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MRI诊断在脊柱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6例脊柱损伤患者资料,按不同的诊断方式分成2组,研究组57例行MRI诊断,对照组49例行CT诊断,比对两组具体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的诊断误差率5.26%较对照组38.77%低,而诊断准确率94.73%则较对照组61.22%高,差异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可提高确诊率,在脊柱损伤中具较高的实际运用价值。

  • 标签: 脊柱损伤 MRI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5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组25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分娩质量、新生儿结局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综合护理的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前置胎盘患者多伴随无痛性阴道流血、贫血、休克等症状,对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出血量,避免产后感染,提升新生儿结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可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前置胎盘 临床表现 护理方法 新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甲状腺癌患者(病灶共100个),全部患者均经过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对病灶的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边界不清的病灶共59个,稍低回声或者低回声病灶共76个,内部回声不均病灶76个,89个病灶没有暗环,47个病灶内部存在微钙化,96个病灶无液化。术前25个病灶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其中1例为I型,3例为Ⅱ型,6例为Ⅲ型,15例为IV型。RI为0.55~1.1,平均为0.91;21个病灶的RI≥0.70,4个病灶的RI<0.70。结论对甲状腺癌的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认真分析和严格掌握,能让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准确性有效提高。

  • 标签: 甲状腺癌 灰阶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表现
  • 简介:摘要临床上因脾损伤致脾破裂就诊的急症患者中,大部分原因与创伤有关,但很多患者因不典型症状在入院时并未被重视,甚至未能当做急症处理,在出现休克后才被发现。本文探讨脾破裂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对脾破裂的救治和及早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脾损伤 病理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伴发门静脉癌栓的CT和MR影像表现。方法复习胃癌伴发门静脉癌栓及门静脉癌栓的CT和MR表现文献,回顾性观察1例临床证实的胃癌伴门静脉癌栓的CT和MR影像资料。结果胃癌表现为胃壁的增厚,MR弥散受限,增强后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癌栓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及分支内的充盈缺损,MR弥散受限,增强可见强化,相关肠管呈淤血性肠炎改变。结论门静脉癌栓不仅见于肝癌,也可由原发性胃癌伴发。

  • 标签: 胃癌 门静脉癌栓 CT M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表现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止血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止血用时相对较少,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出血量,缩短患者止血所用的时长,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出血量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生产中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3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另加上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结合统计可以发现,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显效率方面均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模式的相结合能够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并提高护理的整体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发展与推广。

  • 标签: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临床表现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腹外型韧带纤维瘤病例分析及MR表现,以提高对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腹外型韧带纤维瘤患者20例,20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学分析证实为韧带样纤维瘤,观察其MR表现,将MR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20例腹外型韧带纤维瘤,18例病灶位于软组织内,2例位于骨骼,多数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细胞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少数为类圆状或分叶状,边界较为清晰,病理显示肿瘤包膜不明显,细胞形状主要为长梭形,多数为纤维母细胞,细胞间质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增生,部分间质可见丰富的毛细血管,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少见,呈侵袭性生长。MR检查结果显示信号不均匀,在T1WI为等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的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早期为不均匀的明显强化,病灶内T2WI及T1WI低信号区无强化。结论腹外型韧带纤维瘤术是一种临床比较少见的中间型纤维瘤,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将术前MRI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并判断预后。

