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处理及术后皮下积液、坏死的处理。方法选取大丰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120例,对皮下积液、坏死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患者,9例发生皮下积液,1例发生部分坏死并发症发生率8.3%,经穿刺、切开置管引流、切除坏死植皮等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100%。结论手术中切口的选择、合适的游离厚度、电刀的合理使用、有效的引流,可以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早发现、早干预是治疗皮肤并发症关键。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癌术后坏死原因及防治。方法针对我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233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9例患者术后发生皮坏死,发生率为32.48%。结论乳腺癌术后坏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坏死一旦发生,应及早处理。

  • 标签: 乳腺癌 皮瓣坏死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穿支发生坏死的原因,并探讨改进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7例发生穿支坏死的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分析坏死原因,提出护理措施并改进。结果: 从2015年1月至2017午9月我科行穿支手术122例,其中7例出现坏死的情况,与护理相关的原因主要是蒂部受压、术后2小时血容量补充不足、患者情绪紧张、疼痛、术后观察护理重点未把握,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操作方法错误。结论:护士熟练掌握穿支的移植特点、术后发生坏死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对策,对穿支的成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穿支皮瓣 坏死 原因分析 护理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坏死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手术治疗乳腺癌166例,全部是改良根治术,分3组,统计分析其术后坏死率和术后坏死原因。结果A组坏死是10.4%,B组是12.5%,两组没有显著的差别(P>0.05),B组12.5%与C组25.5%有显著的差别(P<0.05)。结论B组能预防坏死,,提高其正确认识对乳腺癌术后坏死的预防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皮瓣 坏死 真皮下血管网
  • 简介:目的认识和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坏死的前体症及发生率。方法通过对58例手术病历采用预防坏死新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与过去的48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例分组对比进行探讨。结果乳腺癌根治术的坏死率由原来的32%降低到目前的2%,根据统计,二者明显差异。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关键在于防止腋下积液(淋巴管瘘),游离区及腋下引流、术后胸带的松紧度及游离的厚度和切缘缝合的张力。

  • 标签: 乳腺癌 皮瓣坏死 手术 根治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坏死所引起的创面愈合困难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不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经济及心理负担,还延迟了术后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我院2012年5月,1例乳腺癌术后坏死的患者,运用湿性敷料对伤口进行处理,疗效满意。

  • 标签: 湿性敷料 乳腺癌 皮瓣坏死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降低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坏死的发生率.方法902例采用改良乳癌根治术患者被分为2组.1987至1995年的434例是作为对照组,而1996至2004年是作为研究组.对两组间术后坏死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术后坏死率是23.7%,而研究组是4.5%,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防改良乳癌根治术后坏死的关键是合理的厚度,避免张力,防止淋巴管漏,有效双管引流,合适包扎.

  • 标签: 乳腺癌 皮瓣坏死 乳癌改良根治术
  • 简介:乳腺癌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坏死,它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还推迟了术后进行辅助治疗的时间,我院近8年来为26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根治术,均未出现严重的坏死,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预防 皮瓣坏死
  • 简介:摘要:头颈部肿瘤即发生在口腔颌面、耳鼻喉、颈三个部位的肿瘤,是全球七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数的5.245%。手术治疗是头颈部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治疗的同时会导致患者相应组织大块缺损且不能对拉缝合,进而使患者部分语言、吞咽、咀嚼等功能发生障碍,影响社交形象,降低生存质量。因此为弥补缺损,恢复功能,移植术成为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然术后的感染、血管危象等问题威胁着的存活。坏死则直接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延长治疗进程甚至进行二次手术修补,增加了经济负担及患者痛苦。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探索,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目前尚未形成基础完善的危险因素指标评价体系。

  • 标签: 头颈部肿瘤患者 皮瓣移植术后皮瓣坏死风险评估量表 编制 初步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坏死的原因及探讨防治要点。方法对本组4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方式、切口选择、厚度、张力、电刀游离、单纯性持续负压吸引或持续负压吸引加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与坏死程度的关系。结果42例患者中9例出现坏死(21%),坏死与切口的选择、的厚度、引流管放置、创面是否加压包扎明显相关;与患者是否存在基础病、哪种手术方式、是否用电刀游离、是否应用止血剂无关。结论乳腺癌术后坏死原因很多,供血不足、张力过大、没有保持良好的负压吸引是术后坏死的根本原因,保持适当厚度的,减轻张力,术后持续通畅的负压吸引,持续加压包扎及对并发症积极的处理等是防治坏死的关键要点。

  • 标签: 乳腺癌 皮瓣坏死 原因 防治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术后坏死的原因。方法对36例足皮肤缺损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修复,损伤原因为急性损伤25例,慢性损伤7例,术后挛缩1例,术后窦道1例,术后皮肤缺损2例,伤后1~15天手术。结果皮完全成活31例,大部分坏死1例,尖端皮肤坏死3例。结论年龄偏大、踝部受伤严重、术后观察处理不当是坏死的主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5例病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大67岁.最小32岁,平均52岁,所有病例均施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共发生皮坏死5例(4%),坏死宽度均〈2cm。

  • 标签: 术后皮瓣坏死 乳腺癌 乳癌改良根治术 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叶皂甙钠对乳腺癌术后坏死的预防作用。方法14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实验组术后另给予七叶皂甙钠2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7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坏死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后坏死发生率为25%(18/72),实验组为6.76%(5/74),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七叶皂甙钠对乳腺癌术后坏死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 标签: 七叶皂甙钠 乳腺癌术后 皮瓣坏死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度烧伤的治疗修复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5年来收治的35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修复进行总结,介绍修复修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35例中,5例部分坏死,30例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修复封闭,功能恢复较理想,外形满意。结论具有血运丰富、好成活、不用吻合血管、抗感染力强等优点,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深度烧伤 皮瓣肌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跟骨外侧L型入路术后坏死的原因,探讨避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跟骨骨折125例,男性98例,女性27例,年龄27岁-69岁。按照sanders分型I型2例,II型38例,III型80例,IV型5例,均选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结果术后87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月-2年。其中有2例坏死,3例伤口延迟愈合,其余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结论跟骨外侧入路术后坏死与手术操作,保留血供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 标签: 跟骨 皮瓣 足背外侧皮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坏死的发生率。方法对130例采用预防坏死新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38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例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乳腺癌根治术的坏死率由原来的47%下降到目前的3%,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极显著差异。结论乳腺癌术后坏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合理的手术操作和术后管理非常重要。

  • 标签: 乳腺癌 皮瓣坏死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