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价值及优势。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84例种植科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2例采用微创技术进行口腔种植,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技术,比较两组种植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抗生素和激素使用时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种植成功率无差异(P=0.672);实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6.9%,对照组为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然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抗生素和激素使用时间均较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技术相比,微创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应用有显著疗效,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时间短、术后抗生素和激素使用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使用和推广。

  • 标签: 不翻瓣技术 口腔种植术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技术在口腔种植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5 年 2 月 ~2016 年 4 月期间期间于我院牙科接受口腔种植手术的 102 例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技术)和对照组(技术)各 51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其各项手术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 96.61% > 83.61% )相对更高,其并发症发生率( 3.39% < 14.75% )相对更低,其患者的手术时间 [ ( 21.62±3.54 ) min <( 42.43±4.16 ) min] 、术后用药时间 [ ( 1.24±0.26

  • 标签: 不翻瓣技术 口腔种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拔牙术与传统劈冠术拔除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阻生智齿患者分为观察组(微创拔牙术,50例)和对照组(传统劈冠术,5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张口受限发生率、肿胀发生率、干槽症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8.2±1.1)min、2.0%、4.0%、0%、0%,同对照组患者的(34.7±2.3)min、16.0%、24.0%、10.0%、12.0%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术能很好的缩短拔除阻生智齿时间,并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拔牙术 传统翻瓣劈冠术 阻生智齿
  • 简介: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皮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皮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手外伤科行上肢微型游离皮修复手部皮缺损的患者102例共118指,其中右手68例,左手34例,拇指皮缺损48例,食指30例,中指20例,环指15例,小指5例,均为不规则创面,面积(1.5cm×2.0cm)~(3.0cm×5cm)。结果本组102例患者(118指)均顺利完成手术修复缺损,118指皮均顺利存活,均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手指创面外观恢复良好,均无需再次手术修复。供、受区伤口均直接缝合并Ⅰ期愈合,供区仅残留局部线性瘢痕。术后出现静脉危象4例,经局部皮按摩、红外线理疗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价疗效,优38指,良74指,差6指,优良率为94.9%。结论上肢微型游离皮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游离皮瓣 上肢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指侧方皮和静脉皮在断指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断指再植修复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掷色子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静脉皮修复治疗,观察组使用指侧方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2%,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皮治疗和指侧方皮的治疗效果均显著,但是采用指侧方皮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所以,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主治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治疗方式,进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指侧方皮瓣 静脉皮瓣 断指再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皮和胸大肌皮在口腔癌手术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诊断并接受治疗的口腔癌手术缺损修复患者92例,根据我院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治疗口腔癌手术后颌面部缺损时,对照组采用的是胸大肌皮修复,研究组采用的是前臂皮修复,并对比两组患者外形恢复状况、皮成活率及并发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外形恢复状况及并发症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皮成活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皮成活率为95.65%,两组患者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口腔癌手术后颌面部缺损修复时,采取前臂皮和胸大肌皮的临床治疗方式都能够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有助于患者康复。所以,前臂皮胸大肌皮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都值得被广泛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前臂皮瓣 胸大肌皮瓣 口腔癌手术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火针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中风偏瘫侧足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sl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P<O.01,P<O.05)。治疗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等级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是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火针康复训练足内翻中风后遗症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马蹄内足矫形术后畸形复发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1年1月,应用骨性手术(内侧楔骨截骨、骰骨截骨、跖骨基底截骨、跟骨截骨、三关节融合术)结合软组织手术(胫前肌移位、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距骨周围软组织松解、胫后肌腱延长、趾长伸肌肌腱延长、胫后肌腱转位、外侧软组织加强),治疗儿童复发性马蹄内足畸形33例(50足)。其中28例(45足)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其中先天性马蹄足Ponseti疗法术后复发18例(30足),麻痹性马蹄足畸形术后复发6例(10足),痉挛性马蹄内足术后复发4例(5足)。其中畸形较重的10例(15足)患者联合应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结果:平均返修手术年龄9.2岁(5~14岁),畸形复发需要手术的平均时间3.5年(1—6年)。3例术后表浅感染(6.7%),经过保守治疗所有伤口愈合。无其他神经血管损伤、生长板损伤及医源性的感觉神经瘤等并发症。所有截骨大约在8周愈合。10例患者拆除外固定架时间68d(60~90d)。随访患者12~60个月,平均32个月。距骨第1跖骨角术前平均20°,随访11°;距跟角术前平均30°,术后42°。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百分评分系统评分,随访时是78分(40-95分),45足中,优18足(35%),良17足(42%),可6足(9%),差4足(14%),优良率为77.8%。结论:儿童复发形马蹄内足畸形校正相当复杂,应根据患者的复发原因和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判断,选择骨性手术、软组织手术或者结合外固定架技术等组合术式,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马蹄内翻足 复发 矫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常规骨开颅术和标准大骨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骨开颅术的手术方案,观察组患者实施标准大骨减压术的手术方案,对两组患者术后第 7天颅内压降低幅度、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第 7天颅内压降低幅度更大,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预后良好率更高,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临床对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方案,宜选择标准大骨减压术,其对患者颅内高压有显著降低作用,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常规骨瓣开颅术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间背皮、游离足背皮治疗手背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疗效,并通过治疗效果分析,得出有效试验结论。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的手背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资料64例,将这64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分配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32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骨间背皮的治疗方式进行身体康复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给予游离足背皮治疗的方式进行身体康复治疗。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皮成活情况以及日常生活受限程度,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出观察组患者无论是皮成活情况上,还是在日常生活受限程度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游离足背皮治疗的方式照料手背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能够起到迅速恢复患者患处,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受限的情况,比采用骨间背皮治疗的方式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因此,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游离足背皮治疗的方式治疗手背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

