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率高,预后差,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氧化应激治疗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纳米Se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目的:观察多孔纳米复合材料Se@SiO2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活性氧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索抗氧化应激效应在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机制。方法:(1)体外实验:提取、培养并鉴定大鼠软骨细胞,采用多孔纳米复合材料Se@SiO2进行干预培养抑制活性氧产生;(2)体内动物实验: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激素诱导组和实验组均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联合肌注甲强龙诱导股骨头坏死,实验组在诱导后第7天给予腹腔注射多孔Se@SiO2干预治疗,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诱导坏死后第8周取双侧股骨头行MicroCT扫描分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果与结论:(1)活性氧检测和TUNEL实验显示:Se@SiO2干预后大鼠软骨细胞中活性氧水平明显降低(P〈0.05);(2)MicroCT扫描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激素诱导组及实验组骨密度、骨体积、骨表面积/骨体积、骨小梁数、骨小梁分离度、骨小梁厚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对照组股骨头表面光滑,骨细胞、软骨细胞、骨小梁正常,空骨陷窝和脂肪细胞少见;激素诱导组骨小梁断裂、脂肪细胞肥大融合、出现大量空骨陷窝,有明显骨坏死表现;实验组较激素诱导组股骨头坏死明显好转;(4)结果表明多孔纳米复合材料Se@SiO2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应激能力,能够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并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 标签: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氧化应激 软骨细胞 纳米材料
  • 简介:背景:大量实验已证明,玻璃化低温保存能获得更高的细胞存活率。目的:观察玻璃化低温保存对肌腱细胞与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复合物的影响。方法:取培养9-14d的肌腱细胞-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物,分别以10%二甲亚砜、玻璃化低温保存液VS55、21%二甲亚砜进行低温保存和复苏。复苏培养1h后,进行死/活双色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观察肌腱细胞存活率,以新鲜培养的肌腱细胞-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物为对照。结果与结论:①死/活双色荧光染色:10%二甲亚砜组肌腱细胞从聚二甲基硅氧烷支架材料孔隙表面上剥脱,呈双染的不规则细胞形态;VS55组和21%二甲亚砜组存在单染绿色荧光的梭形和球形细胞,也存在红绿双染的不规则形态细胞,两组细胞观测密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②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对照组细胞大小均匀;10%二甲亚砜组由于细胞量少而不足以进行流式细胞检测;VS55组以较小体积的细胞颗粒为主;21%二甲亚砜组细胞体积大小与新鲜对照组类似,同时存在较小颗粒;③细胞回收率与存活率:VS55组细胞相对存活率低于21%二甲亚砜组(64.9%,76.2%,P〈0.05);10%二甲亚砜不能获取足够细胞,未能行细胞计数;4结果表明:采用21%二甲亚砜玻璃化低温保存有利于提高细胞的存活率,保持肌腱细胞-支架结合完整。

  • 标签: 低温保存 二甲亚砜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组织工程肌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2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将其麻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分成A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B组(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C组(静吸复合麻醉),各34例。观察三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患者相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显著,麻醉后的苏醒时间比静吸复合麻醉短,且苏醒效果较好,存在较少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丙酚 静吸复合麻醉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脑水肿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急性脑水肿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则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脑水肿体积、NHISS和ADL评分变化。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NIHSS和ADL评分均与治疗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脑水肿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脑水肿体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脑水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和单纯全麻于上腹部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64例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32例,治疗组行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对照组行单纯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镇痛效果、麻醉药用量,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满意率、出现疼痛时间、麻醉药用量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所需的麻醉药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缩短,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好,麻醉效果整体显著优于单纯全麻,上腹部外科手术麻醉科广泛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 麻醉 上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静脉复合麻醉条件下肩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患者,两组分别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臂丛神经阻滞下行肩关节松解术。组间对比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复合麻醉条件下行肩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有显著疗效。

