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总结了不同体系的SiC纤维增强Ti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特点。界面反应产物通常呈层状分布,产物类型与基体种类和纤维涂层的种类有关。如当基体为!型或!+β型钛合金,且SiC纤维表面存在C涂层时,界面反应产物通常为TiC(对于SCS-6SiC纤维还存在一层硅化物Ti5Si3),且靠近纤维的TiC晶粒非常细小,而靠近基体一侧的TiC晶粒相对粗大;当基体为Ti-Al金属间化合物(如super!2、Ti2AlNb、g-TiAl)时,界面反应产物除了含二元Ti的碳化物外,还存在Ti-Al-C的三元化合物,如Ti3AlC或Ti2AlC。

  • 标签: 钛基复合材料 SIC纤维 界面反应 透射电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Ⅱ期股骨头坏死采用关节镜辅助,并且采用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联合钛棒支撑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2例创伤性、酒精性、激素性、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致病的诱因和ARCO标准可以分为Ⅱa期、Ⅱb期、Ⅱc期。对比不同分期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结果Ⅱa期患者的术后改善率为91.67%,Ⅱb期患者的术后改善率为73.91%,Ⅱc期患者的术后改善率为%。本次选取的所有患者术后改善率为40.00%。Ⅱa期和Ⅱb期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Ⅱc期,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Ⅱ期股骨头坏死采用关节镜辅助,并且采用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联合钛棒支撑,Ⅱa期和Ⅱb期的改善效果均比较良好,Ⅱc期的改善当中需要格外慎重。该方法能够为临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开辟更加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关节镜 髓芯减压植入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异丙酚以及咪唑地西泮在治疗小儿眼科手术在不同年龄段的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患有眼科疾病的患儿,其中男114例,女86例,年龄1个月~9岁,体重5~30kg,所有患者都没有先天性的疾病。按照年龄把患者氛围三组,1个月~3岁的患儿一共有62例,分为A组,所用的药物为氯胺酮和利多卡因两种;6~9岁的患儿一共有71例,分为B组,所用的药物为氯胺酮和咪唑地西泮两种;6~9岁的患儿一共有67例,分为C组,所用药物为氯胺酮和异丙酚两种,在治疗过程当中要观察患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三组治疗当中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在与其他药物结合起来治疗小儿眼科麻醉是有效的,而且是安全的。

  • 标签: 氯胺酮 全身麻醉 小儿眼科 手术分析?
  • 简介:目的:构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双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羟基磷灰石复合二氧化锆(HA/ZrO2)生物材料的新型组织工程骨,并观察该组织工程骨在体外的成骨能力。方法采用有机泡沫作为模版,干铺烧制法制备新型的蜂窝状HA/ZrO2梯度生物材料,电镜观察新型生物材料的表面特性,生物力学试验机检测其力学性能。采取1岁龄健康beagle犬骨髓分离原代BMSCs进行培养,建立双基因修饰的BMSCs复合蜂窝状HA/ZrO2梯度生物材料培养体,构建新型组织工程骨。实验分为4组:未转染组,只转染BMP-2(BMP-2组)和VEGF165(VEGF165组)单一目的基因的BMSCs,以及转染BMP-2、VEGF165基因慢病毒的BMSCs组(BMP-2+VEGF165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成骨细胞特异性蛋白骨Ⅰ型胶原及骨钙素的分泌。结果新型材料电镜下其表面整体呈多孔状,孔径125~550μm,各孔之间存在缝隙联结;其平均抗弯强度为812.25MPa,最高可达987.12MPa;培养体建立后扫描电镜观察转染后的BMSCs在支架材料上黏附生长状况良好,双基因联合转染组细胞分泌基质旺盛;BMP-2+VEGF165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明显高于其他各组(F=1029.398,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不同阶段发现成骨细胞早晚期分泌的骨Ⅰ型胶原及骨钙素特异性蛋白。结论新型的蜂窝状HA/ZrO2梯度生物材料是一种合适种子细胞生长的支架材料,并且其力学满足人体四肢承重骨的需要;VEGF165、BMP-2双基因转染BMSCs后具有协同作用,能够促进其在体外的成骨分化。

  • 标签: 组织工程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基因 修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痛人流手术应用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无痛人流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方法,单用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单用组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9.83mg、8±1.35min、69.56%、11.96%;联合组分别为112±8.65mg、5±1.32min、86.96%、5.43%,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无痛人流手术临床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能够减少丙泊酚的临床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无痛人流 丙泊酚 芬太尼 麻醉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自愿流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而观察组采用异丙酚+芬太尼进行静脉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镇痛效果、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自愿流产的患者,使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取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术 静脉复合麻醉 异丙酚 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硬膜外麻醉运用于无痛分娩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麻醉,试验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分娩活跃期、第二产程及母婴的结局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分娩活跃期上、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母婴并发症较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运用于无痛分娩中,提高了镇痛效果,对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起到改善,可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硬膜外麻醉 无痛分娩 价值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中心静脉测压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我科自2015年2—12月对67例危重患者进行了CVP监测17—240h。根据监测的数据对患者及提示的异常值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实施各种措施后,患者的各项异常指标都有所好转及正常。结论:连续中心静脉监测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了一项重的诊疗指标,且为诊治带来极大的便利,值得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广泛应用。

  • 标签: 中心静脉监测 危重患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