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同种反应自然杀伤(alloNK)细胞对小鼠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BMT)后免疫重建的影响。以(C57BL/6×BALB/c)BCF1(H-2d/b)为供鼠,BALB/c(H-2d)为受鼠,建立小鼠单倍体相合BMT模型,根据回输物不同将实验分为单纯BMT组、非同种反应NK(non-alloNK)细胞组、alloNK细胞组。移植后2个月以胸腺组织病理、脾脏NK细胞比例、脾细胞增殖反应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浓度等指标评价alloNK细胞对免疫重建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学显微镜下各组小鼠胸腺组织病理学表现无明显差别;移植后2个月non-alloNK组小鼠脾脏NK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单纯BMT组(P〈0.05);各组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反应无明显差别;alloNK组小鼠脾细胞培养24和48h时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而各组之间白介素4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alloNK细胞用于单倍体BMT小鼠不损伤胸腺的结构,可能诱导Th2免疫反应的偏移。

  • 标签: 同种反应性NK细胞 单倍体骨髓移植 免疫重建
  • 简介:新生儿溶血病(HDN)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体内存在与胎儿不配的lgG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所致的同族被动免疫溶血。在我国,因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较为常见,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次之。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换血 血红蛋白尿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动态监测在评估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中的价值。方法检测98例外科手术患者术前、术后1、3、7、9、11d的血清CRP水平,并以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手术组在术前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手术组在术后1dCRP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手术患者术后有25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未感染组在术后3dCRP达到峰值,此后开始缓慢下降;在术后11d基本降至术前水平。与末感染组相比,并发感染组在术后3d血清CR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5天,CRP升高至峰值,此后开始下降;在术后第7天,CRP仍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1d基本降至术前水平。结论血清CRP动态监测可用于评估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是否并发感染,对患者术后病情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C反应蛋白 外科 手术 术后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32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术中疼痛情况、术中手术体位耐受情况及术后头痛、呕吐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的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总疼痛率试验组为7.6%,对照组为65.1%,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中体位耐受差比例及术后头痛、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缓解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中疼痛,预防或减轻患者术后头晕、头痛、呕吐、腰背痛等不适,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使患者更好地适应和配合手术,利于术后康复,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护理模式。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焦虑 抑郁 应激反应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拔管期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胸腔镜切除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D1、D2和sF三组,手术结束前15min。D1组和D2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和0.15mg/kg,SF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在围拔管期,观察血压、心率、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拔管后疼痛、躁动评分、需要再次镇痛的例数、不良反应和动脉血气分析等。结果三组患者在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烦躁评分、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O.05);与D1组相比,sF组患者拔管后SpO2明显降低(P〈0.05).三组拔管后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舒芬太尼相比,地佐辛抑制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拔管期的不良反应效果相当。

  • 标签: 地佐辛 老年 胸腔镜 围拔管期
  • 简介:目的:以卵清蛋白为致敏原,建立具有变应鼻炎和变应哮喘为主要特征的大鼠模型,观察大鼠模型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及病理改变。方法:采用6-8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变应鼻炎组10只,变应鼻炎对照组10只,变应哮喘组10只,变应哮喘对照组10只,以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制成变应鼻炎和变应哮喘模型。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分别检测变应鼻炎模型和变应哮喘模型鼻黏膜及肺组织中EOS、MC的表达。结果:变应鼻炎组、变应哮喘组大鼠卵清蛋白激发后出现了典型的变应鼻炎、变应哮喘症状(评分〉5分),鼻黏膜和肺组织可见较多的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且两组鼻黏膜和肺组织中EOS、MC数明显多于相应对照组(P〈0.05)。结论:卵清蛋白致敏SD大鼠能够成功建立变应鼻炎和变应哮喘动物模型,有望为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的诊断、治疗及研究工作提供有效方法及组织形态学依据。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动物模型
  • 简介:肾移植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1]。患者行肾移植术后,由于现代配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其短期存活率显著改善。但不同程度的慢性排斥反应仍然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也是移植肾功能丧失最常见原因。肾移植术后第1个5年内最终因慢性排斥反应所致的肾功能丧失达4%~40%[2],因此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方法目前仍是国内外许多学者讨论的热点。超声检查是肾移植术后临床诊断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最常用

