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4例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药物治疗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EF、FS和BNP分别为(44.85±1.52)%、(24.58±0.31)%和(360.14±10.25)pg/ml,59例表示满意,总满意度为95.16%,各项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合理的血运重建治疗,可以充分增强患者的生命体征,提升满意度,改善预后。

  • 标签: 血运重建 心力衰竭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STEMI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100例STEMI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50例)与干预组(50例),给予常规组常规PCI治疗,给予干预组盐酸替罗非班PCI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血流动力学情况、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术前的TIMI分级,干预组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术后的TIMI,干预组与常规组相比,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干预组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结论对STEMI患者PCI术治疗,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若配合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有助于改善TIMI分级,同时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ST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流动力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盐酸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穿刺介入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 -2018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采用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置入动脉鞘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置管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置入支架数、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效果与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相当,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 冠心病治疗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穿刺介入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采用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置入动脉鞘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置管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置入支架数、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效果与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相当,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 冠心病治疗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分为两组(在排除其他因素干扰的条件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结果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病情恢复也更快。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采取该种治疗方式的病人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更有利于促进病人病情的恢复。护理人员在医院护理中也需要采取相关护理措施以促使其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促使患者的病情更快的恢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采取心脏康复治疗对于术后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择取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96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同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为98例患者。研究组采取心脏康复治疗,常规组则行常规的干预措施,统计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进行总体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总体满意度94例(95.92%)显著高于参照组78例(79.59%),研究组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采取心脏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更加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康复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发冠心病与晚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11月到2018年1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130例早发冠心病及120例晚发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组患者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甘油三酯等一般资料。结果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均高于晚发冠心病组;而高血压史、Hcy明显低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冠心病组双支比例要高于晚发冠心病组,而三支病变患者比例低于晚发冠心病组。对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病变部位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冠心病是多病因、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对可控因素早期干预,时刻注意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针对性治疗,从而改善症状及预后。

  • 标签: 早发冠心病 晚发冠心病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左心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2月-2012年8月收治ACS伴有左心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实施PCI术,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功能改善以及LVEF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复合终点和死亡率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伴有左心衰竭采用PCI术治疗,在近期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左心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冠心病介入中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月期间入院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进行冠心病介入的患者,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3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参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后的满意程度。结果数据显示,观察者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中,对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对其康复效果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冠心病 介入手术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5例冠心病疑似患者进行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满足影像学判断的有39例,占86.7%;左冠状动脉的主干、左前降支及各段分支、左回旋支以及右冠状动脉等,CT图像基本满足影像学诊断的要求,占83.5%~96.3%。结论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能够较好显示冠状动脉以及它的主要分支,它实现了冠状动脉的无创检查,为冠心病的筛查及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精确、经济可行的检查方法。

  • 标签: 64排CT 冠状动脉成像技术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1例,对照组41例。两组研究对象均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术前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治疗,实验组术前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探讨替罗非班对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结果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浆组织因子为(215.3±74.6)ng/L,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为(184.6±29.9)%,与对照组的(398.6±88.6)ng/L、(293.3±3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用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能有效缓解心肌微循环障碍,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应用。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内科冠心病的治疗进行分析,探讨对行急诊介入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以及实施效果。方法,从在本院接受相关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选择100例,均行急诊介入,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50例患者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对两组的护理安全以及护理满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0.0%,对照组为8.0%,经过统计学处理,P<0.05;在护理满意度情况方面,观察组总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为80.0%,经过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P<0.05)。结论,对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心内科冠心病患者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概率,保障救治效果以及患者的安全,赢得患者的满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 Hcy)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患者不良心血管( MACE)事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 2012年 3月 -2013年 6月期间收治的 22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联合治疗,对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 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MACE发生率分别为 3.3%、 4.2%,术后 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MACE发生率分别为 6.0%、 9.5%,术后 12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MACE发生率分别为 6.9%、 17.3%,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对 PCI术后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皮冠状动脉 MACE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特点及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时间内,选择 355例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 335例非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特点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比对照组高( P< 0.05),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均比对照组高( P< 0.05)。结论: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多,临床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因此对于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水平。

  • 标签: 老年女性 冠心病 冠状动脉特点 临床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方法研究时段为2015年5月-2018年5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介入后并发症患者,共选择7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分组,具体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制定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全部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72例患者中血管并发症30例(41.67%)、尿潴留21例(29.17%)、迷走神经反射17例(23.61%)、造影剂相关肾病(5.55%);护理1周后,观察组患者排尿困难评分、睡眠质量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具体以血管并发症、尿潴留等为主,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明确诱发因素,并予以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管并发症 尿潴留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采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进行整理,患者入院时间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77.78%,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呼吸障碍、心肌缺血等并发症上,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采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价值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采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 100例急性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进行整理,患者入院时间在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78%,对照组为 77.78%,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在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呼吸障碍 、心肌缺血等并发症上,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针对急性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采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价值评定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向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的方法。可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阻塞病变的位置、程度和范围,是检查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也可以为冠心病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但由于该项技术是一项有创操作,对病人的心理、生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做好对病人的护理,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病可能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尤为重要。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绿色通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84例为研究样本。按照电脑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上述84例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流程展开护理,研究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展开护理。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心肌梗死复发率,以及院内再次介入治疗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急诊-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为(79.82±11.37)min,住院时间为(8.34±3.05)d,临床相关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复发率和院内再次介入治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绿色通道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改善各项护理指标,提升治疗质量,减少复发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路径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