  • 标签: 骨间背皮瓣 游离足背皮瓣 手背大面积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将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经股前外侧嵌合皮修复和串联皮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经股前外侧嵌合皮修复,B组经串联皮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重建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经口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其皮制作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②A组的饮食和张口度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显著高于B组(P<0.05)。③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3%,显著低于B组的56.67%(P<0.05)。结论和串联皮修复相比,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皮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能有效促进口腔功能恢复,而且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更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股前外侧嵌合皮瓣 串联皮瓣修复 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 术后缺损
  • 简介:目的增强对子宫内的认识及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通过5例子宫内患者诊治经过,总结子宫内误诊原因、成功救治经验。结果5例患者早期1例误诊,后期4例在认识基础上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加强对子宫内病因的认识,及早正确诊断是成功救治的关键,更应提高助产技术,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减少子宫内发生。

  • 标签: 子宫内翻 产后出血 第三产程
  • 简介:目的采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重度主动脉狭窄(AS)患者主动脉置换术(AVR)后左心室心肌功能改变特点,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拟行AVR的重度AS患者40例(重度AS组)和健康志愿者40名(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受试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3D-STI测量,重度AS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3D-STI测量,获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心室整体环向应变(GCS)、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GRS)、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及三维应变(3D-strain)。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重度AS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常规超声参数、三维应变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重度AS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常规超声参数、三维应变参数,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比较,重度AS组患者术前IVSD、LVPWD均增大,GLS、GRS、3D-strain均降低,GCS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24、11.298、10.221、-6.237、-5.674、-6.584,P均〈0.001),而LVEDD、LVESD、G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重度AS组患者术后1周LVEF、GLS、GCS、GAS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5、-2.093、-2.034、-3.152,P均〈0.05或0.01),而LVEDD、LVESD、IVSD、LVPWD、GRS、3D-stra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度AS组患者术后3个月GLS、GRS、3D-strain均升高,GCS、IVSD、LVPWD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46、-4.923、-4.388、-3.988、4.794、4.211,P均〈0.05或0.01),而LVEDD、LVESD、LVEF、GRS、G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

  • 标签: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置换术 心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筝”皮在修复中度眼睑前层(包括皮肤和眼轮匝肌)缺损的应用。方法于缺损邻近部位沿皮纹方向设计“风筝”皮,按设计线切开皮肤,在眼轮匝肌下剥离形成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风筝”皮,推进转移修复眼睑浅层缺损,用7-0号无损伤尼龙丝线对位缝合。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以来以共修复25例(36只眼)中度眼睑浅层缺损,其中外伤性眼睑前层缺损6例;切除良性肿物17例,其中色素痣6例,黄色瘤11例(22只眼);切除恶性肿物(基底细胞癌)2例。结果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以来以共修复25例(36只眼)眼睑中度浅层缺损,全部皮成活,切口一期愈合。随访时间约3个月至1年,眼睑无成角畸形,睫毛未触及角膜,双侧眼睑外形基本对称,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对于修复中度眼睑前层(包括皮肤和眼轮匝肌)缺损,直接缝合会导致眼睑畸形,影响外观,从而影响患者心理及生活。而采用“风筝”皮修复,操作简单易行,供区切口瘢痕不明显,皮成活后皮肤色泽无改变,局部无畸形,外观满意。达到了功能及美观上的修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指端旋转皮治疗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指端缺损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指端旋转皮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邻指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皮肤修复情况及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手指功能正常率为93.33%,术后外观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和66.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端旋转皮治疗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患者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皮肤修复完整,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指端旋转皮瓣 指端缺损 皮瓣移植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