  • 标签: 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 临床应用 诊断方法 超声成像技术 肾移植术后
  • 简介:目的:总结手助腹腔镜与开腹巨脾切除术对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40例巨脾患者,根据其经济状况及意愿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hand-assistedlaparo-scopicsplenectomy,HALS)及传统开腹脾切除术(opensplenectomy,OS),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皮质醇(cortisol,COR)、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结果:术后1天HALS组COR、TNF-α、IL-6、CRP水平均低于OS组(P〈0.05),术后3天TNF-α、CRP水平低于OS组(P〈0.05),术后5天CRP低于OS组(P〈0.01)。结论:相对开腹手术而言,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对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较小,充分显示了其微创的优越

  • 标签: 脾大 脾切除术 手助 腹腔镜检查 剖腹术 应激
  • 简介: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和拔管过程中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15例。D组全麻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ug/kg,15min泵注完;C组则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诱导用药均为丙泊酚1.5mg/kg,芬太尼3μLg/kg及顺式阿曲库铵0.2mg/kg。记录并比较下列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①注药前(基础值),DEX或生理盐水输注后5、10、15min;②插管前1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3、5rain;③拔管前5min,拔管即刻,拔管后3、5、10rain。记录两组插管和拔管期间RPP〉12000的发生情况。结果D组注药后10、15、插管前1min的HR较基础值下降(P〈0.05)。D组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拔管时的MAP和HR均明显低于C组(P〈0.05)。注药后15min至拔管后各时间点D组患者的RPP均低于C组(P〈0.05)。D组在插管和拔管期间RPP〉12000的发生率明显小于C组(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啶能显著减轻气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对麻醉恢复期没有影响。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气管插管 气管拔管 心血管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以及免疫浊度法测定89例CHF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BNP以及血清CRP浓度。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YorkHeartAssociation,NYHA)分级方案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结果CHF患者的血浆BNP及血清CRP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NYHA心功能Ⅰ~Ⅳ级血浆BNP及血清CRP浓度逐渐升高,NYHA各级之间各自的BNP浓度、CRP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及血清CRP水平与NYHA分级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与BNP,r=0.835,P〈0.01;与CRP,r=0.776,P〈0.01)。结论CHF患者血浆BNP及血清CR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可以准确评价心功能,可作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CHF的客观指标。

  • 标签: B型钠尿肽 C反应蛋白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联合细菌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9例下呼吸道感染者分为细菌感染组(75例)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4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荧光分析及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PCT及CRP,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同时对患者的痰及血液进行培养。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及CRP水平均高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以PCT〉0.5ng/mL、CRP〉8.0mg/L为阈值,PCT及CRP的敏感性分别为89.3%和84.0%(二者比较,P〉0.05)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对细菌感染诊断的特异度为88.4%高于CRP的78.8%(P〈0.05);痰培养和血培养联合检测可提高细菌的阳性检出率(41.3%);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实验的敏感度依次为:PCT与CRP大于细菌培养。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对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的阳性检出率为56.8%。结论PCT及CRP适宜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PCT的特异度高于CRP;同时联合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检查及细菌培养对于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病原体 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炎症、结核和肿瘤是引起渗出胸腔积液最常见的原因。此类胸腔积液仅根据临床表现、胸水常规和生化检查难以鉴别,尤其胸水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率低,对诊断结核胸膜炎缺乏可靠的客观依据。本次研究探讨胸水癌坯抗原CA125、CEA、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测定在鉴别结核胸膜炎、炎胸膜炎与癌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 标签: 抗原CA125 C反应蛋白 鉴别诊断 恶性胸水 临床价值 CEA
  • 简介:患者,男,64岁。因"餐后2h后出现剧烈腹痛1d伴呕吐"于2011-03-02入住我院急重症外科。入院时,腹痛剧烈,绞痛,伴恶心呕吐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病当天曾在当地诊所给予解痉镇痛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疼痛无缓解。入院时,诉头昏,腹痛腹胀,四肢乏力,肛门停止排便,24h尿量50ml,色深黄。既往有三十余年慢性胃炎病史。

