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禽流感病毒不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它属于正黏病毒科,俗称"流感病毒群"。该科病毒包括人甲、乙、丙型和动物的甲、丙型流感病毒病毒包膜上覆盖着两种突起:一种为细长的,像三角形样的突起,为红细胞凝集素或血凝素(hemagglutinin,H);另一种像蘑菇样的突起叫神经氨酸酶(neuraminoacidase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病毒包膜 正黏病毒科 HEMAGGLUTININ 丙型流感病毒 血凝素
  • 简介:流感病毒所致的流行性感冒自有详细记载的1580年以来,全球先后发生过31起大流行。本世纪以来,分别于1918年,1957年,1968年和1976年共4起流感大流行,其中最具破坏力的当属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蔓延到整个地球,共导致2500万人死亡,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死亡人数。尽管上述多次流感大流行威胁着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 大流行 死亡人数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简介:摘要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对于新型的H7N9禽流感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的特性相比较,怎样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的分类、特征展开分析,就如何有效的采取防控措施,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提出几点意见。

  • 标签: 新型H7N9 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 防控措施
  • 简介:中美两国科学家联合进行的最新研究表明,H5N1型禽流感病毒主要扩散源头可能在于家禽运输,而带病毒候鸟的迁徙只起到辅助作用。因此,科学家们建议,为防范禽流感在人之间传播,必须对家禽进行更广泛的病毒检测。

  • 标签: H5N1型禽流感病毒 家禽 运输 源头 扩散 辅助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H7N9属于新型禽流感病毒,主要并发于禽类之间,但是对人类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机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疾控中心加强对H7N9病毒的特性研究,继而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可以为人们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本文主要对H和N病毒的发病史、H7N9病毒特性、禽流感病毒特性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人们可以对禽流感进行科学的预防,进而可以减少禽流感的发病机率。

  • 标签: 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 病毒特性 防控措施
  • 简介:目的观察环鄱阳湖地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为当地开展禽流感风险评估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环鄱阳湖地区选取县区为研究地点,在每个县区中选取地理位置临近鄱阳湖的自然村作为采样点,分别于2014年9月和2015年3月期间,采集禽类粪便、禽类饮用水、禽类羽毛、笼具表面擦拭物和蛋表面擦拭物等标本,并对标本进行鸡胚接种后进行禽流感检测。结果2014年9月和2015年3月期间,两次采集环鄱阳湖地区外环境标本均为2500份,秋季采集标本的阳性率(9.04%)显著高于春季(3.96%);两次采集的活禽市场的阳性率(41.80%和26.33%)均高于养殖户(3.96%和9.09%);笼具表面擦拭物的阳性率(9.43%)高于其他类型标本的阳性率。结论秋冬季节环鄱阳湖地区禽流感疫情发生危险增高,要重视秋冬季节禽流感外环境和高危职业人群的监测工作。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外环境 监测 鄱阳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与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方法分别对100例流感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接种者和100例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接种者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接种后的红肿、疼痛、发热反应低与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结论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比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更安全。

  • 标签: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 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图分类号R51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66-01摘要[目的]了解黄浦区涉禽场所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方法]每月对黄浦区涉禽场所开展一次禽类及环境样品的采样,采用PCR对样品进行病毒分型检测。[结果]2014年黄浦区涉禽场所禽类样品的阳性率为3.03%,环境样品的阳性率为14.02%,1月份的样品阳性率高于其他月份。[结论]定期开展涉禽场所禽类和环境标本监测,及时发现禽流感病毒的分布与演化,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H7N9 监测
  • 简介:美国科学家2月26日说,他们对各种流感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分析比较表明,有一种蛋白质可能对H5N1禽流感病毒的高致死率发挥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机制,也可能成为未来抗流感药物的标靶。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美国科学家 蛋白质 致死率 基因组序列 抗流感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能快速准确检测发热病人咽拭子样本中201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四重RT—PCR方法。方法针对甲型流感病毒的M基因设计通用引物,针对201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选择人源看家基因beta—aetin设计质控引物,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一步法四重RT—PCR反应体系。与商品化实时荧光RT—PCR试剂盒进行方法比对。结果成功建立四重一步法RT—PCR筛查201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成本低廉,适用于201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

  • 标签: 多重RT—PCR 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
  • 简介:2013年5月24日消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生以来,全国各级兽医部门按照农业部动物H7N9禽流感紧急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要求积极开展监测工作,目前监测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工作已基本完成。监测结果显示,各地没有从家禽养殖场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也未发现猪感染该病毒。据农业部23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2日全国各级兽医实验室共检测完成899758份样品,其中血清学样品702369份,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农业部 养殖场 实验室检测 监测工作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观察槲皮素体内抗病毒作用及诱生干扰素的水平.方法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肺指数、病毒致小鼠死亡率等的影响;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研究诱生干扰素水平.结果槲皮素可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率和肺指数.同时可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肺部的炎症,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治疗保护作用.而血清IFN水平槲皮素虽较病毒模型组有所提升,但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能病毒诱生IFN作用与药物的作用存在交叉关系.结论槲皮素有在整体水平上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槲皮素 甲型流感病毒 实验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一株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进行高通量测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分析,探讨其在人群流行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wholegenomesequencing,WGS)。对8个基因进行相似性检索,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关键位点的分子特征。结果8个基因与GenBank基因库相似度最高序列的来源不完全一致,系统进化树显示HA基因属于欧亚系I群,M基因位于G1-like分支,PB2位于G9-like分支,NA位于一独立分支,PBl,PA,NP,NS均位于SH/F/98-like分支。HA基因裂解位点为PSRSSR/GLF,226位受体结合位点为L。除M2基因$31N突变之外,NA基因茎63~65位缺失,PA和PB2基因未发生L336M和Q591R,E627K等可以增强病毒对哺乳动物适应性的突变,但发现可以增强病毒毒力的突变如M1基因N30D和T215A,PB2基因L89V,NSl基因P42S。除M2基因S31N突变外,NA基因和M2基因的药物结合位点未发生E119G,R152K,H274Y,R292K和L26F,V27A,A30T,G34E等耐药性突变。HA和NA糖基化位点预测结果都有8个糖基化位点,其中分别有7个和5个可靠程度较高。结论该H9N2禽流感病毒的大部分关键性位点较保守,只有少部分位点发生一定程度进化与变异,在人群引起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但需加强分子方面动态监测。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 H9N2亚型 序列分析 结合部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