  • 标签: 病理分析 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 核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的讲授方法。方法分析第7版《神经病学》教材中脊髓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的内容。结果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不好,调整内容顺序后教学效果较好。结论采用倒序讲授脊髓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能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标签: 神经病学 脊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此次研究方式为回顾性分析,从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经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中,抽取78例到此讨论中,统计所有病例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表现形式、使用药物种类、给药方式等纳入对比研讨中。结果男性出现不良反应例数比女性患者多,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为30岁~49岁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其他年龄段病人多,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反应、胃肠道反应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其他不良反应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口服给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静脉给药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应用氟喹诺酮类药品时,容易出现各类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好发于中年人群及男性,造成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因素较多,临床治疗时应密切关注病人不良反应,选择适宜的治疗措施来控制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不良反应 氟喹诺酮类 药物 临床表现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内镜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方面的应用价值,并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共15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本组150例患者均经超声内镜技术以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测诊断。以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超声内镜以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特异度进行计算并对比。结果最终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40例患者确诊为胆总管结石,10例患者排除胆总管结石。以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内镜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97.14%(136/140),特异度为90.00%(9/10);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87.86%(123/140),特异度为50.00%(5/10)。组间对比,超声内镜技术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均显著高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方面的效果确切,准确度与特异性均优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超声内镜 影像学表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脊柱DR摄影技术在网瘾青少年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6月250例社区网瘾青少年的全脊柱DR摄影检查的资料并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250例完成的全脊柱摄影检查,图像显示清晰、完整和连续,232例合计出现颈椎曲度变直及反弓,126例出现颈椎曲度异常合并肩颈部不适症状,61例存在腰椎曲度异常。结论采用全脊柱DR摄影检查能全面清晰显示网瘾青少年全脊柱影像,对及早发现不健康脊柱问题及进行纠正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脊柱成像 网瘾青少年 DR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探讨疾病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58例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疾病患者,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为患者总结有效治疗方法。结果58例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患者中,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以及骨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等;对不同特点进行不同治疗。效果较好。讨论观察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后,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可最大程度的抢救患者生命。

  • 标签: 风湿免疫病血液 系统损害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儿25例,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的总结。结果经过我院的积极治疗后,25例患儿中显效17例,占68.0%,有效7例,占28.0%,无效1例,占4.0%,总有效率为96.0%。结论对小儿肾病综合征进行科学、积极的治疗方法,患儿的预后相对较好,对日后生活的影响较小。

  • 标签: 小儿肾病综合征 治疗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调查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师胜任特征的看法,结果显示,大学生期待女性咨询师的比例为74.5%,期待30~40年龄阶段咨询师的比例为40.9%,女大学生和文科生对咨询师的专业态度和能力显示更为关注,三年级大学生对咨询师的外向性特征期待显著低于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大学生,外向性因子与自尊变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 标签: 咨询师 胜任力 大学生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患者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15例颅脑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低钠血症分为低钠血症组(n=60)与对照组(n=55),观察对比两组术后3d、7d时血清ANP(心房钠尿肽)、BNP(脑钠尿肽)、ADH(抗利尿激素)水平的改变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术后3d、7d时血钠、尿钠、血渗透压、尿渗透压、中心静脉压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低钠血症组术后3d、7d血清ANP、BNP、A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对照组术后7d血清ANP、BNP水平与术后3d血清ANP、BNP水平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术后3d、7d血钠较对照组均降低,尿钠、尿渗透压较对照组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术后3d、7d血渗透压、中心静脉压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对照组术后7d血钠、尿钠、尿渗透压均较术后3d升高,中心静脉压较术后3d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渗透压较术后3d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颅脑肿瘤患者术后常出现低钠血症,临床表现多为血清ANP、BNP水平异常的CSWS(脑性盐耗综合征)及SIADH(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通过早期及时诊断、钠出入平衡治疗、去除诱因、对症治疗等,多能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

  • 标签: 颅脑肿瘤术后 低钠血症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在进行医院实力的发展过程中,科教水平是一项重要的因素,为了实现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具体认识,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究。

  • 标签: 医院综合竞争力 科教水平 关系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产异常分娩产妇采取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异常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其产异常的诱因,予以科学、优质的个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产后24h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所有比较差异显著,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产异常分娩产妇施行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还能有效避免并发症,提高分娩安全性,改其预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分娩 产力异常 个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会阴无保护分娩对盆底肌的影响。方法选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产妇120例作为无保护组,选同时期我院经阴道正常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常规组(两组均为初产妇),比较会阴裂伤的程度以及盆底肌肌。结果无保护组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的几率为75.0%(90/120),常规组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的几率为83.3%(100/120),无保护组的Ⅰ裂伤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Ⅱ度裂伤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两组在Ⅱ类肌纤维肌方面比较,无保护组大于常规组(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分娩有利于降低盆底肌损伤,减少会阴裂伤的发生。

  • 标签: 会阴 无保护 分娩 盆底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