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踝骨折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复发率、优良率。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少、复发率少,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6%,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治疗踝骨折效果显著,对患者创伤小,减少了术中出血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优良率高,复发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 踝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膝部神经阻滞持腘窝入路阻滞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探讨下肢足踝手术患者30例膝部神经阻滞腘窝入路阻滞技术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膝部阻滞起效时间17~23min,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镇痛时间2~4小时。结论膝部胫神经阻滞术适用于足底部疼痛及足背、小趾外侧缘皮肤异感,可作手术时的局部阻滞麻醉及术后之镇痛。

  • 标签: 下肢足踝部 手术治疗 膝部神经阻滞技术 腘窝入路阻滞技术
  • 简介:摘要三《名医类案》跨度数千年,选录痹证病案近300例,涉及近百位医家,从一个较大的范畴内表现了古代治疗痹症中,传统理论在临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这为我们研究各医家治疗痹证病提供了宝贵的文字资料。从医案去研究痹证病的治法,探讨理论的发展对临床的指导,不失为研究痹证病治则治法、处方用药规律的一个捷径。

  • 标签: 《三部名医类案》 痹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冷敷结合功能锻炼促进踝损伤后软组织肿胀恢复的影响,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本采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收治的6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持续冷敷3天并结合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肢制动、间断冷敷。于术后第1、3、7天检查踝软组织肿胀消退情况,监测C反应蛋白,依据疼痛评分标尺评定患者疼痛情况。主动功能锻炼结合持续冷敷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制动、间断冷敷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主动功能锻炼结合持续冷敷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制动、间断冷敷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持续冷敷结合早期主动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缓解踝关节损伤后疼痛,减轻踝关节软组织的肿胀,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为患者节约费用,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 标签: 持续冷敷 踝部损伤 CRP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皮肤缺损12例。结果11例皮瓣成活、1例完全坏死,最后表面痂皮脱落,深面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创面。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踝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坏死皮瓣亦能为其深面生长新鲜肉芽组织提供条件,最终达到覆盖创面。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修复 足踝部缺损 皮瓣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理念在新生脐护理应用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分娩的新生儿104例,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为52例,对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新生儿给予舒适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将两组新生儿的脐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家属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给予比较。结果脐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对新生儿脐护理时,舒适的护理理念对于脐护理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脐不良症状的发生率较低,家属对舒适护理理念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脐部护理 舒适护理理念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层流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因素。方法以我院Ⅰ级标准洁净手术室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08月~2014年10月120例分别在不同条件下的手术室空气标本采样,分为3组,分析影响空气洁净度的因素。结果开机通风净化的时间,人员流动,物品流动,开关门次数,手术室的清洁消毒都影响层流手术室的空气洁净度。结论手术过程中,术前30分钟开机通风净化,减少人流,控制物流,减少开关门,做好手术室的清洁消毒工作,都可以有效地减少层流手术室空气的细菌含量,维护空气的清洁。

  • 标签: 层流手术室 空气洁净度 采样 沉降菌数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病区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的主体,提高护士长的素质是改善护理管理的保证,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加入WTO,在世界经济冲击我国卫生体系的浪潮下,护士长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转变观念、适应角色,具备多元意识,具备较强的非权力影响力,具备良好的综合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注重情商培养,注重人性化管理,注重绩效评效,注重下属业务素质的提高,重视质控管理等方面就新形势下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及护理管理技巧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素质 护理管理 技巧 角色 情商 人本原理
  • 简介:摘要柔性护理的理念是与刚性护理相对,是在护理中加入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目的研究柔性管理的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和意义,为今后的急诊护理的柔性管理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选取39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的对象,对他们进行柔性管理一段时间后就,通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实施柔性护理后的护理人员的自我评价认为,柔性管理的理念更加容易的被接受,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更加容易的沟通,他们的护理工作得到了肯定、团队的协作和人际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结论将柔性管理引入到急诊护理的管理工作中,可以给急诊护理工作的管理提供指导,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善现行的急诊护理的管理模式,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急诊护理的管理意义重大。

  • 标签: 柔性管理 急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3年9月起在急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内容,总结其护理方案并总结临床效果。结果近2年内62例风险事件中属护理差错的12例,风险不等于差错,而沟通问题、用药错误、标本送检、护理记录等是较为常见的护理风险。结论综上所述,急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强化护士风险意识教育,增强风险意识是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急诊护理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专科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细节管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实施细节管理后,研究组的健康宣教、护理工作态度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 标签: 细节管理 神经内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患者及家属急躁,紧张的心情,要注意防范和解决护理纠纷,维护患者权益,密切护患关系,不断加强病房的安全管理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探索安全管理措施和对策。本文结合我院外科病房发生的护理纠纷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外科病房 护理纠纷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门诊药房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其管理水平是医院整体管理能力的直接表现。因此,加强门诊药房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每个药剂人员应尽的职责。医院药房管理的好坏直接关乎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也直接影响医院经济效益和医疗安全为了探索门诊药房管理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门诊药房管理的一些策略。

  • 标签: 门诊 药房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研究消毒应用中心运用层级管理模式后,其所产生的护理管理效果情况。方法将我院现有护理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1月~12月采用传统的排班管理(设为对照组);2015年1月~12月,采用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无菌物品、消毒物品、清洗、包装等质量指标,调查我院各科室对本中心的满意程度,将两组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各科室对本中心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94.33%>对照组82.67%,P均<0.05,统计学差异有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自实施层级管理以来,护理管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且获得了各科室的好评,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管理 层级管理模式 质量指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外科外科收治的92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7.39%),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5.42±4.22)分、(87.31±5.06)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质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与医院整体护理水平,促进其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外科 护理管理 人性化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和效果。方法在医院基本标识的基础上根据各科室的特点和需求制作各类标识,包括独立标识、组合标识、仪器标识、药物标识等,并将各类标识应用于心内科临床护理管理,分析比较标识前后心内科护理管理中患者特殊病情的观察情况、特殊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仪器使用情况。结果标识后患者特殊病情的观察全面性、特殊要求使用准确性以及仪器清点所需时间和仪器导线完好配合率等情况明显优于标识前,且标识前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学意义。结论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管理有利于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标识 专科化管理 心内科 实践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应用于脑梗塞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防范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可能引起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学习,提高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都有所提高。结论将风险管理机制应用于脑梗塞病人护理质量控制中,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障病人的安全及医疗护理服务安全,从而使护理质量较前有很大的提高。

  • 标签: 脑梗塞 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职业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应用。实现体检系统与医院LIS、PCS系统的无缝链接的问题。我院“职业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具有支持“一站式体检”、支持多种体检类别、全面覆盖业务的特点。使用后效果良好,提高了服务质量。强化了管理手段,节省成本增加效益。

  • 标签: 职业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人性化管理和层级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于2012年1月~2014年2月这一期间对试点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其中,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视为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管理,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视为对照组,给予层级管理,并比较患者对两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对观察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与层级管理相比,人性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更高,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层级管理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于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选取50名护理人员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其中对照组的护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的护士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实施护理之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患者总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的患者总满意度68.0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分层级的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使医院的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并且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值得医院广泛使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分层级管理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