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不合理用药病例,分析基层卫生服务站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促进基层社区抗菌药物合理规范化的应用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针对2021年6月-2021年10月社区服务站处方医嘱审核中抗生素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分析。结果:基层卫生服务站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原因主要有抗生素用药方案不合理、无使用抗生素指征、抗生素遴选药品不适宜等。结论:不断规范基层医疗社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和耐药菌的产生。

  • 标签: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 用药案列分析 整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呼吸道感染中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随机抽取 2019年 6月- 2019年 12 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 62例患者,对其门诊或住院期间的情况进行分析。患者晨起后,采用清水反复漱口,确保口腔清洁。漱口后用力咳嗽,吐痰,采用无菌容器对痰液标本进行收集。标本收集后,应于 1h内送检。针对难以自主咳嗽者,可通过吸痰的方式取痰液标本进行检验。采用 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 P< 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2 例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率 56.5% 、革兰阳性菌感染率 35.5% 、真菌感染率 8.0% 。 各类型抗菌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应用率对比无显著差异( P> 0.05)。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治疗有效率为 100%,与其他药物相比,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使用抗菌药物,提升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体内产生的耐药菌株,改善患者预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 2019年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了解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临床使用以及管理抗菌药物提供借鉴。方法:抽取我院 2019年度抗菌药物的点评数据,分析 2019年度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地方以及其所涉及的抗菌药物,比较不同季度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其使用的不合理情况。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处方率处于下降趋势,按季度进行排序,其使用率随季度处于下降趋势。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主要原因是适用率不合适以及处方使用不合理。结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有一定的效果,但其使用仍有很多不理想情况。

  • 标签: 抗菌药物 用药合理性 处方点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五种中药的颗粒与水煎对几种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方法:分别选取五种抑菌中药(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的颗粒与水煎,采用血平板分离处理后获取五种耐药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通过中药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药物抑菌圈直径,并对比不同剂型之间的抑菌情况。结果:本次所选5种中药药物水煎及颗粒均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黄芩、连翘和薄荷的水煎及颗粒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黄芩水煎和颗粒可抑制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统计学分析表明,五种中药水煎和颗粒对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本次所选五种中药制剂均可抑制耐药菌株,不同剂型之间的抑菌效果相近。

  • 标签: 耐药菌株 抑菌中药 颗粒剂 水煎剂 抑菌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PDCA循环实施前的住院患者60例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月-12月PDCA循环实施后的住院患者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抗菌药物管理,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33%、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2.22%,分别低于对照组的66.67%、73.68%,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病原微生物送检率为70.00%,高于对照组的30.0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抗菌药物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能够提高病原微生物送检率,降低住院患者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确保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应用效果非常理想。

  • 标签: PDCA循环 抗菌药物管理 合理使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炎患者接受氨溴索结合抗菌药物予以治疗的效果,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以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所用治疗方法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等指标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为96.67%,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高热改善时间依次为(3.110.20)d、(4.360.31)d,且研究组湿罗音等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氨溴索结合抗菌药物对肺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相关症状,也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促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氨溴索 抗菌药物 肺炎 临床疗效 湿罗音
  • 简介:摘要: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控就是责任”,卫生防疫科作为医院疫情控的前沿哨所,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化身为助抗疫之所需的“逆行者”,把控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切实做好院内疫情控工作,积极采取周密的预防医院内感染传播的措施,众志成城,上下一心,力争实现本级疫情不传入、零发生的目标,具体措施如下:

  • 标签: 新冠肺炎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房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我院西药房抗菌药物出库与临床发放数据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 2017年 ~2018年西药房抗菌药物应用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抗菌药物等级与品种等予以归纳统计,用金额排序法与用药频度法来总计和评估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应用效果。结果:我院 2017年 ~2018年西药房各类抗菌药物的总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线抗菌药物和三线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二线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呈逐年增加趋势; 2017年用药频度前三分别是青霉素、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 2018年用药频度前三分别是青霉素、庆大霉素、伊曲康唑。结论:对西药房抗菌药物应用分级管理制度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对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的应用具有科学指导作用,提高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西药房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论文探讨造影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本科6例外渗患者护理经验。结果 用50%硫酸镁+地塞米松湿敷,严重者湿敷30分钟后用舒康博水凝胶敷料密闭性敷贴,效果明显,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可大大减少外渗现象,50%硫酸镁+地塞米松湿敷,应用于造影外渗是一种安全、有效、廉价、方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64排CT增强扫描 造影剂外渗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近视是因眼部晶状体屈光不正而导致的一种病理性眼部症状,患者因晶状体形状发生改变的,导致视网膜无法接收到清晰的图像,进而使得患者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目前,我国教育质量较之过去得到了长足进步,且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体,近视情况的愈发严重不仅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有所伤害,同时也会对其未来发展有消极影响。同时,据调查统计来看,我国的近视发生率约为 33%,对此我 国也在不断通过各种措施来加强近视控力度,以降低近视发病率。本篇文章中,笔者详细探究了当下青少年近视控情况,具体如下: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防控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不合理用药致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干预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30例为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抗菌药物类型和不良反应累及部位,总结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结果:患者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35.38%)和复方制剂(17.69%)为主,不良反应累及部位以皮肤(53.08%)和消化系统(23.85%)为主。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中,前三位分别是用药时间长(34.62%)、滴注速率快(31.54%)、药物浓度高(14.62%)。结论:不合理用药致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复杂多样,提示医护人员采取科学可行的干预策略,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乡镇卫生院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为基层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几家乡镇卫生院共1800张门诊处方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分析。结果:1800张处方中有771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其中35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主要表现为用法用量不合理、适应证不明确、给药途径不适宜、用药疗程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杭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存在问题较多,需加强医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强化管理,促进杭菌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全科门诊 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