医学治疗外感表证的原则,为外感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外感六淫 天人合一 甲型流感
  • 简介:摘要目的流行感冒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流感患者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及死亡。流感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本文以2014年4月至7月收治的57例流感病患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舒适护理对流感患者的效果。结果结果表明在高热、饮食、心理等方面的舒适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流感样症状的消失和减轻。结论对流感患者的舒适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流感 舒适护理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携带者乳汁中乙肝病毒的检测结果,探究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收集1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验组,比较血清与乳汁中HBV-DNA表达情况及乙型肝炎相关检测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和乳汁中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变化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要根据静脉血中HBV-DNA载量的表达量来选择是否采用母乳哺育婴儿。

  • 标签: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携带者 乳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根据本研究的具体的选入标准随机采用在我院进行治疗病毒性肠炎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并且60例患儿进行平均分组管理,即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研究组的患者使用的护理方案为临床护理路径,而对照组的患者则是选用常规护理作为其首选的护理计划。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的一般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止泻、止吐、退热、住院等方面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此法值得在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病毒性肠炎 儿童 临床护理路径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常用抗病毒中药的复习,总结经验,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方法系统复习常用抗病毒中药的临床特点。结果通过对常用抗病毒中药的临床特点的复习,总结临床经验,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结论熟悉常用抗病毒中药的临床特点,可明显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中药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