  • 标签: 静脉复合麻醉 肩关节松动术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连续脑电图监测对重症脑出血脑功能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症脑出血脑功能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连续脑电图监测,依据连续脑电图监测评分标准进行分级,将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与连续脑电图监测评分分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重症脑出血脑功能损伤患者经过连续脑电图监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显示异常,轻度异常有9例,均存活;中度异常有61例,死亡率18.03%,(11/61);重度异常有18例,死亡率44.44%(8/18);极重度异常有12例,死亡率91.67%(11/12)。结论重症脑出血脑功能损伤患者应用连续脑电图监测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给临床提供更准确、更客观的评价参考,以及有效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连续脑电图监测 重症脑出血 脑功能损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给予孕妇连续性助产护理,其分娩结局情况。方法本次以我院2016.10~2017.3期间收治的295例孕妇为观察对象,按主诊医生分管病区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4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150例(行连续性助产护理),统计两种护理模式孕妇分娩结局,评估孕妇临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两组孕妇产程、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产程用时短、分娩疼痛程度低,P<0.05;临床孕妇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研究组为96.0%,对照组为86.9%,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为64.7%、11.3%相比于对照组46.2%、33.1%,研究组剖宫产率低,自然分娩率高,P<0.05。结论临床对孕妇行连续性助产护理,产妇临床自然分娩率高、剖宫产率降低,产程用时缩短、分娩疼痛减轻,产妇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 标签: 分娩结局 助产士 连续性助产护理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无痛人工流产中采取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选取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自愿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患者30例作为分析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15例)、观察组(15例)。对照组予以丙泊酚实现麻醉,观察组在该基础上联合芬太尼实现复合麻醉,对比2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生理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优,予以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将丙泊酚与芬太尼的复合麻醉应用在无痛人工流产中,效果明显,可靠、安全,临床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 复合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无痛人流中应用复合麻醉的临床疗效并分析麻醉效果。方法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的患者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复合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单一麻醉,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手术指标。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痛人流中应用复合麻醉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苏醒,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复合麻醉 无痛人流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进展。方法:从我院 2014年 3月至 2016年 3月收治的重症患者中选取 49例,给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有 11例患者死亡,死亡概率为 22.45%,未死亡患者 APACHEII 评分( 19.98±2.55)和 ICU住院时间( 9.47±5.69)均明显少于死亡患者,且经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未死亡肾衰竭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5,诧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能够有效促进重症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在重症医学中应用广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 重症医学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和20可吸收线。观察组用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对照组用皮内缝合法缝合会阴切口。结果两组在产后切口疼痛、产后72h活动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性,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连续缝合法 皮内缝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危重肾病患者,58例。按照血液净化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连续性血液净化,n=29)与对照组(间歇性血液净化,n=29)。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就诊时,两组血肌酐、尿素氮、血碳酸氢根水平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碳酸氢根水平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少,但两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肾病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危重肾病 连续性血液净化 间歇性血液净化
  • 作者: 刘秀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航空军医》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顺产产妇各个产程中实施连续胎心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胎心监护情况将95例顺产产妇均分为常规组(40例)与异常组(45例),观察对比异常组胎心监护不良情况和两组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异常组产妇中轻度VD、中度VD、重度VD以及LD的脐带因素、酸中毒、羊水粪染以及窒息等不良监测结果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异常组脐带血PaCO2、乳酸水平更高,PH、BE更低,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连续胎心监护有助于评估产妇与胎儿状况,指导临床干预,应用价值较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 2016年 1月 ~2017年 12月所接收的 82例青光眼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治疗形式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和复合组,各组分别为 41例。传统组采取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复合组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传统组和复合组的治疗效果、眼压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复合组的视力改善率 37例( 90.24%)显著高于传统组 28例( 68.29%),复合组的眼压( 15.25±2.08) mmHg显著低于传统组( 27.99±3.97) mmHg,复合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 1例( 2.44%)显著低于传统组 7例( 17.07%), 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光眼患者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泊酚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价值。方法收取我院120例无痛人流患者,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4年5月到2016年3月期间,观察组患者使用丙泊酚加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SP02(98.12±0.71)%、HR(89.13±14.33)次/分、DBP(78.33±8.11)mmHg、SBP(117.13±9.23)mmHg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流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有效改善患者SP02、HR、DBP、SBP指标,保证无痛人流手术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手术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无痛人流 丙泊酚复合麻醉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