  • 标签: 阑尾炎 肠坏死
  • 简介:目的探讨类胰蛋白酶(tryptase)和类糜蛋白酶(chymase)在过敏反应死亡中表达及其与过敏反应死亡和冠心病猝死的关系,为过敏反应死亡的病理诊断和法医学鉴定提供新的形态学依据。方法从本教研室2008—2011年尸检档案中挑选病例70例,并搜集其原始档案资料、福尔马林固定包埋的心脏及肺脏蜡块,复阅HE切片。分为四组:A组:冠心病猝死(SCD,20例);B组:冠心病非猝死者(CHD,20例);C组:过敏猝死(10例);D组:阴性对照(无明显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死者,20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和图像定量分析法,观察每例肺脏、心脏的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染色情况和光密度。结果SCD组、CHD组、过敏反应死亡组缺血心肌及肺脏内tryptase表达的OD值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肺脏内chymase表达的OD值在SCD组、CHD组和过敏反应死亡组均大于阴性对照组(P〈0.05),SCD组、CHD组和过敏反应死亡组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糜蛋白酶虽然在过敏反应死亡和冠心病猝死时表达有增强,但是表达量比较少,两者之间基本相同,该蛋白酶作为鉴别过敏反应死亡和冠心病猝死证据尚不充分。类胰蛋白酶在过敏反应死亡和冠心病猝死心和肺表达显著增强,可以作为过敏反应死亡和冠心病猝死医学鉴别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过敏反应 冠心病猝死 类糜蛋白酶 类胰蛋白酶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
  • 简介:瘫痪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的发育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脑损伤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语言障碍等,症状在2岁前出现。我国小儿脑瘫的患病率大约为1.7‰-2.26‰,其中痉挛型占60%~70%。脑瘫患者其功能改善必须经康复训练才能达到,但痉挛的持续存在使康复训练疗效很局限。解除痉挛、为康复训练创造条件是治疗痉挛脑瘫的第一步。选择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主要方法之一。

  • 标签: 脑性瘫痪 小儿 选择性神经根切断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对比研究陈旧与新鲜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将研究对象按陈旧性骨折和新鲜性骨折分为两组,分别拍摄两组术前术后标准正侧位x线片,从而对骨折椎体高度的恢复,后凸畸形的矫正及疼痛目测分级评分(VAS)研究对比。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陈旧性骨折 临床对比研究 胸腰椎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性
  • 简介:目的评价曲伐沙星眼局部滴眼预防兔实验金葡菌眼内炎的有效。方法构建兔细菌眼内炎模型,按给药方案于造模前、后滴眼给药,对兔眼内炎进行观察、评分,并进行病理组织观察和房水、玻璃体细菌培养。结果曲伐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组临床评价指标均优于空白对照组,曲伐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曲伐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可有效降低房水组织中的荷菌数,且两者是等效的。但相比于空白组,曲伐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不能有效降低玻璃体组织细菌感染率和细菌数。结论曲伐沙星眼局部给药用于预防金葡菌眼内炎方面具有与左氧氟沙星相似的疗效,提示其在眼局部应用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性眼内炎 曲伐沙星 左氧氟沙星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炎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提高腹部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08年3月我科收治的18例腹部手术后炎肠梗阻病人的护理过程。结果:18例腹部手术后炎肠梗阻病人无1例出现肠穿孔、肠瘘。结论:严密观察排气排便情况是炎肠梗阻最早采取的护理措施,也是预防炎肠梗阻的关键。护理上严密观察腹部手术后病人的排气、排便、腹痛、腹胀、肠鸣音情况,加强各项护理,炎肠梗阻病人是完全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避免病人再次手术造成的不良后果。

  • 标签: 炎性肠梗阻 观察与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HIE)诊断中的可行。方法选取临床拟诊HIE行CT检查的新生儿200例,随机等分成2组,分别使用120kV,200mAs及120kV,75mAs各扫描100例。分别比较2组CT权重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总剂量(TDV)数值。两种扫描参数所得图像,由2名副高以上职称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价CT图像,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将优、良和合格归入符合诊断要求病例,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诊断中,64层螺旋CT低剂量组扫描的辐射剂量为常规组扫描辐射剂量的37.5%,两组符合诊断要求的影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0kV,75mAs低剂量扫描适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CT检查,这也符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倡导的将辐射照射减至可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的原则。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64层螺旋CT 低剂量扫描 辐射防护最优化
  • 简介: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3D-VR技术显示孤立肺癌结节与周围支气管和血管关系的可行。方法对2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孤立肺癌结节患者,于CT增强扫描后分别运用2D重建技术(MPR、MIP)和3D-VR技术,对癌结节与支气管和肺动脉(PA)、肺静脉(PV)的关系进行分型(Ⅰ~Ⅴ)。采用双盲评分法评估2D重建、3D-VR技术显示结节与支气管和PA、PV关系的能力(4级)。结果支气管与PA受累之间呈正相关(χ2=11.28,r=0.67,P〈0.01)。3D-VR与2D重建技术对结节与支气管,结节与PV关系的显示能力无显著差异(P=0.32、0.07)。2D重建技术对结节与PA关系的显示能力优于3D-VR(P〈0.001)。结论MSCT3D-VR技术操作简便、快捷,且能直观显示孤立肺癌结节与其周围支气管、肺动静脉间的空间关系。

  • 标签: 肺肿瘤 肺动脉 肺静脉 支气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