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环境不断优化。然而现阶段学生近视逐渐趋于低龄化发展,中小学的视力问题日益严峻,视力问题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而应及时实施预防措施。本文分析了中小学近视眼成因,并提出了中小学近视眼预防教育策略。

  • 标签: 近视眼 预防教育 中小学生
  • 简介:摘要:小学阶段作为一个人成为学生的初步阶段,在此期间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机制,进而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起到帮助。但纵观当今教学现状,小学班主任并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价值,因此也就没有在行动方面作出具体实践。针对此现象,教师应当首先从意识层面调整对心理教育的认知,进而才能够在行动层面,相应地作出改变。

  • 标签: 积极心理学背景 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细节护理在中小学体检查体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针对150名接受体检查体的中小学进行研究,并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当中,每个组分别有75名学生。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检护理,研究组在采用常规体检护理的同时予以细节护理。对比研究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对于体检的依从性。结果:经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研究处理后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中小学生 体检查体 细节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桓台县学龄期儿童青少年眼健康(视力和屈光度)状况,统计分析视力异常和屈光不正在各年龄段的分布状况,为教育部门提供近视防控策略。 方法 收集桓台县城区和乡镇64所学校42662名6-17岁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视力和屈光度的筛查数据,按年级、学部统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桓台县中小学近视发病率为52.47%,其中低度近视发生率为22.39%,中度近视发生率为23.25%,高度近视发生率为6.38%.小学近视发生率为19.23%,初中生近视发生率为71.37%,高中生近视发生率为86.64%。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屈光状态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桓台县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科学防控近视发生发展。

  • 标签: 桓台县 2019年 中小学生 眼健康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适合小学校内新冠核酸采样的扫码方式。方法  抽取肇庆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五、六年级各两个班学生,每班50人,共200人,分成两组,五年级学生为A组,六年级学生为B组。在校内核酸采样时A组采用纸版法扫核酸码,B组采用手机法扫核酸码。记录两组中每管扫码所需时间及每个核酸码扫码成功所需的次数。结果 A组每管扫码所需时间为(69.5±10.38)S,B组每管扫码所需时间为(56.5±5.77)S,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1次扫码成功的有92人,2次及2次以上的有8人,1次扫码成功率为92%。B组1次扫码成功的有99人,2次及2次以上的有1人,1次扫码成功率为9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学校内核酸采样扫核酸码时手机法比纸版法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还能防止漏检,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学生 核酸采样 扫码
  • 简介:【摘要】目的:基层中小学学生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市基层中小学1000名学生进行龋病调查,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学习阶段、年龄段龋病发病情况,并以此制定小学学生龋病防治措施。结果:1000例中小学学生中,女孩儿、小学、低龄学生人群的龋病发病率显著高于男孩儿、中学及高龄学生人群(P<0.05)。结论:女孩儿、小学、低龄学生为龋病高发人群,社区可以此结果制定基层口腔卫生保健宣传,定期检查上述人群口腔健康,这对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小学初中学生视力发育及屈光状态,为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按照整样抽取的方式,选取2021年我市4所小学和4所中学的中小学作为调查对象,共抽取的样本量为7531名,其中小学有4634名,初中生有2897名,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中小学的视力情况和屈光状态进行检查。结果:女性,存在高度近视家族史、连续看近时间过长均是导致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7531名中小学中,正视、远视、散光、近视的检出率分别为13.90%、10.62%、10.85%、64.63%,且初中学生的正视、远视和散光检出率低于小学,而近视检出率则要高于小学。结论:小学初中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其中引起视力不良的主要因素为近视,需要加强中学学生的近视防治工作,这对改善学生视力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小学生 初中生 视力发育 屈光状态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膳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用在本辖区的两所以外来务工子弟为全部生源的小学,分别为医院授课组、学校教师授课组,均以班级为最小单位,整群抽取三-五年级全部学生共513名。在2019年9-12月分别由医院授课组、学校教师授课组采用两种不同的干预方法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两所学校采用相同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学校教师授课组膳食营养知识总知晓率干预结果优于医院授课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比较匮乏, 医院授课组、学校教师授课组两种干预方法均取得良好效果,而学校教师授课开展学生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更加可行。

  • 标签: 外来务工子弟小学 膳食营养知识 健康教育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问卷调查其心理状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比较教育干预前后的不良心理率。结果: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后的大学生不良心理率低于教育干预前(P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危机干预
  • 简介:【摘要】药学生的实习是一个知识与临床结合学习的过程。随着药事管理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西药库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加强药学实习生对药品供应保障的了解,对药学的发展与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药学生 西药库 实习带教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多,职教是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政策促进职教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中存在学生隐性逃课情况,高职学生隐性逃课行为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亟需研究高职生隐性逃课行为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对策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概述高职学生隐性逃课内涵理论,从学校教师与学生主客观方面分析影响高职生隐性逃课行为因素,提出避免学生隐性逃课行为的教育建议。

  • 标签: 高职学生 隐性逃课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死亡教育能够使医学生正视生命、尊重生命,因受到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死亡往往采取回避忌讳态度,死亡教育长期缺失,但死亡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医学生需要认识死亡、了解死亡过程,在此基础上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以更加虔诚的态度去面对自己和他人生命。本研究通过在医学生本科阶段开展死亡教育情况及临床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加强医学生死亡教育的对策。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让更多的临床医生能参与到死亡教育教学活动中。

  • 标签: 死亡 死亡教育 医学伦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当前时期,医德是医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医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医务工作者良好的道德行为体现,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地加强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在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强化医德教育。为此,本文围绕如何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 标签: 医学生 医德教育 要点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正确的认识和指导在校大学生的性生活,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及学习进取的黄金阶段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并且对于社会和优生优育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有着显著的意义。

  • 标签:   正确预防   性生活
  • 简介:【摘要】:因为大学生缺少对传染病的了解和防范意识,所以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使传染病的范围不断扩大。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传染病的重视程度可影响传染病预防工作的效果,必要时对大学生进行防控知识的相关培训可有效降低易感人群。所以,普通院校应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措施。

  • 标签: 传染病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